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0181110077)

作品数:18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林胡成秋陈媛陈建叶杨宝全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地质力学模型
  • 8篇地质
  • 7篇地质力学
  • 7篇地质力学模型...
  • 7篇拱坝
  • 5篇结构面
  • 4篇重力坝
  • 3篇有限元
  • 3篇深层抗滑
  • 3篇深层抗滑稳定
  • 3篇抗滑稳定
  • 3篇坝基
  • 3篇坝肩
  • 2篇水工
  • 2篇水工结构
  • 2篇重力坝深层抗...
  • 2篇工程应用
  • 2篇拱坝坝肩
  • 2篇光纤
  • 2篇复杂岩基

机构

  • 18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8篇张林
  • 13篇陈媛
  • 13篇胡成秋
  • 6篇陈建叶
  • 6篇杨宝全
  • 5篇董建华
  • 3篇杨庚鑫
  • 2篇李美蓉
  • 2篇段斌
  • 2篇邓子谦
  • 1篇李新
  • 1篇杨田
  • 1篇周家文
  • 1篇李亮
  • 1篇杨兴国
  • 1篇朱鸿鹄
  • 1篇郑钦月
  • 1篇丁泽霖
  • 1篇郭伟
  • 1篇唐茂颖

传媒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人民长江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力发电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试验中结构面变位测试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软弱结构面内部相对变位的测试一直是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试验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电阻应变技术为基础,成功研制了适用于地质力学模型中软弱结构面相对变位量测的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体积小,精度高,同时设置有隔热装置,不受升温降强的影响,稳定性好。介绍了该位移传感器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并将该传感器应用于某重力坝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中,获得了主要结构面的内部相对变位,为大坝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林杨宝全陈媛胡成秋董建华
关键词: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测试技术
高坝稳定模型试验中结构面相对位移测试研究及工程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在高坝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针对目前存在的结构面相对位移测试问题,采用应变测试技术,研制了用于获取结构面相对位移的测试仪器。测试时,用应变仪记录不同加载条件下相应测点的应变变化过程,再由埋设之前标定的位移和应变系数即可得出位移变化过程。通过小湾和大岗山拱坝整体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成功运用,表明该仪器结构设计合理,制作和使用方便,测试准确。
董建华张林陈建叶陈媛胡成秋
关键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农村安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在我国农村地区建立一套统一、完整、高质量的供水设施,不仅能满足农村人群的基本生活条件,而且能加快农村的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完善的农村安全供水工程,是确保农村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农村安全供水工程中,水源选择是关键问题之一,通过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进行水文地质勘查,了解含水层的的特性,测定水文地质(含水层)参数,为正确地选取水源,完善农村安全供水工程提供有效依据。结合四川省雅安市某县的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实例,采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进行研究,推导出单井非稳定流简易抽水试验计算公式,并结合水位恢复法求出了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最后评价了水源选取和工程类型确定的合理性。
唐玥张林杨宝全杨庚鑫
关键词:水文地质参数水源
大坝模型变形测试方法对比与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以某重力坝地质力学模型为基础,同时采用SP-10A电感式位移计和光纤传感监测两种方法对坝体位移以及坝基软弱结构面相对变位进行监测,得到了坝体变位曲线及软弱结构面变位曲线,分析了在坝基含软弱结构面条件下,重力坝超载过程中坝体与地基的变形破坏过程、坝基失稳模式、失稳机理及超载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光纤传感器成功应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变形监测中,与传统位移计测得的位移变化规律大致相同,证明光纤传感技术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内部变形监测是可行的。
郭伟张林李亮陈媛邓子谦胡成秋
关键词:坝基稳定
