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5BS03010)

作品数:31 被引量:113H指数:7
相关作者:董鹏崔慧徐敏王滨刘文娟更多>>
相关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医学院安丘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系膜
  • 15篇肠系膜
  • 14篇结肠
  • 13篇结肠系膜
  • 11篇横结肠
  • 11篇横结肠系膜
  • 8篇累及
  • 8篇X线
  • 8篇X线计算
  • 8篇X线计算机
  • 7篇胰腺
  • 7篇解剖学
  • 6篇体层摄影
  • 6篇体层摄影术
  • 6篇解剖学基础
  • 6篇病变
  • 5篇淋巴
  • 5篇膜下
  • 5篇膜下间隙
  • 4篇性病

机构

  • 27篇潍坊医学院附...
  • 12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寿光市人民医...
  • 1篇安丘市中医院

作者

  • 28篇董鹏
  • 14篇徐敏
  • 13篇崔慧
  • 10篇刘文娟
  • 10篇王滨
  • 9篇辛顺宝
  • 7篇李进
  • 5篇刘凤杰
  • 4篇马桂凤
  • 4篇孙永红
  • 4篇葛艳明
  • 3篇陈华成
  • 3篇管玥
  • 2篇周茂义
  • 2篇常光辉
  • 2篇孙西河
  • 2篇焦自梅
  • 2篇李丽新
  • 2篇王锡臻
  • 1篇李耀武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CT表现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分析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CT表现,探讨其侵犯途径和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连续性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炎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6例。着重观察:①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CT表现;②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途径。结果①肺癌腰肌转移2例,肝细胞癌腰肌转移1例,胃癌腰肌转移1例,腰肌肉瘤1例,腰肌黏液腺癌1例,淋巴瘤侵犯腰肌1例,均为单侧;腰椎结核并腰肌冷脓肿10例,其中5例为双侧;腰肌脓肿4例,均为单侧;②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途径为:直接侵犯同侧肾旁后间隙或先侵犯同侧肾周间隙后突破肾后筋膜侵犯肾旁后间隙或两种方式混合出现;③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表现为:与腰肌病变相连的肿块影;肾旁后间隙内结节影、索条影;肾旁后间隙内密度增高;肾后筋膜增厚。结论CT可准确显示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解剖学细节。
董鹏王滨葛艳明管玥刘文娟
关键词:腰肌
多层螺旋CT评价胰腺癌累及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的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评价胰腺癌侵犯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胰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分别观察记录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的形态、密度、有无血管受累;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淋巴结的显示情况;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受累范围等。结果:(1)胰腺癌侵犯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主要表现为:肿块形成,系膜密度增高,系膜血管受累和淋巴结增大;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受累的不同表现形式与病变的大小无关(P>0.05)。(2)胰腺癌累及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根部者28例,累及体部者12例,累及系膜缘者5例。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的受累范围与胰腺病灶的大小有关(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良好显示胰腺癌时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的受累情况。
崔慧马桂凤徐敏辛顺宝董鹏
关键词:胰腺癌横结肠系膜
横结肠系膜右侧附着点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横结肠系膜右侧结肠附着点的解剖结构。方法选择4例行上腹部手术而无横结肠系膜病变患者及6具成年尸体标本,分别观察记录其横结肠系膜结肠右侧的附着情况。结果4例行上腹部手术者及5具尸体标本的横结肠系膜右侧附着点均位于结肠肝曲第一个弯曲的内侧,1具尸体标本横结肠系膜结肠右侧附着点位于结肠肝曲第二个弯曲的内侧。结论横结肠系膜右侧附着点相对固定,掌握其解剖结构有助于指导临床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治疗。
徐敏李进辛顺宝崔慧董鹏
关键词:横结肠系膜尸体
5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裸区受累情况及MSCT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时胃裸区受累的多层螺旋CT(MSC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AP患者的MSCT资料,重点观察胃裸区受累的MSCT表现特征、受累途径,分别统计不同Balthazar CT分级(Balthazar分级)患者胃裸区受累的发生率。结果 CT表现为胰周肾旁前间隙炎性病变与胃裸区炎性病变相连续39例;胰周肾旁前间隙病变与肾前筋膜间平面炎性病变相连续、后者再与胃裸区相连续8例;胰周肾旁前间隙炎性病变和肾前筋膜间平面炎性病变、共同累及胃裸区2例。胃裸区受累表现为胃裸区增宽,正常的脂肪密度影被水肿、浸润增厚的弥漫性或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影或液性密度影所替代。CT分级为C、D、E级者胃裸区受累发生率依次为50.0%、68.4%、94.4%,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MSCT可以准确、全面地显示胃裸区受累的解剖细节,胃裸区受累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P的严重程度。
刘凤杰焦自梅孙铁峰王旭东吴绍辉王义平崔社娟徐莉程磊董鹏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胃裸区
