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59)

作品数:80 被引量:2,074H指数:27
相关作者:陆林张宏梅晋秀龙王朝辉朱付彪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学院合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7篇经济管理
  • 5篇历史地理
  • 3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8篇旅游
  • 10篇游客
  • 10篇城市
  • 8篇世博会
  • 8篇旅游者
  • 7篇上海世博
  • 7篇上海世博会
  • 5篇旅游发展
  • 4篇入境旅游
  • 4篇入境旅游者
  • 4篇珠江三角
  • 4篇珠江三角洲
  • 4篇文化
  • 4篇目的地
  • 4篇目的地形象
  • 4篇城市化
  • 3篇动机
  • 3篇游客满意
  • 3篇游客满意度
  • 3篇旅游动机

机构

  • 78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滁州学院
  • 4篇合肥学院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南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江苏经贸职业...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交通职业...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安徽财贸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普渡大学

作者

  • 76篇陆林
  • 9篇张宏梅
  • 7篇晋秀龙
  • 7篇王朝辉
  • 6篇夏巧云
  • 6篇朱付彪
  • 5篇陈浩
  • 4篇巩劼
  • 4篇郑嬗婷
  • 4篇鲍捷
  • 3篇朱道才
  • 3篇余凤龙
  • 3篇南伟
  • 3篇蔡善柱
  • 3篇苏静
  • 2篇房国坤
  • 2篇曾琪洁
  • 2篇於冉
  • 2篇丁德光
  • 2篇姚士谋

传媒

  • 13篇安徽师范大学...
  • 11篇旅游学刊
  • 9篇资源开发与市...
  • 8篇地理科学
  • 7篇人文地理
  • 5篇地理学报
  • 4篇地理研究
  • 3篇旅游科学
  • 3篇经济地理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预测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

