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484)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柳段小军尤奇刘毅谭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软骨
  • 6篇关节
  • 5篇缺损
  • 4篇软骨缺损
  • 4篇骨缺损
  • 3篇关节软骨
  • 3篇关节软骨缺损
  • 3篇干细胞
  • 2篇异体
  • 2篇幼年
  • 2篇软骨损伤
  • 2篇生物材料
  • 2篇同种异体
  • 2篇踝部
  • 2篇踝关节
  • 2篇脱细胞
  • 2篇细胞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骨软骨

机构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遵义医学院附...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眉山市中医医...

作者

  • 8篇杨柳
  • 7篇段小军
  • 5篇刘毅
  • 5篇尤奇
  • 3篇谭洪波
  • 3篇金瑛
  • 2篇张骏
  • 2篇王富友
  • 2篇李豫皖
  • 1篇刘军
  • 1篇张颖
  • 1篇崔运利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应用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关节软骨缺损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极高,是导致肢体残障的主要原因,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关节软骨血液供应的贫乏使得其修复显得尤为困难,并长期困扰着广大临床医生。该缺损常表现为顽固性疼痛和进行性关节功能减退,最终可引起退行性骨关节炎[2]。Curl等[3]对美国31 516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探查,发现有6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软骨损伤。
尤奇段小军段小军杨柳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退行性骨关节炎顽固性疼痛经济损失
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行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对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的近期疗效和手术要点。方法 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本科采用关节镜直视下的踝关节融合术共治疗25例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这些患者在门诊保守治疗后仍疼痛明显。术前行踝关节正侧位摄片和磁共振检查,术中建立踝关节镜通道,首先彻底清除残留关节面软骨,然后行关节端"微骨折"处理,初步复位踝关节于功能位,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后,旋入空心螺钉。术后石膏托固定6周,然后在保护下部分负重锻炼直至骨性愈合。记录术前和术后1年的疼痛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均在术后10~16(12±1)周骨性融合,疼痛缓解,步态改善;有1例同期实施小切口辅助下的距下关节融合术。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和感染的早期并发症,随访1~5年,有2例单纯踝关节融合术后患者出现距下关节炎伴轻度疼痛,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未进一步手术。根据疼痛评分,术前评分(7.9±1.4)分,术后1年评分(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的踝关节融合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融合率高等优势,但同时存在设备要求和学习曲线的前提条件。
段小军杨柳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融合术关节镜术
骨软骨组织界面结构及骨软骨复合组织构建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关节部位骨软骨复合组织缺损在医学临床十分常见,可由外伤、退变、手术切除(如肿瘤)、感染和结缔组织疾病等引起,表现为顽固性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目前已成为肢体残障的主要原因之一[1-2]。据统计美国目前骨软骨缺损的发病率约为0.15%~0.3%,其中每年用于治疗含骨软骨缺损的骨性关节炎的直接医疗费用就高达286亿美元,随着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和社会老龄化等因素,其发病率以每年7.3%的速度递增[3]。由于软骨组织缺乏血供,再生修复能力非常差,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缺陷[4],这也促进了骨软骨复合组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而骨软骨组织界面结构研究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现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段小军王富友杨柳
关键词:缺损
脱细胞骨软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羊骨软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脱细胞骨软骨支架接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羊骨软骨缺损效果,探索骨软骨缺损新的修复方式。方法制备直径为8mm骨软骨脱细胞支架,培养羊BMSCs,接种于骨软骨支架,制备羊负重区骨软骨缺损模型,分空白、空白支架及细胞支架复合物3组,每组4只羊,3个月后处死动物取标本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修复羊负重区骨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细胞支架复合修复组骨软骨有较好修复,空白支架组软骨下骨基本修复、软骨侧无明显修复,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修复,缺损边缘软骨退变。结论含骨软骨连接结构的脱细胞骨软骨支架接种种子细胞能较好的修复羊负重区骨软骨缺损。
谭洪波崔运利王富友张颖刘军段小军杨柳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脱细胞基质软骨
局部关节软骨和骨软骨损伤修复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软骨缺损修复特别是大面积软骨缺损修复目前仍然是骨关节外科医生及骨科研究学者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软骨修复技术的基础科学,外科技术及临床结果作一个较系统的回顾及总结,并将软骨修复技术分为四大类:(1)骨髓刺激修复技术;(2)自体及异体骨软骨移植;(3)粉碎软骨细胞移植技术;(4)细胞培养并植入技术。在此基础上对临床软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技术和理论上的选择,提出针对临床应用的软骨缺损修复解决方案和未来软骨修复研究的发展方向。
谭洪波杨柳
关键词:骨再生干细胞关节
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19年
背景: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制备简单,获取容易,该技术在美国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临床上还处于"黑箱"操作阶段,对于移植的幼年软骨微粒是如何通过生物化学机制和基因信号转导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还不清楚。目前,中国还没有相关技术的报道。目的:探索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从幼年贵州小香猪(陆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膝关节获取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体外培养1,3,7 d进行Brdu免疫荧光检测。将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移植于SCID大鼠(陆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皮下,1个月后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10只成年贵州小香猪(陆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膝关节髌骨面制作直径8 mm的软骨缺损,随机分2组干预,实验组软骨缺损处移植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空白组不移植任何材料,3个月后取材,对修复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番红-固绿、甲苯胺蓝、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1)在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的体外培养中,第1天见到极少的软骨细胞脱落与增殖;第3天可见少量的软骨细胞脱落与增殖;第7天见到有明显的细胞脱落与增殖,且增殖的细胞分布在切缘周围;(2)皮下移植1个月后,移植的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仍然存活且周围有少量的软骨细胞增殖;(3)软骨缺损修复3个月后,空白组未见明显修复组织;实验组可见明显的修复组织,新生的软骨组织颜色与正常软骨组织颜色相似,且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界面整合良好,细胞分布较均匀;(4)结果表明,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尤奇段小军张骏金瑛彭旭葛振刘毅
