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CZZ008)

作品数:6 被引量:166H指数:4
相关作者:丁煌张雅勤李晓飞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行政
  • 6篇公共行政
  • 3篇行政学
  • 3篇公共行政学
  • 2篇行政理论
  • 2篇后现代
  • 2篇公共行政理论
  • 2篇公共性
  • 1篇新公共服务
  • 1篇新公共管理
  • 1篇新制度主义
  • 1篇行政学研究
  • 1篇正本
  • 1篇正本清源
  • 1篇制度主义
  • 1篇身份危机
  • 1篇钟摆
  • 1篇主义
  • 1篇西方行政
  • 1篇西方行政学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丁煌
  • 1篇李晓飞
  • 1篇张雅勤

传媒

  • 2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学海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析评被引量:28
2005年
法默尔是一位对当代西方行政学发展具有重要理论贡献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家,本文分别从他对公共行政理论概念的后现代诠释、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探寻等方面对其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地对其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丁煌
关键词:公共行政后现代
话语与公共行政:话语制度主义及其公共行政价值评析被引量:5
2022年
话语制度主义是新制度主义理论丛林中的最新流派,它以观念和话语为核心分析要素,为理解制度和制度变迁提供了内生性的动态视角,弥补了新制度主义其他流派倾向于静态的、均衡性制度分析的不足,并为公共行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诸多借鉴。然而,话语制度主义自身在解释力、理论适用性、理论身份独立性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多学科与学说间的交流和互补对完善话语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十分重要。
丁煌梁健
关键词:公共行政新制度主义话语
正本清源:公共行政学“身份危机”之新考量——基于“政治-行政二分”视角的思考被引量:4
2010年
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基本信仰,其初衷是希望尽快地为行政学划定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使其得以从政治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由于学科发展初期的迫切需求,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效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在公共行政实践中体现为对效率的偏爱,而将公平、正义等价值诉求遮蔽在一个易被遗忘的角落。但若因此便将二分法视为导致公共行政学陷入"身份危机"的原因,则是对二分法极不公允的评判,也是对公共行政先驱者们著作的误读。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由隐藏在政治-行政二分法之中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始终难以化解的矛盾所导致的学科共识的缺乏,才是公共行政学陷入"身份危机"的根源所在。
丁煌李晓飞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身份危机
公共性:西方行政学发展的重要价值趋向被引量:45
2007年
"公共性"是公共行政区别于私人管理的根本属性,它昭示着行政学理论的核心理念与恒常价值。而主流公共行政理论中所呈现的"管理主义"特征,造成了西方行政学"公共性"的衰微。在"宪政主义"学派的努力下,当今西方行政学的"公共性"开始觉醒和复苏。未来的西方行政学必须重新树立"公共性"在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在"公共性"与"管理性"二元价值趋向之间实现统一与整合,走出"身份危机"的阴影。
丁煌张雅勤
关键词:公共性公共行政学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被引量:81
2005年
在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日益显现其主导范式地位的同时,也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乃至尖锐的批评,而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种种异议中最具有替代意义的新理论模式当数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试图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并摈弃其固有缺陷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
丁煌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
探寻公共性:从钟摆到整合——基于公共性视角的公共行政学研究范式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虽然公共行政学的本质属性——"公共性"在公共行政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回返往复的钟摆运动现象,但根据范式理论,公共行政学科发展史上并未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范式转换",可基于"强公共性"和"弱公共性"两大科学研究共同体来考察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和扩大公共性,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对此提供了有益借鉴,应基于对话、他在性和现代性语境下的公共性去整合公共行政学中的理论流派及其坚持的强弱不同的公共性。
丁煌梁健
关键词:公共行政公共性后现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