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990)

作品数:2 被引量:68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利学傅晓霞叶素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制造业
  • 1篇生产函数
  • 1篇生产率
  • 1篇偏性
  • 1篇更替
  • 1篇国制
  • 1篇份额
  • 1篇TFP增长
  • 1篇CES生产函...
  • 1篇DOP

机构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共北京市海...

作者

  • 2篇傅晓霞
  • 2篇吴利学
  • 1篇叶素云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
  • 1篇管理世界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企业成长还是市场更替?被引量:53
2016年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动态与生产率的特征事实分析,我们使用动态Olley—Pakes方法和1998~2007年大中型企业微观数据,对1998~2007年制造业生产率变化的来源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TFP增长90%来自企业成长,而企业进入与退出对制造业TF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0%左右。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克服了现有研究中对企业进入退出状态定义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测度的偏差,准确地捕捉了不同因素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证实本文结果与其他研究的差异来源于分解方法本身。这意味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成长和企业进入与退出的作用,特别是应当根据这些效应的行业、所有制和区域特征制定差别化、针对性强的产业政策。
吴利学叶素云傅晓霞
关键词:TFP增长
偏性效率改进与中国要素回报份额变化被引量:15
2013年
本文从生产效率不同要素节约倾向角度分析国民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利用改进后的CES生产函数系统方法和省级地区面板数据识别了技术改进倾向,并研究资本深化、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和市场扭曲等因素对中国要素回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1978年以来中国技术进步总体上呈现劳动节约倾向,但改革初期体制变迁的资本节约倾向比较明显,致使劳动者报酬份额略有上升后相对稳定;近十多年来资本配置效率的改进速度明显放缓,同时技术进步过于依赖引进与模仿,导致要素效率改进的劳动节约倾向过于强烈,是劳动者报酬份额持续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傅晓霞吴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