  • 13篇2012
  • 10篇2011
  • 21篇2010
  • 19篇2009
  • 17篇200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被引量:18
2010年
考察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状况并探讨其机制。计算各城市旅游发展区位商,显示区位商≥1的城市数目有增多趋势;其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占都市圈整体平均百分比有下降趋势,2000年为19.76%,2008年下降至12.83%。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发展在空间上趋向均衡合理,旅游空间均衡发展在时间上呈增强趋势。运用系统聚类方法,选取2007年统计数据,考察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发展空间结构现状,发现其内部城市可以划分三个等级,即广州和深圳属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包括珠海和东莞,佛山、惠州、江门、中山和肇庆属第三等级。最后借助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从互补性、可达性和替代性等方面探讨了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的机制。
朱付彪陆林
关键词:区位商珠江三角洲
旅游在反贫困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在分析以往旅游反贫困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功能论、社会分层论、拟剧论等社会学理论与旅游反贫困研究的关系;分析了旅游在反贫困中的显功能、隐功能;运用选择模型阐释旅游业对贫困人口福利的影响;探讨因旅游业发展导致的环境、社会分层和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论述了旅游在反贫困中的角色、动态特征和研究启示.
丁德光陆林
关键词:旅游反贫困角色
上海世博会旅游经营商市场感知维度及其行为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文章以上海世博会为例,采用SPSS、AMO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全国362家旅行商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建构旅行商对重大事件旅游市场感知维度的测量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旅行商市场感知的差异性,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市场感知维度对其分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重大事件旅游市场的旅行商感知模型包括事件属性维度、产品属性维度、市场属性维度及市场影响维度等4个测量维度。②国际业务、国内业务旅行商在4个感知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特许与非特许旅行商在市场属性感知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地理区域的旅行商在产品属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其他维度上有显著差异。③旅行商对重大事件旅游市场感知维度中,市场属性维度、市场影响维度对其分销行为存在显著影响,事件属性维度和产品属性维度的影响不显著,市场影响维度是主导其分销行为的主要因素。从旅行商视角研究重大事件旅游市场感知及其分销行为影响,对于重大事件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及其后续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朝辉陆林夏巧云
关键词:旅行商上海世博会
基于SEM的重大事件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及行为意向关系研究——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被引量:47
2011年
基于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调研数据分析,构建世界级博览会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行为意向、重游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关系验证。研究表明:(1)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感知价值包括服务价值、美感价值、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感知价格、便利价值六个测量维度。(2)效用价值、服务价值、愉悦价值对游客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美感价值、感知价格、便利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不显著。(3)效用价值、愉悦价值、服务价值、便利价值对游客重游永久世博意向影响显著,而感知价格、美感价值影响不显著。(4)感知价值维度上,效用价值是主导国内游客行为意向与重游永久世博意向的主要因素。构建以游客为中心的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向关系模型,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重大事件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王朝辉陆林夏巧云
关键词:感知价值上海世博会
国内山岳旅游地研究综述与展望被引量:6
2008年
从山岳旅游地形成和发展、管理与制度、旅游景观、旅游影响、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7方面对山岳旅游地研究进行综述。利用定量评价法分析载文所反映的名山研究影响力,其具有层次性、区域性、不平衡性特征;分析山岳旅游地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从研究队伍、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数据、研究方向4方面展望未来山岳旅游地研究。
琚胜利陆林
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被引量:44
2008年
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及对宏观环境敏感的中国旅游业,受制度结构与产业政策影响很大,一个完善的制度是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回顾和比较了国内外制度对旅游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比较集中于制度对遗产保护与管理、可持续旅游、旅游产业、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影响及旅游发展宏观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这些领域也有涉及,但更关注的研究领域是旅游行业与企业管理体制变迁、制度对旅游饭店、旅行社与景区业发展影响以及对旅游资源与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影响等。两者研究关注点的差异,显示了制度因素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余凤龙陆林
关键词:旅游发展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旅游者行为数据,运用空间使用曲线、客源吸引半径、游憩活动空间等方法,阐述了重大事件型目的地——上海世博会国内旅游者的客源地空间分布、游憩活动空间、空间行为模式等。结果显示,上海世博会国内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广泛,距离衰减现象明显,空间使用曲线是Boltzman型和基本型的复合,世博会的引力场半径为1 400 km;基于旅游目的地,世博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具有明确的世博会目的地指向性,旅游者在上海市域内的主要目的地是世博会,向长三角城市扩散基本上以苏州、杭州为中心向外呈同心圆衰减,游憩活动空间不连续;世博会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以直游式、直游—周游式为主,旅游者个体属性不同,空间行为模式有一定差异。
吕丽曾琪洁陆林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
我国湖泊旅游:开发、问题与展望被引量:13
2008年
随着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带薪假日的延长以及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以水上运动、游艇休闲和滨湖房产度假为代表的湖泊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从湖泊旅游的兴起、湖泊旅游的开发以及湖泊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有关湖泊旅游的研究文献作系统分析,同时展望了国内湖泊旅游研究未来的趋势.
夏必琴陆林孙晓玲
关键词:湖泊旅游旅游开发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饭店产业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全球化改变旅游市场格局,加剧产业竞争,国际集团的大举进入影响我国饭店产业组织,对饭店产业经营造成全面的影响与冲击。本文立足我国饭店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全球化对我国饭店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产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影响,据此提出因应全球化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饭店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王朝辉陆林
宁波市耕地占补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建设占用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的模式是被占用耕地得到补偿的一种有效方式,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二分类因变量的多元化分析方法对此模式在宁波市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模拟了建设用地、耕地和后备资源时空演变的关系,预测了2011年以及未来10a即2021年建设占用耕地和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的趋势,发现2021年以后建设用地扩展在南部多丘陵地区有增多的趋势,占用耕地数量相对减少,但后备资源到2021年已无地可补,最后通过分析预测结果,提出了参考应对策略.
赵志刚梁栋栋李霖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模型耕地占补平衡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