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6101110018)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房鼎益王怀军陈晓江陈昊尹小燕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爱迪德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无线传感
  • 6篇传感
  • 5篇网络
  • 5篇无线传感器
  • 5篇无线传感器网
  • 5篇无线传感器网...
  • 5篇感器
  • 5篇传感器
  • 5篇传感器网
  • 5篇传感器网络
  • 2篇虚拟机
  • 2篇数据压缩
  • 2篇数据压缩算法
  • 2篇能耗
  • 2篇路由
  • 2篇路由协议
  • 2篇WSN
  • 2篇传感网
  • 1篇代码
  • 1篇代码混淆

机构

  • 14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劳动关系...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武警工程学院...
  • 1篇爱迪德技术(...

作者

  • 13篇房鼎益
  • 6篇王怀军
  • 6篇陈晓江
  • 3篇尹小燕
  • 3篇陈昊
  • 2篇王举
  • 2篇张远
  • 2篇龚晓庆
  • 2篇邢天璋
  • 2篇张聪
  • 2篇马纯
  • 2篇赵媛
  • 1篇汤战勇
  • 1篇张谦
  • 1篇陈峰
  • 1篇徐丹
  • 1篇刘晨
  • 1篇高宝建
  • 1篇任学军
  • 1篇王琳

传媒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软件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年份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 Difference Fitting Residuals Algorithm for Lossless Data Compression in Wireless Sensor Nod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energy is a core area of research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Data compression method...
REN Xuej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LOSSLESS
应用改进哨兵的软件攻击威胁自感知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运行态软件处于开放复杂的白盒攻击环境中,面临严重的逆向分析安全问题.动态保护是为软件提供持久保护的新思想,而使软件具有全面的感知白盒攻击环境中攻击威胁的能力是探索动态保护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应用改进哨兵的运行态软件攻击威胁自感知方法.首先对攻击威胁进行分类与特征提取;其次设计相应的改进哨兵,使其具有感知并传递不同攻击威胁信息的能力;然后分析待保护软件的依赖关系并确定感知区域集;最后依据最小覆盖模型进行哨兵布局.此外,通过详细地实例分析及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该方法有助于更深入挖掘攻击与保护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动态保护奠定基础.
赵媛房鼎益刘强波王怀军张聪
关键词:感知
白盒环境中防动态攻击的软件保护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运行态软件常常面临着核心算法被逆向和机密信息被泄漏的严峻威胁,急需研究有效的防动态攻击的软件保护方法.本文包含两方面研究内容:(1)对现有防动态攻击的软件保护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比较,针对当前主流的防动态攻击的四类保护方法,从实现难度,性能影响和安全性三个指标进行综合对比;(2)通过实例介绍我们在防动态攻击的软件保护方面两项研究工作.分别研究了基于变形引擎的动态软件保护方法和一种安全性增强的虚拟机软件保护方法.
王怀军房鼎益董浩陈晓江汤战勇
PDHP:一个适于土遗址微环境监测的WSN路由协议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土遗址微环境监测应用需求和特点,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路由协议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基于预部署的分区域分簇路由协议PDHP(pre-deployment energy-efficient hierarchy routingprotocol):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域,在小区域中节点自组成簇,由基站节点定期发送数据收集包,建立簇首到基站的多跳反向梯度,以此簇首将收集到的数据发往基站.PDHP以分簇路由均衡网络能量消耗,以区域划分减小成簇复杂度,以应用场景特点简化协议设计.对PDHP协议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是有效和基本实用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嵌入PDHP协议的WSN土遗址监测系统,并已应用于西安含光门博物馆的唐城墙遗址监测中,一年多来,连续、高效收集了大量的土遗址微环境数据,为土遗址受损分析和保护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陈晓江房鼎益张谦刘晨刘晨
关键词:WSN路由协议土遗址保护
