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5101)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徐兰英覃孟扬伍强刘亚俊罗永顺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残余应力
  • 4篇合金
  • 4篇非晶
  • 4篇非晶合金
  • 4篇大块非晶
  • 4篇大块非晶合金
  • 3篇润滑
  • 3篇轴承
  • 3篇车削
  • 2篇切削力
  • 2篇轴承套
  • 2篇微量润滑
  • 2篇脆性
  • 1篇导电
  • 1篇导电加热
  • 1篇滴注
  • 1篇硬车削
  • 1篇硬态车削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变形

机构

  • 12篇广东技术师范...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广州铁路(集...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12篇徐兰英
  • 10篇覃孟扬
  • 4篇伍强
  • 4篇刘亚俊
  • 4篇罗永顺
  • 2篇刘大维
  • 2篇周莉
  • 2篇汤勇
  • 1篇梁立东
  • 1篇王晓军
  • 1篇喻菲菲
  • 1篇贺爱东
  • 1篇叶邦彦
  • 1篇杨永强
  • 1篇孔春玉
  • 1篇杨娟芳

传媒

  • 7篇机床与液压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工具技术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r_(41.2)Ti_(13.8)Cu_(12.5)Ni_(10.0)Be_(22.5)大块非晶合金的切屑和切削力试验(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解非晶合金的切削机理,对大块非晶合金Zr41.2Ti13.8Cu12.5Ni10.0Be22.5进行了不同切削深度的切削实验,然后用扫描电镜、X光衍射仪和测力系统对切屑形态和切削力进行观察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Zr基非晶合金在受拉的时候,比全脆性材料有更好的塑性表现,其切屑形态独特且具有塑性剪切带特征;主切削力Fz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长,但Fx和Fy则几乎没有变化。
覃孟扬刘亚俊徐兰英罗永顺
关键词:非晶合金切屑形态切削力
大块非晶合金车削力特性试验(英文)
2015年
非晶合金具有独特的非晶体结构,其力学特性与传统金属不同。为了了解大块非晶合金的切削力特性,对Zr41.2Ti13.8Cu12.5Ni10.0Be22.5进行车削实验并采集切削力信号;然后通过小波分析对切削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得到非晶合金的车削力特性。结果表明:切削力信号能量随切削参数增加趋向于低频分布,大块非晶合金车削变形机理呈现为微观脆性断裂。
覃孟扬刘亚俊徐兰英罗永顺
关键词:非晶合金脆性材料切削力
颗粒流滴注润滑车削实验研究
2022年
为了解颗粒流滴注润滑的切削加工规律,在干切削、浇注润滑、颗粒流滴注润滑条件下,对45钢进行精、粗车削实验,比较试样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和粗糙度的差异,研究颗粒流滴注润滑对切削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流滴注润滑径向切削力小于浇注润滑,切向和轴向切削力和浇注润滑相差不大;颗粒流滴注润滑切削温度小于浇注润滑;颗粒流滴注润滑加工表面粗糙度小于浇注润滑。颗粒流滴注润滑可以代替浇注润滑,显著降低润滑液用量,具有环保性。
李玉霞覃孟扬徐兰英李佑长
Zr基大块非晶合金铣削力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了解非晶合金的切削力学特性,以Zr基大块非晶合金和45钢为对比试样,通过正交实验探明非晶合金的铣削力特点以及铣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实验条件下的铣削力经验公式。实验结果表明:非晶合金Y轴铣削力最大,X轴最小,而且Y轴铣削力受铣削参数变化影响最大,其次为X轴,Z轴则几乎不受影响;轴向切削深度和径向切削深度对铣削力的影响明显,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影响较小。
刘大维覃孟扬刘亚俊徐兰英杨娟芳
关键词:非晶合金铣削加工铣削力
低温微量润滑温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实验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低温微量润滑(CMQL)温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设计45钢的车削试验,在三组不同切削参数下进行干切削、浇注冷却、微量润滑(MQL)和不同温度的CMQL车削,然后测量试样表面粗糙度和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形貌,探明不同润滑条件的粗糙度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同样切削参数下,CMQL的粗糙度小于MQL;当温度低于某个值,CMQL的粗糙度小于传统浇注冷却; CMQL温度越低,获得粗糙度越小,但当低于某个温度,CMQL温度对粗糙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切削越剧烈,CMQL温度对粗糙度的影响越明显; CMQL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机理是强渗透性和强冷却能力。
