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424008-1L)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徐庆吴群英龚受基李丽亚梁荣感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医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青钱柳
  • 1篇青钱柳种子
  • 1篇外植体
  • 1篇无菌萌发
  • 1篇无菌培养
  • 1篇细胞
  • 1篇萌发
  • 1篇激素
  • 1篇褐变
  • 1篇2.2.15...
  • 1篇HBEAG
  • 1篇HBEAG表...
  • 1篇HBSAG
  • 1篇不同外植体
  • 1篇HEPG2

机构

  • 3篇桂林医学院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徐庆
  • 2篇吴群英
  • 1篇杨新平
  • 1篇梁荣感
  • 1篇韦京辰
  • 1篇李丽亚
  • 1篇何松青
  • 1篇李伯林
  • 1篇龚受基
  • 1篇李俊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钱柳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及褐变防止的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索青钱柳快速繁殖途径和褐变的防止方法。方法分别在不同季节采取青钱柳的嫩芽、带节茎段和嫩叶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4种不同方式的处理后,接种到不同激素种类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春季取材更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和新芽;诱导茎段出芽的最佳培养基为B5+BA3.0 mg/L+NAA0.1 mg/L+IBA0.01 mg/L;适宜于嫩叶、嫩芽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分别为:B5+BA5.0 mg/L+NAA0.1 mg/L+IBA0.1 mg/L和B5+2,4-D1.0mg/L+BA0.1mg/L;外植体先于4℃低温预处理5 d和直接用烧红的手术刀快速切割外植体后再进行接种可有效减少外植体的褐变。结论青钱柳组织培养可诱导芽的产生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吴群英徐庆李丽亚梁荣感龚受基
关键词:青钱柳褐变
青钱柳种子无菌萌发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青钱柳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方法浓硫酸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后,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其萌发的GA3浓度、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进行研究,再将外植体进行消毒,接种于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培养。结果青钱柳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为:浓硫酸酸蚀9.5h+1000mg/L的GA3溶液+浸种24h+浸种温度35℃;种子萌发的最优激素组合为:MS+6-BA0.5mg/L+NAA0.1mg/L+GA330 mg/L;对青钱柳幼苗进行离体培养,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青钱柳的离体培养。结论对青钱柳种子进行了综合处理再进行无菌培养,可以提高青钱柳种子的发芽率。
徐庆吴群英李伯林
关键词:青钱柳种子激素萌发无菌培养
青钱柳提取物对HepG2 2.2.15细胞HBsAg和HBeAg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青钱柳提取物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青钱柳用75%乙醇提取后按溶剂极性萃取,获得的三氯甲烷部位经柱层析得到Fr.2组分。体外培养HepG2 2.2.15细胞,MTT法检测青钱柳提取物Fr.2组分对HepG22.2.1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用ELISA法检测HepG2 2.2.15细胞培养液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结果青钱柳提取物Fr.2组分对HepG2 2.2.15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与对照组比较,Fr.2组分对HBsAg和HBeAg的表达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或0.05)。结论青钱柳提取物体外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韦京辰杨新平李俊何松青徐庆
关键词:青钱柳HEPG22.2.15细胞HBSAGHBEA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