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罗建波刘鸿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浙江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一体化
  • 1篇援助
  • 1篇援助政策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组织
  • 1篇主权
  • 1篇主权问题
  • 1篇外交
  • 1篇历史变迁
  • 1篇伙伴
  • 1篇伙伴关系
  • 1篇角色
  • 1篇角色分析
  • 1篇国家主权
  • 1篇国家主权问题
  • 1篇泛非主义
  • 1篇非盟
  • 1篇非政府组织
  • 1篇非洲复兴
  • 1篇非洲外交

机构

  • 5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罗建波
  • 2篇刘鸿武

传媒

  • 4篇西亚非洲
  • 1篇国际论坛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中国对非洲援助的阶段性演变及意义被引量:30
2007年
半个世纪的中国对非洲援助政策有变与不变两个维度。不变之处,在于这种援助始终是在相互同情、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基础上的互惠互利。所变之处,则是这种互助互援的政策选择、实施方式、关切重点,又是与时推移、不断调整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重在援助非洲的民族解放事业;80年代以来,则着眼于非洲社会经济、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发展经验交流、人道主义援助的迅速发展。这种调整变化,其实是与中非双方这50年历史发展主题的阶段性嬗递、并与中非当代文明和复兴进程相适应的。
罗建波刘鸿武
关键词:援助政策伙伴关系
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困境与出路被引量:5
2007年
非洲一体化发展相对滞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成员国的国家主权伸张对一体化发展的制约。非洲国家之所以固守国家主权而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区域合作,主要旨在通过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培育以完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规避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自身利益的相对受损。近年来,非盟在决策机制、集体安全治理、经济与社会一体化等方面尝试了许多制度创新,但一体化的制度完善仍面临许多细致的工作。为缓解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必须在观念上明确全球化时代非洲一体化对于非洲国家发展的特殊意义,继续强化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和区域认同的塑造,并妥善协调成员国间的权责与利益分配。
罗建波
关键词:国家主权非盟
一体化视角下的非洲历史变迁被引量:4
2007年
非洲一体化在本质上属于非洲历史发展范畴,是非洲人民用集体力量追求大陆独立、复兴与统一的历史实践。早在20世纪上半叶,泛非主义及其政治形态的泛非运动就积极致力于非洲文化复兴和民族自觉,在相当程度上唤醒了非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尊严,塑造了非洲大陆特有的区域意识和历史使命感。20世纪60年代非洲统一组织在推动非洲大陆的政治独立与解放、维护大陆政治团结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时的非洲一体化运动转变为在各个主权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联合基础上的一体化。在当今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非洲大陆的时代主题由“求独立”转变到“求和平”、“求发展”,非洲一体化运动的重心转向寻求国家现代化和地区复兴。推动非洲经济复兴与统一、实现包括非洲大陆在内的发展中世界的崛起,是当前非洲一体化对于非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刘鸿武罗建波
关键词:历史变迁泛非主义非洲复兴
非政府组织在非洲冲突管理中的角色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冷战结束以来,非政府组织全面介入非洲大陆的冲突管理,广泛涉及早期预警、冲突调解、人道主义援助、冲突后的重建、人权保护与良政等领域。非盟和联合国日益认识到非政府组织在冲突管理中"自下而上"的建设性作用。非洲冲突管理能力和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建立一个跨国框架来增进非盟、联合国相关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从而使非洲安全机制得以建立起纵深的防御体系。中国也应积极关注非洲冲突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罗建波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冲突管理角色分析
日本对非洲外交及其发展趋向被引量:6
2008年
基于"政治大国"目标的总体考虑,日本对非洲外交逐步由注重经济利益转向全面介入,日本主要战略目标在于拓展经济权益、提升政治大国地位、增进软实力。为此,日本长期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济援助,积极创制关乎非洲和平与发展的多边合作机制,并适时推销日本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未来日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继续向前发展,日本对非洲外交的政治色彩还会有所增强,但重视程度仍将是有限的。
罗建波
关键词:外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