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KS004)
-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颜军孙大飞罗浩轩张莉王菁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经济绩效、经济结构与民主制度——后金融危机时代民主化研究的新政治经济学视角
- 2013年
- 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民主制度的关系研究是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世界许多国家经济状况持续低迷,然而,许多新兴民主国家应对经济危机能力显著增强。通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探讨经济发展与民主制度、经济危机与民主变革、经济结构与民主巩固的关系,以及分析民主制度中的可信承诺、产权结构、政治权力和宪政设计推动经济绩效的逻辑结构,从而进一步解释新兴民主国家的政治制度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依然具有合法性的原因。同时,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有助于拓展民主化研究的研究范围和理论视阈。
- 王菁
- 关键词:民主制度经济绩效经济结构金融危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2013年
-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性",创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涵。
- 颜军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叙述范式
- 2017年
-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叙述范式既是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系统、全面解读马克思幸福思想的重要手段。马克思幸福思想有其特有的叙述范式,具体表现为:在叙述理路上,将哲学思辨性叙述敞显本质与事实性叙述旨归现实相结合;在叙述向度上,将肯定性叙述正面阐释与否定性叙述反面澄明相结合;在叙述方式上,将批判性叙述间接隐喻与建构性叙述直接陈述相结合。通过对马克思幸福思想叙述范式的总结,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立体样态也得以呈现。
- 颜军
- “占有”抑或“存在”:马克思对幸福主体生存样态的澄明
- 2018年
- 占有欲望不是人性的一般特征,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性的具体表现,把对对象的占有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的源泉,是私有制社会的特征,占有与人发生联系的所有事物的欲望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产物。人的"占有"生存看似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发挥,却显示了人对物的奴性依赖关系;人的"占有"生存看似是人对物统治的背后,却显示了人被异化成为了物的附属物。马克思认为,幸福的生成逻辑在于人从各种依赖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以"人"的全面方式"存在"。只有实现对幸福"占有"主体生存样态的扬弃之后才能摆脱"物性"主体逻辑的束缚,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并真正获得"属人"的幸福。
- 颜军
- 关键词:自由全面发展
- 马克思幸福思想:从虚幻到现实的超越被引量:2
- 2015年
- 在宗教的批判逻辑中,马克思实现了幸福主体从神到人的超越,幸福场域从彼岸世界到现实生活世界的超越,幸福实现手段从神的救赎到人的实践活动的超越。马克思幸福思想彰显了其作为一种积极的行动哲学的全部价值旨趣,即现实的人是获得幸福的实在主体,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实现幸福的真实场域,人的实践活动是创造幸福的现实手段。马克思主张抛弃来自虚幻生活镜像中的满足,以理性的生命力量直面人的现实生活,以主体的积极实践创造幸福生活。
- 颜军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人幸福与社会协同生成的逻辑被引量:7
- 2013年
-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主体间存在、人的平等性存在以及人的社会性存在三方面论述了个人幸福与社会协同生成的思想,揭示了个人幸福与社会协同生成的三重逻辑,即主体逻辑、道德逻辑和发生逻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个人都是在主体间关系中实现价值、获得意义,个人幸福也必然在主体间关系中生成。追求幸福的过程和手段应该符合道德原则,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他人追求幸福的权利,把自己置于社会和集体中,把他人和社会的幸福置于自己的幸福信仰中。每个人在确证社会整体幸福的过程中也确证自身幸福,人的幸福不只是个体幸福的孤立生成,而必然是社会幸福的集体体现。
- 颜军
- 关键词:社会
- 马克思财富思想的人学意蕴:幸福·发展·生活被引量:1
- 2013年
- 马克思研究财富问题,以人学为根本出场,高度关注财富所彰显的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存意义。他将财富的本质概括为财富的"主体存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对象存在,人的生命活动的外化存在。马克思财富思想深刻地内涵人学意蕴:财富的工具价值应当服务于人之幸福的目的;财富对于人之主体存在具有"享受意义",更具有"发展意义";追求财富的应有之意是热爱生活。
- 颜军
- 关键词:财富
- 误读与回应:当代中国经济转型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被引量:1
- 2016年
-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范围内以西方转型经济学为指导的经济转型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同时,西方转型经济学还完全忽视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并"误读"了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目标、方式和绩效。相较于西方转型经济学狭窄的历史视野和单一的研究对象,马克思经济转型思想视野宽广、结构清晰、条件明确。马克思经济转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其理论内核、基本类型和转型条件三个部分。马克思经济转型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依据,当代中国经济转型的各个层面在最终收敛于以工业化为发展目标的阶段,同时又保留了公有制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 罗浩轩
- 关键词:中国经济转型话语体系
- 理论的前提反思:唯物史观生态视阈开启的哲学审视
- 2014年
- 唯物史观要想走出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挑战的认识困境,就要把基本规律的认识同理论前提反思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以追求普遍性规律和理论前提反思有机结合的一种哲学认识模式。这种哲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在保持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实践指导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其前提即客体制约性与主体能动性的关系(也包括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问题),来开启唯物史观的哲学视阈。唯物史观只有立足于这样的理论功能定位,才能开启出生态视阈,从而继续保持自身的现实解释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 孙大飞
- 关键词:唯物史观生态视阈
- 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哲学意蕴被引量:18
- 2014年
- 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劳动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个体现价值旨趣的哲学范畴。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于幸福的深刻思考,蕴含着深刻的幸福内涵。"劳动是生命的乐趣"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主旨,当然,劳动要成为生命的乐趣,必须摆脱异化的束缚,使劳动真正成为复归人本身的自觉自由的劳动。如何体会马克思所论述的幸福是劳动的价值旨趣的境界,以及思考避免劳动异化的可能,实现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创造和体验幸福是我们当代人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 颜军
- 关键词: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