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704003)

作品数:20 被引量:541H指数:14
相关作者:叶列平程光煜王海龙李庆斌陆新征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公联信达智能交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载力
  • 5篇承载力
  • 4篇混凝土
  • 3篇地震
  • 3篇时程
  • 3篇时程分析
  • 3篇稳定承载力
  • 3篇结构抗震
  • 3篇抗震
  • 3篇钢筋
  • 2篇低周
  • 2篇低周疲劳
  • 2篇低周疲劳性能
  • 2篇地震动
  • 2篇地震动强度
  • 2篇动力刚度
  • 2篇有限元
  • 2篇振型
  • 2篇振型分解
  • 2篇设计方法

机构

  • 23篇清华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公联信达...

作者

  • 14篇叶列平
  • 8篇程光煜
  • 4篇李庆斌
  • 4篇陆新征
  • 4篇王海龙
  • 3篇马千里
  • 3篇袁驷
  • 2篇王珂
  • 2篇叶康生
  • 2篇缪志伟
  • 2篇汪训流
  • 1篇刘光磊
  • 1篇王枚
  • 1篇宋世研
  • 1篇石永久
  • 1篇张天申
  • 1篇王宇航
  • 1篇王旭
  • 1篇宋二祥
  • 1篇黄盛楠

传媒

  • 6篇工程力学
  • 4篇工程抗震与加...
  • 3篇建筑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弹性SDOF系统的地震输入能量谱被引量:15
2006年
本文以4种场地土条件下40条强震记录为输入,对弹性单自由度(SDOF)系统的地震输入能量谱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SDOF系统参数和地面运动参数对弹性地震输入能量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长周期范围,弹性SDOF系统的阻尼比和地面运动强度对能量谱峰值有较大影响;在长周期范围,随弹性SDOF系统阻尼比的增大,能量谱值也有所增大。随后,采用归一化能量谱方法,并根据能量谱曲线的特征,建议了简化三段式地震输入能量谱。在此基础上,根据4种场地土条件下40条强震记录能量谱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建议了能量谱峰值和能量谱曲线参数的确定方法。
程光煜叶列平
关键词:阻尼比地震动强度
防屈曲耗能钢支撑设计方法
介绍了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完成了7根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试验。结合现有文献中的试验研究资料,分析了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性能及其有关影响参数。在此基础上,依据我国规范和 FEMA450的有关规定,给出了防屈曲耗能...
程光煜叶列平崔鸿超
关键词:稳定承载力
高强钢筋对框架结构抗震破坏机制和性能控制的研究被引量:33
2006年
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柱中配置高强钢筋作为纵筋,以实现对结构抗震破坏机制和性能的控制,并利用其弹性恢复特性,减小结构震后的残余变形。论文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通过普通配筋和高强配筋的两个3层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研究了高强钢筋对框架结构抗震破坏机制和性能控制的效果,及其地震响应和震后残余变形。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筋配筋后,不仅提高了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承载力,而且完全避免了出现柱铰屈服机制,并且地震后结构具有很小的残余变形,结构的损伤仅发生于框架梁端,有利于震后的加固修复。
叶列平Asad U Q马千里陆新征
关键词:抗震高性能钢筋
不同加载速率下干燥与饱和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分析被引量:57
2007年
在准静态及中低加载速率下,开展了饱和与干燥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的试验研究。与干燥的混凝土相比,饱和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减小,弹性模量增大,饱和混凝土的强度对加载速率较为敏感:准静态加载条件下饱和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随着加载速率提高饱和混凝土强度增加的较多。本文针对试验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将饱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变化归结为混凝土孔隙和裂纹中的自由水对混凝土基体有着不同的作用形式;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探讨了饱和与干燥混凝土的统一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建立了不同加载速率下饱和与干燥混凝土的强度率相关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本文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两种状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
王海龙李庆斌
关键词:水工材料抗压性能混凝土加载速率
湿态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本构关系的细观力学分析被引量:39
2006年