关键词:同种异体关节软骨缺损生物材料纤维蛋白
细胞膜片技术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细胞膜片技术保留了大量自体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与体内极度相似的微环境,通过获取完整的膜片而用于修复软骨缺损。同传统的软骨缺损修复方法相比,细胞膜片技术展现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经用于临床眼角膜和食道缺损的修复。近年来,对于脱细胞基质膜片和静电纺丝膜片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脱细胞基质膜片克服了传统的脱细胞组织块的缺点,有利于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而且具有免疫耐受的特点。静电纺丝膜片具有纳米结构,类似于天然的软骨细胞外基质,机械特性好,易于操作,利于物质的交换。现阶段,应用膜片技术修复软骨缺损还主要处于实验研究中,临床应用的报道还很少,其中膜片技术还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随着生物医学和材料学的发展,未来还需应用更多的创新技术成果不断改进膜片技术,以期早日用于临床软骨缺损的修复。
尤奇段小军杨柳金瑛金瑛李豫皖刘毅
关键词:软骨组织工程
体外冲击波治疗足踝部骨髓水肿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冲击波治疗足踝部骨髓水肿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门诊诊断为足踝部骨髓水肿综合征并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治疗靶点在局部压痛最明显处或磁共振检查显示骨水肿最明显部位,每周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冲击波能流密度为0.18 mJ/mm^(2)。在冲击波治疗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统计分析足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变化,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例患者中男6例,女15例;年龄23~73岁,平均(46.5±15.5)岁。与治疗前比较,21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降低[从(7.71±0.72)分降至(2.38±0.74)分],AOFAS评分明显增加[从(62.33±7.14)分增至(82.86±3.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例患者治疗后皮肤出现短暂红斑,休息2 d后缓解。21例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实施了2个疗程。结论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足踝部骨髓水肿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局部疼痛,从而改善运动功能。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黄合琴曹晋张常贵杨柳段小军
关键词:骨髓水肿体外冲击波
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问题及前景被引量:4
2017年
背景: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制备简单、容易获取,体外培养证实软骨细胞能够迁移、增殖。在美国,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技术已经应用于髋、膝、肘、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目的:对目前应用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现状、应用以及价值进行综述。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Elsevier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Allogeneic juvenile cartilage particles;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repair"。查阅1983年10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录的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相关文章,包括综述、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文章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8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临床上治疗软骨缺损的方法很多,在短期的随访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缓解疼痛,但最终会导致关节软骨的进行性退变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生;②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不同于传统的异体骨软骨移植术,其具有较强的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和体外形成组织工程软骨的能力,且抗原性弱,体内移植不会引起强烈的排斥反应。此外,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修复在关节镜下发现软骨缺损后即可行一期手术治疗;③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移植得良好修复效果不仅在基础研究中获得证实,同时在美国临床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其潜在的优越性能已逐渐被医生及患者接受;④然而同种异体幼年软骨微粒也存在移植物加工过程污染、疾病传播的风险。虽然该技术在美国临床已经较为广泛应用,但术后追踪随访的资料却很少,尚不能对其长期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估,未来还需进行长期随访,以期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尤奇刘毅段小军杨柳李豫皖朱喜忠
关键词:软骨关节生物材料关节软骨缺损细胞移植
透明软骨材料经脱细胞处理后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Triton X-1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试剂对人关节软骨脱细胞处理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指导筛选适宜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人关节软骨微粒,再采用两种不同试剂分别作用于软骨细胞微粒,清洗和消化步骤相同,脱细胞完成后分别进行DNA、总氨基酸及总胶原和葡萄糖胺聚糖(GAG)含量检测,分为Triton X-100组和SDS组,并与对照组(正常软骨组织)进行基质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 Triton X-100组、SDS组和对照组经脱细胞处理后其GAG含量分别为(84.71±3.72)、(122.63±6.05)、(232.78±75.33)μg/mg,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4.92±1.74)、(24.23±1.68)、(24.54±2.99)μg/mg,DNA含量分别为(0.242±0.065)、(0.225±0.057)、(5.679±1.873)μg/mg。结论Triton X-100和SDS两种试剂均能将软骨微粒中软骨细胞成分有效去除,胶原成分保留量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但是应用SDS行脱细胞处理后能保留更多的GAG成分,更有利于维持软骨细胞功能,是较好的材料制备技术。
谭洪波段小军杨柳徐永清丁晶杨军
关键词:软骨软骨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