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C0035M)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林良斌张传利马忠琴刘雅婷厦国银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油菜
  • 5篇甘蓝
  • 5篇甘蓝型
  • 5篇甘蓝型油菜
  • 4篇原生质
  • 4篇原生质体
  • 4篇杂交
  • 4篇芝麻菜
  • 4篇植株
  • 4篇质体
  • 3篇植株再生
  • 3篇胚轴
  • 3篇紫罗兰
  • 3篇下胚轴
  • 2篇性状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细胞杂交
  • 1篇滇西南

机构

  • 11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林良斌
  • 5篇张传利
  • 5篇马忠琴
  • 4篇厦国银
  • 4篇刘雅婷
  • 3篇马占强
  • 3篇毛孝强
  • 3篇彭少丹
  • 2篇桂雪梅
  • 2篇朱媛
  • 1篇徐小刚
  • 1篇刘素云
  • 1篇汪骞
  • 1篇祁永琼
  • 1篇董娜
  • 1篇夏国银
  • 1篇何婷婷
  • 1篇杨志新
  • 1篇刘中桥
  • 1篇张培竹

传媒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种子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2份滇西南地区野生油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选用9条多态性和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对来自滇西南地区的52份野生油菜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87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有63个标记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72.41%。根据87个标记位点的信息,用Popgene1.3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居群总的遗传变异(H t)为0.389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875,基因流(Nm)为0.525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3890,Shannon指数(I)为0.5739。利用UPMGA法建立了云南省52份野生油菜的亲缘关系聚类图,在遗传距离为0.498上,52份野生油菜居群被分为6个类群,27号居群、3号居群、10号居群、37号居群分别是一个单独的类群,16号居群与51号居群为一个类群,其它45个居群聚为一大类群。
厦国银张传利刘雅婷马忠琴林良斌
关键词:RAPD滇西南
云南小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对17份云南小油菜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遗传力均小于单株产量的遗传力,因此利用某一个性状作间接选择比对单株产量作直接选择的效率低。通过株高、二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进行直接选择或间接选择,效果都不明显或有负面影响;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粒数和分枝部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是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来实现的;在早期对一次有效分枝角果数与二次有效分枝角果数两个性状的选择会更加有效,同时进行间接选择会增强效果。
张培竹彭少丹马忠琴厦国银刘中桥林良斌
关键词:农艺性状通径分析遗传力相关遗传力
甘蓝型油菜与云南小油菜的远源杂交研究
2009年
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母本,3个云南小油菜材料为父本,研究了单一授粉、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3种授粉方式对其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云南小油菜的杂交为高度不亲和,最强的组合是云油23号×23号小油菜,其亲和指数为0.130。混合花粉授粉降低了其杂交亲和性,花油3号×小油菜的亲和指数为0.092。重复授粉可以提高杂交亲和性,亲和指数比单一授粉和混合授粉的都高,但角果中的种子几乎都是皱瘪的,可见甘蓝型油菜与云南小油菜杂交是受精后不亲和,其杂种胚发育受到阻碍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
张培竹彭少丹汪骞马忠琴林良斌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杂交不亲和性
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融合体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对影响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下胚轴原生质体融合后的融合体培养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体浅层培养,以改良的KM8p为培养基附加2,4-D1.5 mg/L,NAA0.5 mg/L,6-BA0.5 ml/L,以蔗糖0.3 mol/L和葡萄糖0.1 mol/L作渗透稳定剂进行培养效果最好;原生质体培养3~6 d,细胞发生第1次分裂,第7天时分裂频率最高为13.8%;35天后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其植板率最高为6.5%。
马占强刘素云侯电云林良斌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紫罗兰下胚轴
云南野生油菜的收集及农艺性状的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对滇西南的野生油菜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发现云南思茅地区和临沧地区的野生油菜资源较丰富。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7份野生油菜的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野生油菜植株矮小,其生育期为154~172d,多数为163d左右;6、14号和15号野生油菜抗蚜虫能力较强,在整个生育期大田蚜虫发生较低;17份野生油菜耐盐碱性较差,最耐盐碱的10号样品在pH6~7,0.8%NaCl条件下出苗率为41%,真叶数目在15d时为1片,死亡率在20d时才达到100%,根系中主根较细、长为2.5cm,无侧根。通过农艺性状的评价得到一些性状较好的样品,为油菜的生产和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何婷婷马忠琴彭少丹夏国银林良斌徐小刚
关键词:农艺性状