采用细观断裂力学的方法研究湿态混凝土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裂纹及孔隙中水压力的大小和影响因素及其对混凝土受力性能的影响。根据湿态混凝土中裂纹的扩展规律,采用分枝型裂纹来研究湿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利用能量等价原理来探讨湿态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损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分枝型裂纹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和强度特征;(2)混凝土中的孔隙水压力减小阻碍混凝土开裂的摩阻力,因而加速混凝土的损伤和微裂纹的扩展;(3)与干燥态的混凝土相比,湿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峰值应变减小,在同一应力水平下湿态混凝土的侧向变形增大。
王海龙李庆斌
关键词:细观力学孔隙水压力抗压强度本构方程
围压下裂纹中自由水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机理被引量:14
2007年
为了研究围压和混凝土裂纹中自由水对混凝土材料静、动力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细观结构、不同围压水平下混凝土的宏观破坏现象及混凝土中微裂纹的扩展和串接规律,揭示了围压下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通过对混凝土体积变形和裂纹扩展速度的讨论,得到了静动力荷载条件下自由水的有害及有益作用,利用断裂力学,考虑主控裂纹之间的相互影响、围压及自由水的不同作用、裂纹扩展速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建立了低围压下混凝土的静、动力抗压强度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宏观试验现象较为一致。
王海龙李庆斌
关键词:混凝土围压细观
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2
2008年
结合自行设计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工程应用项目,完成了7个防屈曲耗能钢支撑和3个普通钢支撑的反复单轴受压和反复拉压试验,比较了两种支撑的受力性能差别。试验研究表明,所设计的防屈曲耗能钢支撑,能使核心钢支撑材料的拉、压强度得到充分发挥;核心钢支撑截面屈服前未发生失稳破坏,达到了防屈曲的目的;核心钢支撑与混凝土之间的无粘结构造措施达到预期要求,且在反复拉压受力下的低周疲劳性能满足工程要求。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端部构造措施。
程光煜叶列平许秀珍崔鸿超
关键词:稳定承载力低周疲劳性能
防屈曲耗能钢支撑设计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9
2008年
介绍了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结合现有文献和本文作者的防屈曲耗能钢支撑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受力性能及其影响参数。依据FEMA450的有关规定和我国规范,建议了防屈曲耗能钢支撑设计计算方法,包括:(1)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布置设计要求;(2)防屈曲耗能钢支撑保证核心钢支撑强度充分发挥的整体稳定性设计条件;(3)外包约束的抗弯及抗裂设计要求,及其外包约束钢筋混凝土和外包约束钢管混凝土的计算方法;(4)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建议了无粘结层、端部间隙和节点连接构造的设计要求及构造措施。最后给出了防屈曲耗能钢支撑的设计流程。
程光煜叶列平崔鸿超
关键词:稳定承载力低周疲劳性能设计方法
中、美规范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对比被引量:25
2008年
基于各国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试验结果,对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与美国ACI 318M—05规范的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对最大和最小配箍率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美国规范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保证率比中国规范大,且两国规范公式保证率的差距随配箍特征值的增大而增大。通过比较得出,中国规范受剪承载力计算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叶列平王宇航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保证率折减系数最小配箍率
大比例连续刚构桥模型试验及损伤评估被引量:4
2007年
桥梁结构在其服役过程中,由于荷载作用和各种环境作用等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累积损伤和功能退化,甚至会导致突发事故。因此,对桥梁的工作状态进行健康监测,避免事故发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结合一个3跨18m长的大型连续刚构桥模型试验,采用曲率模态法,对不同荷载工况下桥梁结构的损伤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识别能力。结果表明,通过桥梁曲率模态的变化可以判断其损伤情况,从而监测桥梁的工作状态。
刘英奎黄盛楠叶列平陆新征刘仁林张晓晖
关键词:桥梁模型试验健康监测损伤识别曲率模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