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02128)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童光东唐海鸿周小舟魏春山周大桥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肝炎
  • 3篇肝硬化
  • 1篇单用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预后
  • 1篇治疗慢性乙型...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结果
  • 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篇护肝
  • 1篇护肝治疗
  • 1篇肝炎患者
  • 1篇HBV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贺劲松
  • 3篇郑颖俊
  • 3篇周大桥
  • 3篇魏春山
  • 3篇周小舟
  • 3篇唐海鸿
  • 3篇童光东
  • 2篇邢宇锋
  • 2篇陈思暖
  • 1篇王宏艳
  • 1篇吴其恺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2例慢性乙肝护肝治疗患者随访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随访13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30.5%,共4个因素(HBVDNA,HBeAg,ALT分级、观察时间分级)被纳入回归模型;ALT水平越高,肝硬化累积发生率风险越高(P=0.047)。结论:HBVDNA高水平与HBeAg阴性状态是慢性乙肝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发生的高风险因素。长期护肝治疗可有效地降低ALT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累积发生风险。
魏春山唐海鸿贺劲松郑颖俊周小舟周大桥童光东
关键词:肝硬化护肝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用抗炎保肝药物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被引量:16
2011年
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CHB)防治指南中指出:“慢眭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CHB患者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我们对ALT升高的单用“抗炎保肝”治疗CHB患者252例,进行长期临床随访,评估其预后,现报道如下。
童光东陈思暖魏春山邢宇锋唐海鸿贺劲松郑颖俊周小舟吴其恺周大桥
关键词:预后肝硬化
抗炎保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e抗原和HBVDNA变化对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对于因各种原因没有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用单纯的"抗炎保肝"治疗,观察血清e抗原和HBVDNA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随访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队列的研究...
童光东王宏艳魏春山陈思暖贺劲松邢宇锋唐海鸿郑颖俊周小舟周大桥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