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60)

作品数:20 被引量:200H指数:8
相关作者:王成新刘瑞超王格芳王明苹姚士谋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城市
  • 6篇公路
  • 6篇高速公路
  • 5篇城市群
  • 4篇山东半岛城市...
  • 4篇实证
  • 4篇半岛城市群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竞争力
  • 2篇灰色关联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动机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圈
  • 1篇对心
  • 1篇心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系

机构

  • 18篇山东师范大学
  • 6篇中共山东省委...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东省国土资...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5篇王成新
  • 6篇王格芳
  • 6篇刘瑞超
  • 4篇王明苹
  • 4篇姚士谋
  • 3篇牛林林
  • 3篇韩超
  • 2篇李新华
  • 1篇吴建楠
  • 1篇庄涛
  • 1篇曹有挥
  • 1篇孙希华
  • 1篇康红刚
  • 1篇程道平
  • 1篇刘登娥
  • 1篇丁四保
  • 1篇孙泊
  • 1篇王有邦
  • 1篇陈振光
  • 1篇孙京姐

传媒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聊城大学学报...
  • 2篇鲁东大学学报...
  • 1篇测绘信息与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比较测度
2009年
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高度一体化的结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高度发达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是构成城市群整体效应和综合竞争能力的荩础条件.本文针对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法等传统产业结构度量方法的不足,将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结构进行了测度研究,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总体相似程度、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的程度.
张立伟王有邦王成新
关键词: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产业结构山东半岛城市群
高速公路对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高速公路的出现和发展,深刻影响着城市群内空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这种作用则有助于把握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的规律和机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运用引力模型、边界模型、高速公路空间袭夺效应模型和城市群空间紧凑度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群内空间引力的变化与高速公路密度水平紧密相关,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影响着区域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对空间的争夺,并产生不同的袭夺效应,城市群空间紧凑度也提高.同时,提出了"高速公路空间袭夺效应"的概念及公式,以定量分析高速公路在某时间段内对两城市之间空间袭夺所发挥的作用.
王明苹杨仕勇王成新刘瑞超
关键词:高速公路相互作用山东半岛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差别化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统筹的内涵及特点,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0、2008年两个年份的城乡统筹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长三角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差异显著,2000~2008年相对差距有微弱扩大的趋势,局部发生变动;②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四大因子是城镇化因子、外向型经济因子、城乡收入水平及城乡交流因子。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吴建楠姚士谋曹有挥王成新
关键词:城乡统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被引量:12
2008年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本文选取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构建拟合与表征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17个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根据聚类分析将这些城市划分为强、较强、中、较弱4类,并相应地做出综合评价.
李新华王成新王格芳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山东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对城市乃至其所在区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相隔10年的不同时间断面,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不同时间断面17地市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通过区域发展差异的纵横比较,总结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要素,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韩超王成新牛林林
关键词:城市综合竞争力
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评价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被引量:20
2012年
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设施,高速公路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迅速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的动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充分研究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态势与差异性,构建了"指标遴选-权重确定与修正-评价运算"的评价体系流程,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建立指标体系,设计DAEF评价模型。为检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将这一体系应用于山东省实证研究。经实证检验:①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能够准确反映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态势。高速公路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正向影响、对区域环境变化呈现负向影响,影响力逐渐增强;各种指标对高速公路反应灵敏度随时间推移呈现一定规律: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灵敏度波动下降,而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效益在稳步上升;区域现代化进程灵敏度最高,区域外向联系次之,区域教育医疗卫生最低;高速公路环境负外部性增强。②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反映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空间差异。高速公路对山东省现状区的影响强于潜在区,影响力在各区具有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在中部又有北侧高于南侧的现象,即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济南都市圈"部分影响最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部分次之,"鲁南经济带"部分最低,分指标评价结果差异性明显。但高速公路对区域环境影响差异评价不够理想,认为高速公路环境外部性的货币化将是评价体系改进的重点所在。
刘瑞超丁四保王成新孙京姐
关键词:高速公路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内皮素的影响
2011年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分析了内皮素的产生及作用机制,探讨了运动对内皮素的影响,提出不同运动使内皮素发生不同改变,在运动过程中内皮素参与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及心脏的重塑.为心脏内分泌功能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庄涛孙泊
关键词:心脏内皮素血管
区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证——以山东省为例被引量:61
2010年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动脉。对于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轨道的中国而言,交通区位的影响日益强烈。尝试建立一种简单易懂的交通优势度比较模型,并以山东省139个县(市)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山东各地的交通优势差异。同时利用SPSS模型,对山东省各县市交通优势度进行聚类分析,将全省不同地区的交通优势度分为高、中高、中、中低、低五个等级,发现全省各县(市)区优势度具有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呈现类似同心圆的结构形态。
王成新王格芳刘瑞超姚士谋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证——以济南市为例
2010年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要满足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科学评价成为土地供给以及规划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济南市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横向和纵向对济南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济南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在1995—2007年间有了明显提高,但各子系统之间发展不协调,且与全国副省级城市相比仅处于中游水平;土地利用集约度与土地利用效率有高度相关性.
刘瑞超王成新王明苹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主成分分析
基于RS和GIS的城市扩展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济南市为例被引量:23
2009年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给城市交通和规划管理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对城市空间扩展进行研究。以济南市为例,以5个不同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专题信息提取与G 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对济南城区扩展及其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交通、文化等城市发展环境因素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出济南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规律及趋势,并为今后济南城市发展合理布局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
康红刚孙希华
关键词:GISR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