含双斜结构面重力坝坝基失稳模式及破坏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软弱结构面对坝体抗滑稳定极为不利,尤其是当坝基存在多组不同软弱结构面组合时,其深度、范围、倾角等因素均对坝体稳定具有较大影响。武都重力坝最大坝高119.14m,其坝基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其中断层F31、10f2、f115及f114组合形成多组双斜结构面,坝基深层抗滑稳定问题突出。为了探讨含双斜结构面重力坝坝基滑动失稳模式及破坏机理,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对武都重力坝坝基中的多组双斜结构面进行重点模拟,进行超载法破坏试验研究。试验得到了坝基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揭示了坝基的破坏机理,其中19#典型坝段超载安全系数Kp=3.0,坝基失稳模式为沿断层10f2和f115组成的双斜结构面的深层滑动破坏。最后,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验证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成果。研究成果为类似含双斜结构面重力坝的设计施工和加固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邓子谦张林陈媛胡成秋
关键词:水工结构深层抗滑稳定
木里河立洲拱坝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超载法试验,对立洲拱坝的整体稳定性进行研究,在模型中充分反映断层、层间剪切带、裂隙密集带及长大裂隙等复杂地质构造对拱坝与地基整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超载法破坏试验获得坝体、坝肩、坝基岩体及结构面的变形特征、破坏失稳过程、破坏形态和破坏机制,揭示影响稳定的控制性因素和工程薄弱部位,确定拱坝与地基在各阶段的超载安全系数为:起裂超载安全系数K1=1.4~2.2,非线性变形超载安全系数K2=3.4~4.3,极限超载安全系数K3=6.3~6.6。通过对比分析类似拱坝工程的超载法试验结果可知,立洲拱坝的超载安全系数在统计分布范围之内,但两坝肩中上部的岩体和结构面局部破坏较严重,需对这些薄弱部位进行重点加固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坝与地基的整体稳定安全性。
陈媛张林杨宝全董建华胡成秋
关键词:水利工程复杂地质构造地质力学模型
复杂地质条件下调压室3维有限元参数反分析
2012年
在地下洞室施工过程的3维有限元模拟过程中,数值计算结果受到地应力场及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在参数反演过程中,地应力场和岩体力学参数对洞室围岩应力变形的大小影响过程非常复杂,要同时反演这两方面参数比较困难,因此依托复杂地质条件下柳坪水电站调压室工程,采用3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把地应力场岩体力学参数分两步进行反演,首先利用洞室围岩变形之间的规律对地应力场进行反分析,岩体力学参数选取参考范围的中值,在获得计算模型的地应力场数值及分布规律后,再对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反分析,反演得到岩体的力学参数,得出微新围岩、断层、弱风化带、强风化带变形模量分别为19、0.45、4.5、2.25 GPa,泊松比分别为0.21、0.35、0.25、0.30。反分析位移与监测位移对比表明,平均相对误差符合计算精度要求,可为类似工程的研究、分析提供参考。
李新张林杨兴国陈媛周家文
关键词:复杂地质调压室有限元反分析
高拱坝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与数值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大岗山拱坝地质构造复杂,影响拱坝整体稳定的岩脉、断层、节理裂隙众多,针对工程地质特点,采用整体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包括岩体、岩脉、断层、节理裂隙等主要地质缺陷的特征进行物理和数学模拟,分析坝体及基础变形特征,探讨坝肩、坝基失稳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得出拱坝及坝基综合稳定安全度为5.0~5.6(试验值)、5.6~6.0(计算值),以此评价工程的安全性,提出加固处理建议。
段斌张林陈刚董建华陈建叶
关键词:水工结构拱坝地质力学模型
立洲拱坝坝肩稳定破坏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立洲水电站是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的重要梯级电站,该工程的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32m,坝址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了研究该拱坝与地基的整体稳定问题,采用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超载法试验,在模型中充分反映断层、层间剪切带、长大裂隙及裂隙带等复杂地质构造对坝与地基整体稳定的影响,而且在试验过程中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布置在坝顶及上游坝面,监测坝体超载过程中的应变,从而分析坝体的开裂破坏过程。试验研究获得了坝肩抗力体变位分布特征,确定了拱坝与地基的超载安全系数和坝肩破坏形态,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郑钦月张林陈媛胡成秋
关键词:地质力学模型光纤传感技术破坏形态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岩体材料相似模拟以及结构面相对位移测试问题,首先开展了不同性能岩体变形特性的相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确定了配制岩体模型材料的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得到了水泥、石蜡和机油是影响高、中、低性能岩体模型材料变形特性的控制性因素,提出了不同变模岩体材料采用不同尺寸的模型小块体进行精细化模拟。同时,采用应变测试技术,研制了用于获取结构面相对位移的测试仪器,测试时,用应变仪记录不同加载条件下相应测点的应变变化过程,再由埋设之前标定得到了位移和应变系数,即可得出位移变化过程。上述研究成果在小湾拱坝模型试验中的应用表明,所制备的模型材料以及结构面相对位移测试技术是满足模型试验要求的。
董建华张林陈建叶陈媛胡成秋
关键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