基于变形的二进制代码混淆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二进制代码保护技术不受源码语言约束,适用性更广。结合等价变形、控制流混淆、动态加解密等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二进制代码混淆保护原型系统MEPE。在MEPE中,基于拆分或替换指令的操作,以及算术和逻辑等价式,设计等价变形规则及对应的等价变形模板函数,对二进制代码进行等价变形。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变形的多样性效果;利用控制流混淆对变形后代码块进行"切片乱序",由地址跳转表管理跳转地址,并通过动态加解密对其进行保护;深入分析循环体中被保护指令对时间开销的影响,提出了与指令循环深度相关联的迭代次数与切片粒度的计算方法。MEPE具有保护强度可调节、功能可扩展、保护效果多样、性能消耗低等特点。通过实验分析迭代次数、切片粒度对时间消耗的影响,验证了对循环体中被保护指令控制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保护效果的多样性。经过MEPE处理后的二进制代码在时间损耗较小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加攻击者静态和动态分析的难度,提高了二进制可执行代码的安全性。
王怀军房鼎益李光辉张聪姜河
关键词:变形引擎
野外环境下基于ARM的无线传感器网关系统设计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针对野外环境下长期、远程、可靠监测的需求,在传统网关能量有限、Zigbee通信协议低速短距、Internet接入受限等约束下,设计一种野外环境下基于ARM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关。方法通过采用太阳能供电技术、GPRS无线通信技术及嵌入式ARM开发技术解决网关的能耗、通信、高性能数据管理等。结果实现了低功耗、方便接入Internet、易于维护与管理的野外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结论本网关系统的设计突破传统网关能耗受限、传感数据回传受限、野外可靠性难以保证的瓶颈,实现长期、远程、可靠的野外环境监测。
陈昊王举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ARMGPRS
一种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合编码数据压缩算法被引量:4
2011年
传感器节点通常由电池供电,充电和更换电池比较困难.如何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损耗已经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大部分损耗在无线传输的过程中,因此,对数据压缩后再传输,能有效的减少传输的流量并提高节点的生存期.本文分析了传感数据的分布规律,指出当节点采集的数据符合慢变性质时,其分布将服从以0为中心的正态分布.依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编码的传感器节点数据无损压缩算法,与传感器网络中的经典无损压缩算法相比,本算法以更少的性能开销获得了更高的压缩率.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任学军房鼎益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通信数据压缩
基于低占空比的机会汇聚树路由协议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存在节点剩余能量不足而导致的路由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占空比的汇聚树机会路由算法CTOR。在CTOR中,首先根据网络的传输质量需求确定路由候选节点集;然后,节点以广播方式向所有候选节点传输数据包,收到数据包的候选节点再以一定概率转发该数据包,转发成功的候选节点即为选定的路由节点。概率的引进保证了高数据传输质量与轻网络负载;同时,网关节点发送时间同步控制信息以达到全网时间同步的目的;节点根据固定占空比进行休眠切换,以减少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仿真实验表明,基于低占空比的协议可有效地避免网络空洞问题,延长网络的生存周期;同时,机会性的转发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包的成功接收率,降低网络的丢包率。
徐丹陈晓江黄骏杰尹小燕房鼎益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占空比机会路由
一种动态监控恶意APK应用的移动操作系统被引量:1
2014年
在原生Android系统(Google公司发布,没有经过第三方修改的安卓系统)基础上,研究采用数据流追踪技术检测用户敏感信息是否被泄露或滥用,在应用层、系统层以及内核层动态监控和拦截敏感行为。最后设计了SecuDroid移动操作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SecuDroid可以有效检测隐私数据的使用及监控恶意行为。
王怀军王琳房鼎益刘志伟
关键词:恶意软件
传感网通用数据感知获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4年
针对传感网技术中需要感知的数据类型多样,不同应用场景下需要在基本的传感器通信节点上桥接扩展多种感知器件的应用需求,设计一种传感网通用数据感知获取系统。采用接口转换与扩展技术、数据缓存技术、多数据流交互技术和电平转换技术实现系统的易用性和普适性;采用自适应事件检测技术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经过实际应用测试,系统可长期稳定的完成多种数据的感知获取,并在危险情况下及时提供可靠的报警信息。
任丽晴张远尹小燕黄骏杰邢天璋房鼎益
关键词: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