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委首都临床特色项目(D101100050010052)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黄东生张谊张伟令洪亮韩涛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科委首都临床特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2篇预后
  • 2篇肉瘤
  • 2篇头颈
  • 2篇头颈部
  • 2篇头颈部横纹肌...
  • 2篇颈部
  • 2篇肌肉
  • 2篇肌肉瘤
  • 2篇横纹肌
  • 2篇横纹肌肉瘤
  • 1篇诊断及预后
  • 1篇诊疗分析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神经母细胞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谊
  • 5篇黄东生
  • 4篇张伟令
  • 3篇韩涛
  • 3篇洪亮
  • 2篇呙芳
  • 2篇王一卓
  • 2篇胡慧敏
  • 1篇刘爱萍
  • 1篇支天
  • 1篇史季桐
  • 1篇秦静
  • 1篇易优
  • 1篇李静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儿童晚期肝母细胞瘤伴肺转移综合诊疗分析:附12例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晚期儿童肝母细胞瘤伴肺转移的诊疗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例经病理确诊及分期明确的晚期肝母细胞瘤伴有肺部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分析经化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至2012年2月,12例患儿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死亡4例,进展1例,缓解率达到58.3%(7/12),其中10例患儿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12~66月),95%平均生存可信区间是35.3~66.8月,5年生存率估计值为30.41%。结论肺是肝母细胞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起病隐匿,预后较差,应注意早期、综合、规律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张谊张伟令黄东生王一卓洪亮易优胡慧敏韩涛支天秦静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肺转移瘤儿童
^(125)I粒子植入术在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术对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MS)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以8例(男4例,女4例)头颈部RMS患儿的原发病灶为目标靶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其中原发部位为眼睑及眼2例,眼眶4例,鼻腔及鼻翼2例。观察125I粒子植入术对病灶治疗的有效性及副作用。结果 8例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45±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病情达到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死亡1例,总生存率为88%(7/8)。植入术后8例(100%)患儿均出现局部色素沉着,其中1例出现角膜混浊,1例出现眼球胀痛,1例出现视力模糊加重,1例出现视力丧失,1例出现鼻腔黏膜破溃出血。除1例角膜混浊及1例视力丧失外,余6例相关副作用经过治疗均好转。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儿童头颈部RMS治疗价值肯定,虽存在局部副作用,但经对症治疗可缓解。
张谊呙芳张伟令黄东生洪亮韩涛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粒子植入儿童
39例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RMS)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04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39例原发于头颈部的RMS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随访结果,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3个月至14岁,中位年龄6.0岁。结果 39例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及眼睑肿胀(56%,22/39),鼻塞及鼻出血占28%(11/39),面颊包块占15%(6/39)。39例患儿中,原发部位以眼睑及眼眶为主(56%,22/39),其次为鼻咽部及筛窦(28%,11/39)。37例有明确病理分型,大多数患儿为胚胎型(89%,33/37)。39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10~80个月),放弃治疗4例,获随访35例。35例患儿中,行单纯手术4例,单纯化疗1例,手术+化疗12例,手术+放疗2例,手术+化疗+放疗13例(其中8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手术+化疗+放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2例,化疗+APBSCT 1例。其中7例复发,5例死亡,总生存率86%(30/35),完全缓解率达66%(23/35),部分缓解率达20%(7/35),8例粒子植入术治疗患儿6例达无瘤生存。结论 RMS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球突出及眼睑肿胀;眼部及鼻咽是儿童头颈部RMS多发部位;病理分型以胚胎型为主;包括化疗、手术、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及APBSCT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RMS患儿缓解率。
张伟令张谊黄东生呙芳韩涛
关键词:儿童
大龄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特点及预后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5岁及以上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临床发病特点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对2005年9月至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收治的发病年龄〉/5岁,且经临床诊断和(或)病理确诊为RB的92例(107只眼)患儿的发病特点、初诊症状、临床缓解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函数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法。结果(1)92例患儿的发病中位年龄为6.25岁(5~18岁)。男性61例(66.30%),女性31例(33.69%)。患儿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00~8.33岁,其中第25百分位年龄为5.77岁,第50百分位年龄为5.83岁,第75百分位年龄为7.85岁。(2)RB以单眼发病为主者77例(83.69%),双眼发病者15例(16.31%)。(3)患儿发病初诊时常见症状为白瞳和黄白色反光者占55.43%(51/92),视力下降、眼球充血和畏光者占23.91%(22/92),斜视、眼球突出、青光眼和体检发现者占20.64%(19/92);92例患儿均无相关家族史。(4)随访至2013年2月,107只患眼中行眼球摘除治疗76只,总眼球摘除率为71.02%。(5)随访至2013年2月,随访中位时间39个月(9~78个月),失访1例,死亡6例,总生存率为93.46%(85/9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年预计平均总生存时间估计值为(72.61±1.89)个月,95%可信区间为68.9—76.3个月。结论5岁及以上RB多为单眼发病,以白瞳征为主要发病症状,经综合治疗总生存率较高。
张谊张伟令王一卓史季桐马建民黄东生胡慧敏洪亮刘爱萍李静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儿童预后综合疗法
全身奥曲肽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附14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身奥曲肽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14例行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的NB患儿临床资料。初诊病例均于常规治疗后第1次随访时行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因复发或疑似复发就诊病例于治疗前及化疗2、3个周期后行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进行对比。结果14例NB患儿,男9例、女5例,中位年龄4.8岁(1~10岁),III期4例、IV期10例。8例于原发部位和(或)转移部位摄取率高于正常,阳性率57.14%(8/14),经治疗或影像学验证1例为假阳性;6例原发部位或转移部位摄取率处于正常范围,阴性率42.86%(6/14),经治疗或影像学验证1例为假阴性;奥曲肽显像诊断符合率达85.71%(12/14)。结论全身奥曲肽显像检查可作为NB诊断及随访的辅助检查项目之一,对NB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张谊黄东生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奥曲肽核素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