刘大维覃孟扬周莉徐兰英
关键词:微量润滑粗糙度加工表面质量
小孔导电加热钻削钻头后刀面磨损及孔表面质量研究
2014年
难加工材料的小孔钻削加工严重地磨损钻头的后刀面,而后刀面的磨损是麻花钻磨损的主要形式。针对难加工材料不锈钢板采用导电加热钻削小孔进行试验,定量地分析了进给量、加热电流以及切削速度等参数与麻花钻后刀面磨损程度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该磨损量对孔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趋势。
伍强徐兰英毛勇
关键词:后刀面磨损
轴承套圈硬车削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模拟及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在小进给量条件下风电机组轴承硬态车削加工后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基于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UQS,采用合理的材料流动应力本构模型,对风电机组轴承硬态车削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获得了硬态车削加工后轴承的表层残余应力。将在不同的背吃刀量和刀具前角参数下的获得的残余应力仿真值与试验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通过硬车削加工可以获得400~800 MPa的残余压应力,残余压压力的深度可达0.04~0.08 mm。
徐兰英伍强覃孟扬汤勇
关键词:硬车削残余应力轴承
轴承圈加热切削加工表面质量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轴承圈易出现疲劳破坏的问题,提出采用预加热硬态切削加工轴承圈外表面的方法。普通硬态切削和预加热硬态切削试验结果表明,将工件内圈预先加热到160℃进行硬态切削加工,有助于减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由于内圈加热减小了轴承圈内外表面的温度差,故加工后的表面残余应力显著减小,其值可达-50MPa,加工得到的表面纹理清晰,形貌光滑、规整,刀具进给运动轨迹清晰;加热切削得到的是均匀的锯齿形切屑,并且切屑形态呈螺旋状,与普通硬态切削相比,加热切削过程较为平稳,说明加热切削可获得良好的表面完整性,且不会引来额外的加工硬化。
徐兰英伍强覃孟扬汤勇
关键词:硬态车削残余应力轴承
高强钢激光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CO2激光焊接汽车专用高强钢,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激光焊接件。为了提高本试验的测量精度,对测量残余应力的小孔法作了必要的修正。使用ANSYS软件对激光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仿真结果与修正后的测试值吻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强钢激光焊接线能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纵向残余应力在距离焊缝中心约2.5 mm处达到最大,距离焊缝越远残余应力值越小,并最终达到稳定;在被焊试件前添加引弧板,可以使焊接试件起始段的残余应力分布与稳定段接近,消除了起始段残余应力不稳定的现象;线能量增加,则横向残余应力逐渐增大,而纵向残余应力的最大值减小。
伍强徐兰英杨永强孔春玉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焊接高强钢残余应力线能量
微量润滑对切削加工残余应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了解微量润滑(MQL)对切削加工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加工残余应力形成的热力耦合理论,对45钢、40Cr(淬硬)钢、40Cr(退火)钢和304不锈钢进行车削加工实验.研究不同材料在MQL、干切削、风冷切削和湿式切削条件下的残余应力、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然后分析残余应力分布差异的原因,得出MQL影响残余应力的规律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QL有降低切削残余拉应力的作用;MQL对韧性和强度大的材料的加工残余应力影响较为明显,对难切削材料的影响要大于普通碳钢;对热效应的抑制是MQL影响残余应力的主要机理.
贺爱东叶邦彦覃孟扬徐兰英梁立东
关键词:微量润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