腹膜后和腹膜下间隙连通性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同时累及腹膜后间隙和腹膜下间隙的淋巴管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同时累及腹膜后间隙和腹膜下间隙的淋巴管瘤的CT资料5例,4例行增强扫描,1例仅行平扫。分别观察记录:肿块的大小、密度、形态;肿块的强化特点腹膜下间隙和肾旁后间隙受累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结果:(1)5例中,肿块大小为7.1~22.7cm;肿块单房或多房的囊性肿块,其中1例侵犯前腹壁;4例行增强扫描均无强化。(2)5例中,4例同时累及肾旁前间隙、横结肠系膜的腹膜下间隙和小肠系膜的腹膜下间隙;1例同时累及肾旁前间隙和小肠系膜的腹膜下间隙。结论:CT可良好显示淋巴管瘤累及腹膜后和腹膜下间隙的情况。
董鹏王滨李丽新刘文娟崔慧
关键词:淋巴管瘤腹膜后间隙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小网膜的CT特征
2010年
目的:探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小网膜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小网膜的病例,着重观察小网膜病变的CT表现特征.结果:(1)肝胃韧带淋巴结增大20例,均表现为均匀强化,并部分融合;增大淋巴结包绕胃小弯侧血管弓2例;(2)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增大20例,并部分融合;其中增大淋巴结均匀强化19例(95%),增大淋巴结均匀强化合并坏死1例(5%).包绕门静脉主干和/或肝动脉6例.(3)肝食管韧带和肝膈韧带淋巴结增大分别为13例和6例,均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可全面显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累及小网膜的解剖细节及淋巴结的病理改变.
徐敏董鹏孙永红李进辛顺宝
关键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小网膜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结肠癌侵犯横结肠系膜MS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侵犯横结肠系膜的MS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曲结肠、横结肠和脾区结肠癌的CT资料,对横结肠系膜受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8例中,横结肠系膜软组织肿块形成、与癌肿相续的楔形或结节状软组织影、与癌肿相续的索条影和癌肿对应区系膜密度增高判定癌肿侵犯横结肠系膜的敏感性分别为16.7%,61.1%,5.6%,33.3%;特异性分别为100%,80%,30%,50%,准确度分别为46.4%,67.9%,14.3%,39.3%。5例横结肠系膜见增大淋巴结。结论结肠癌侵犯横结肠系膜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MSCT在术前评价横结肠系膜受侵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王文娟丁娜杨春波陈华成高琪敏董鹏
关键词:横结肠系膜结肠癌
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与肾旁前间隙通连关系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与肾旁前间隙的通连关系。方法对4具尸体标本进行肾旁前间隙乳胶灌注,然后进行尸体标本CT扫描,并制作断面标本。将CT图像及断面标本进行对照观察,记录灌注剂在肾旁前间隙和横结肠腹膜下间隙内的弥散情况。结果 4具尸体标本中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内的灌注剂包绕横结肠系膜血管,向右至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右侧体部和/或系膜缘,未超过结肠肝曲;向左分布于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左份,均未到达边缘部;灌注剂向下至小肠系膜根部。结论横结肠系膜腹膜下间隙与肾旁前间隙通连,通过标本间隙内灌注后行断面标本制作和灌注标本CT扫描图像可以良好的显示二者的通连关系。
崔慧辛顺宝刘凤杰徐敏董鹏
关键词:横结肠系膜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急性胰腺炎累及左膈下脂肪的多排螺旋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累及左膈下脂肪的多排螺旋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多排螺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胰腺炎累及左膈下脂肪的病例,均经临床和/或手术证实。着重观察左膈下脂肪受累的CT表现、受累途径。结果:(1)33例CT表现为胰周肾旁前间隙炎性病变与胃裸区炎性病变相连续,后者和左膈下脂肪炎性病变相连续;(2)2例CT表现为肾前筋膜间平面炎性病变与胃裸区炎性病变相连续,后者和左膈下脂肪炎性病变相连续;(3)3例CT表现为胃裸区和肾前筋膜间平面炎性病变,共同累及左侧的左膈下脂肪;(4)左膈下脂肪受累表现为左膈下正常的脂肪组织影被水肿、浸润增厚的弥漫性或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影所替代;(5)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左膈下脂肪炎性病变。结论:(1)急性胰腺炎累及左膈下脂肪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炎性改变;(2)多排螺旋CT可以显示急性胰腺炎累及左膈下间隙的解剖细节。
董鹏刘文娟崔慧徐敏蹇兆成潘小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横结肠系膜肿瘤性病变的CT定位诊断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结合横结肠系膜解剖,探讨CT定位诊断横结肠系膜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07年12月26例临床资料和CT资料完整的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横结肠系膜肿瘤性病变的病例,着重观察病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①26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转移性平滑肌肉瘤4例,间质瘤1例,脂肪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2例,横结肠癌侵犯横结肠系膜2例,胰腺癌侵犯横结肠系膜12例。②22例横结肠系膜单发肿瘤性病变中,病变上缘均超过十二指肠水平段上缘,肠系膜上动脉和(或)上静脉移位21例。横结肠系膜血管被包绕22例,横结肠系膜血管增粗、边缘模糊26例。③26例横结肠系膜肿瘤性病变有不同的CT表现。结论根据横结肠系膜肿瘤性病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可做出横结肠系膜肿瘤性病变的定位诊断。
董鹏王滨崔慧刘文娟周茂义李丽新徐敏
关键词:横结肠系膜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