芝麻菜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被引量:2
2006年
以芝麻菜(Eruca sativaM ill)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和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的激素浓度和组合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以MS+0.8 mg/L 2,4-D,MS+0.8 mg/L 2,4-D+0.1 mg/L6-BA,MS+0.8 mg/L 2,4-D+0.2 mg/L 6-BA为下胚轴、子叶柄和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时,效果较好,出愈率依次为86.3%,78.2%,97.6%;将下胚轴、子叶柄和子叶的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分化培养基MS+3.0 mg/L6-BA+0.1 mg/L NAA,MS+3.0 mg/L 6-BA+0.2 mg/L NAA上再生不定芽,效果最佳,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为72.7%,63.6%,69.2%。将不定芽切下转移至1/2 MS+0.5 mg/L IBA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1%以上。
张传利林良斌
关键词:芝麻菜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
紫罗兰下胚轴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以紫罗兰(Matthiolaincana)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对光照条件、无菌苗日龄、酶液渗透压、酶液组合和酶解时间对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在20℃黑暗条件下萌发4d后,转移到25℃,2000lx,14h光照/日条件下约14日苗龄,用1.2%Celluase(OnozukaR-10)+0.8%Macerozyme(OnozukaR-10)+3mmol/LMES+CPW-10mol/L酶组合处理约12h,可以高效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这为有效从紫罗兰下胚轴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和进行体细胞杂交奠定了基础。
马占强林良斌董娜祁永琼
关键词:紫罗兰下胚轴原生质体分离
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远缘杂交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以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母本,3个芝麻菜材料为父本,研究了单一授粉、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和GA3处理柱头后授粉等4种授粉方式对其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的远缘杂交为高度不亲和,最强的组合是花油3号×凤庆芝麻菜,其亲和指数为0.032。混合花粉授粉降低了其杂交亲和性,花油3号×芝麻菜的亲和指数为0.021。重复授粉和GA3处理柱头后授粉可以提高杂交亲和性,花油3号×凤庆芝麻菜的亲和指数分别为0.046,0.067。但角果中的种子几乎都是皱瘪的,可见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杂交是受精后不亲和,其杂种胚发育受到阻碍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
朱媛林良斌张传利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芝麻菜远缘杂交
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体细胞杂交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和紫罗兰的下胚轴为材料,分离制备原生质体。采用PEG-高Ca2+-高pH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在PEG浓度为30%,原生质体融合密度为5.0×105个/mL下融合25min,融合率可达17%。在附加1.5mg/L2,4-D,0.5mg/LNAA,0.5mL/LBA的改良的KM8p培养基中,以0.3mol/L蔗糖和0.1mol/L葡萄糖作渗透稳定剂进行液体浅层培养融合体,培养3~6d细胞发生第1次分裂,7d时统计分裂频率最高为13.8%,35d后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其植板率最高为6.5%。然后转移到含有0.1mg/L2,4-D和0.2mg/L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使其增殖。当愈伤组织长至5mm左右时,将其转到含有0.5mg/LBA,0.1mg/LNAA和0.2mg/LGA3的MS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分化。当芽长1~2cm时,将其切下插入附加0.5mg/LIBA的1/2MS生根培养基上,两周后即可获得完整植株。细胞学鉴定表明获得了杂种植株。
林良斌马占强张传利刘雅婷毛孝强厦国银马忠琴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紫罗兰原生质体体细胞杂交植株再生
芝麻菜下胚轴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及再生植株被引量:3
2008年
以芝麻菜Erucasativa Mill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光照条件、苗龄、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中甘露醇浓度及纯化条件对其原生质体分离制备的影响.以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改良KM8p培养基进行液体浅层培养.结果表明,无菌苗的下胚轴酶解10h,用“过滤-离心-漂浮法”进行纯化后,可高效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KM8p培养基的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当密度为7×10^4mL^-1时,分裂频率最高,为24.8%.4周后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植板率为5.6%.然后转移到培养基上使其增殖,当愈伤组织长至3~5mm时,将其转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芽分化率为33.6%.当芽长2~3cm时,将其切下插入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可获得完整植株.
张传利桂雪梅朱媛刘雅婷毛孝强林良斌
关键词:芝麻菜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