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9A012)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严静陈进许强宏颜默磊蔡国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脓毒症患者
  • 1篇代谢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休克
  • 1篇氧代谢
  • 1篇乳酸
  • 1篇乳酸清除率
  • 1篇清除率
  • 1篇每搏输出量
  • 1篇肌损伤
  • 1篇分子
  • 1篇复苏术
  • 1篇肝素

机构

  • 3篇浙江医院

作者

  • 3篇陈进
  • 3篇严静
  • 2篇戴海文
  • 2篇蔡国龙
  • 2篇颜默磊
  • 2篇龚仕金
  • 2篇虞意华
  • 2篇许强宏
  • 1篇李莉
  • 1篇周娟娣
  • 1篇余海燕
  • 1篇吴亮
  • 1篇谭成戊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容量与压力指标对照监测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对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比较以压力指标右房压(RAP)和容量指标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并观察达标过程中其对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45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的治疗目标为使RAP值达到12mmHg,实验组的治疗目标为经右室射血分数(RVEF)校正后的RVEDVI值达到100~200ml/m2;并记录两组患者经液体治疗前、后的RAP、肺动脉嵌顿压(PAOP)、RVEF、RVEDVI等参数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 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浓度,并计算治疗后6h时的乳酸清除率,后将液体复苏治疗后6h的RVEDVI差值与乳酸清除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液体复苏达标率(分别为86.9%和81.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液体复苏达标的患者中,实验组的RVEDVI、RVEDVI差值、RVEF、RAP和治疗后6h的乳酸清除率均较对照组增高(均P<0.01),而两组患者的PAOP、APACHE II和SvO2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液体复苏治疗6h后两组患者RVEDVI差值与乳酸清除率呈相关性(P<0.01);达标患者乳酸清除率与复苏后SvO2呈相关性(P<0.05).结论 以RVEDVI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较传统的压力指标RAP更安全、有效,可更好改善氧代谢.
周娟娣龚仕金戴海文虞意华李莉陈进严静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乳酸清除率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心脏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老年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针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后第1、3、7天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脏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变化,并统计28天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第3、7天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均未见ST-T变化。研究组治疗后第7天脑钠肽(BNP)、动脉血乳酸(La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12例,对照组生存8例;两组生存患者cTnI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死亡患者cTnI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可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预后。
陈进严静蔡国龙许强宏颜默磊余海燕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损伤低分子肝素
每搏输出量变异指数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在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过程中,观察每搏输出量变异指数(SVV)为复苏指标时相应的功能性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组织灌注的改善及预后。方法选取3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在液体复苏同时予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监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标准液体复苏组(对照组)。观察复苏前和6h后达标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排指数(C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乳酸清除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其后观察第3天APAcHEⅡ变化、需要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例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两组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0,P=0.624)。但是在存活患者中,与对照相比较,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缩短(t=2.166,P=0.041;t=2.104,P=0.046),第3天APACHEⅡ评分降低(t:2.20,P=0.038),需要进行CRRT的例数无统计学差异。在存活患者中,研究组的CVP、ITBVI、GEDVI、CI、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759,P=0.011;t=2.146,P=0.043;t=2.199,P=0.038;t=2.654,P=0.014;t=3.362,P=0.003),EVLWI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机械通气状态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以SVV作为复苏目标的液体复苏方案,较以CVP为指导的EGDT方案达到更好的复苏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陈进严静龚仕金蔡国龙戴海文虞意华许强宏颜默磊谭成戊吴亮
关键词:脓毒症复苏术每搏输出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