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2201)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赵高凌韩高荣赵嫦孟伟杰李金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氧化硅
  • 2篇溶胶
  • 1篇低辐射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旋涂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上转换发光
  • 1篇水热
  • 1篇透过性
  • 1篇气凝胶
  • 1篇热合成
  • 1篇微观结构
  • 1篇锌铝
  • 1篇膜制备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晶
  • 1篇介孔
  • 1篇介孔薄膜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
  • 1篇景德镇陶瓷学...

作者

  • 6篇韩高荣
  • 6篇赵高凌
  • 2篇赵嫦
  • 1篇张馨文
  • 1篇汪建勋
  • 1篇董伟霞
  • 1篇施美圆
  • 1篇李金
  • 1篇赵翔宇
  • 1篇孟伟杰
  • 1篇何云龙
  • 1篇毕诚

传媒

  • 3篇功能材料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硅酸盐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酸化条件下水热合成V_2O_5粉末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研究酸化条件对V2O5粉末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HNO3和H2C2O4酸化NH4VO3溶液,经水热和后续热处理制备了V2O5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V2O5粉体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得粉体为纯V2O5相,前驱体溶液的pH值和酸化所用酸的酸根阴离子影响了最终粉体的晶体发育和微观结构。其中,利用HNO3酸化NH4VO3溶液至pH值=3制得的粉体为直径约100nm的纳米棒,在0.5和1C的放电速率下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有150mAh/g左右,且大电流放电性能更好。
施美圆赵高凌董伟霞韩高荣
关键词:水热V2O5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
Er^(3+)和Yb^(3+)共掺锗硅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熔融–淬火法制备了基体为30SiO2–20GeO2–15Al2O3–5B2O3–30CaF2的Er3+和Yb3+共掺锗硅酸盐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和热分析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r2O3含量从0.5%(摩尔分数,下同)增加到2.0%时,玻璃转变温度Tg和Tx-Tg(Tx为第一析晶温度)数值均有明显下降。Yb2O3含量从1.5%增加到4.5%时,玻璃上转换红光发光强度数量级由103提高到105,对其中1个样品在740℃热处理12h后发现,微晶化处理并未对Er的上转换发光产生有益影响。
何云龙赵高凌汪建勋韩高荣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
低辐射隔热复合镀膜玻璃的制备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SnO2∶F/SiO2气凝胶复合镀膜玻璃,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导热系数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对镀膜玻璃的微观结构、热导率、辐射率、透光率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镀膜玻璃的透过率最高在75%左右;辐射率为0.53,复合镀膜玻璃与FTO玻璃相比,其热导率从3.615W/(m·K)降低到3.368W/(m·K),所得复合镀膜玻璃兼具低热导性和低辐射性。
赵嫦毕诚赵高凌韩高荣
关键词:低辐射
常压干燥条件下基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膜制备(英文)被引量:5
2016年
硅源作为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前驱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获得结构完整、性能优良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至关重要。常压干燥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选择具有有机基团的硅源前驱体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成功制备了SiO_2气凝胶膜,并简化了常压制备SiO_2气凝胶膜的操作步骤。对样品的微观结构、折射率、孔隙率、透过率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SiO_2气凝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气凝胶膜的孔隙率增加、透过率升高。
李金赵高凌赵嫦孟伟杰韩高荣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镀膜方法对氧化硅介孔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6年
以CTAB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介孔薄膜,探究了浸渍-提拉法和旋涂法对其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薄膜内部孔道排列方式,发现采用旋涂法镀膜更易得到较为有序的介孔阵列,其孔道周期参数a为3.76nm。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发现通过两种镀膜方法制备得到的薄膜表面均平整无裂纹。紫外-可见光谱表明,采用两种镀膜方法均能得到可见光透过性良好的镀膜玻璃,其中通过旋涂法制得的薄膜厚度非常均一。
张馨文赵翔宇赵高凌韩高荣
关键词:介孔溶胶-凝胶旋涂
K_2CO_3对ZnO纳米晶掺杂锌铝硅玻璃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2015年
利用高温熔融和后续热处理方法获得了ZnO纳米晶掺杂的SiO2-Al2O3-ZnO-K2CO3(SAZK)玻璃。利用差热分析(DSC)、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谱(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随着玻璃组分中K2CO3含量逐渐升高,热处理后SAZK玻璃中的主晶相逐渐由Zn2SiO4变为ZnO。在325nm激发下,ZnO纳米晶掺杂的SAZK玻璃在580nm处有一个宽波段发射峰。在K2CO3含量为8%(摩尔分数)时,SAZK玻璃的发射强度最大。
覃辉军和阿雷赵高凌韩高荣
关键词:K2CO3纳米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