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73001)

作品数:6 被引量:171H指数:6
相关作者:陈建平邓春萍王绪龙梁狄刚靳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生物标志
  • 5篇三叠
  • 5篇三叠系
  • 4篇油田
  • 4篇油源
  • 4篇混合原油
  • 4篇彩南油田
  • 3篇油源对比
  • 3篇源岩
  • 3篇生物标志物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盆地
  • 3篇侏罗系
  • 3篇标志物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叠合
  • 2篇叠合盆地
  • 2篇有机质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石油大学(北...

作者

  • 9篇陈建平
  • 8篇邓春萍
  • 5篇靳涛
  • 5篇梁狄刚
  • 5篇王绪龙
  • 5篇宋孚庆
  • 4篇钟宁宁
  • 4篇薛新克
  • 2篇王汇彤
  • 2篇韩德馨
  • 1篇刘宏伟
  • 1篇何忠华
  • 1篇魏志彬
  • 1篇秦建中
  • 1篇王东良
  • 1篇向书政
  • 1篇国建英

传媒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3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叠合盆地多烃源层混源油定量判析——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为例被引量:51
2004年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彩南油田东块原油为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形成的混合原油。选择典型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原油进行人工三元混合配比模拟实验表明,混合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的变化与混入量呈直线关系,而Pr/Ph值、β-胡萝卜烷、甾烷与萜烷等各种生物标志物相对比值参数均呈不同的曲线关系变化。通过人工混合配比实验创建的三角形图版判别验证,彩南油田原油中侏罗系的平均贡献为65%左右,二叠系和三叠系的平均贡献分别为20%和15%左右。按照彩南油田原油全油碳同位素以及各类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变化范围判别,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为55%~70%左右,三叠系和二叠系均为10%~30%左右。
陈建平邓春萍梁狄刚王绪龙宋孚庆薛新克靳涛钟宁宁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混源油侏罗系三叠系
中国西北侏罗纪煤系显微组分热解油生物标志物特征
<正> 通常认为,煤的成烃潜力取决于煤中壳质组的含量(Stach等,1982;Tissot等,1984;傅家谟等,1990;黄第藩等,1994),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煤的生烃潜力与富氢类脂组的含量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关系(Po...
陈建平邓春萍王汇彤韩德馨
关键词:侏罗纪热解油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文献传递
应用生物标志物定量计算混合原油油源的数学模型
<正> 多烃源层叠合盆地混源油油源的定量计算是十分困难的问题。典型原油的人工混合配比实验显示,当两个生物标志物浓度不同的原油相混合时,各类生物标志物的比值参数随端元原油混入量呈现非线性变化,以生物标志物比值参数和简单的二...
陈建平邓春萍宋孚庆张大江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混合原油油源数学模型碳同位素
文献传递
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油源(三)——油源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被引量:29
2003年
彩南油田原油属特殊类型,原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分布研究以及地质分析表明它们属于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原油的混合原油。原油全油稳定碳同位素计算表明,无论是侏罗系原油与二叠系原油混合还是与三叠系原油混合,在彩南油田原油中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均为50%~65%。生物标志物绝对含量拟合计算表明,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平均为62%,三叠系为15%,二叠系为23%。与彩南油田原油类似的原油仅分布于阜康凹陷侏罗系三工河组以上地层中。因此,该类原油主要来源于阜康凹陷侏罗系烃源岩,其次为二叠系和三叠系烃源岩。
陈建平梁狄刚王绪龙邓春萍薛新克靳涛宋孚庆钟宁宁
关键词:彩南油田混合原油油源对比侏罗系三叠系
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生源油藏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7
2003年
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其地球化学特征与以往发现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原油均不同。该原油全油碳同位素δ13C值为-31‰左右,与石炭系和侏罗系原油差异很大;生物标志物中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及C30重排藿烷,而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抽提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十分相似,而与二叠系和侏罗系明显不同。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叠系是仅次于二叠系的良好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该盆地中又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层系。油源对比表明该原油来源于三叠系烃源岩。三叠系生源原油的发现对该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建平梁狄刚王绪龙邓春萍靳涛向书政刘宏伟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烃源岩生物标志物
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的油源(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类与典型原油油源被引量:34
2003年
根据准东地区各油田原油的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等,可将该地区原油分为5类。第一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值一般小于—30‰,Pr/Ph值一般小于2.0,富含β-胡萝卜烷、三环萜烷、伽马蜡烷以及C_(28)、C_(29)甾烷,而C_(27),甾烷含量很低、几乎不含重排甾烷,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第二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组成与第一类原油类似,但特别富含Ts、C_(29)TS和重排甾烷,而伽马蜡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的亲缘关系很好;第三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明显重于第一、第二类原油,δ^(13)C值一般大于—28‰,且Pr/Ph值一般大于3.0,富含五环萜烷和C_(29)甾烷,而三环萜烷、伽马蜡烷、C_(27)和C_(28)甾烷含量低。三环萜烷中以低碳数的C_(19)、C_(20)三环萜烷为主,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第四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上述3类原油之间,与4套已知烃源岩均没有明确的油源关系;第五类原油碳同位素特别重,δ^(13)C值一般大于—25‰,与其它原油差异很大,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
陈建平梁狄刚王绪龙邓春萍薛新克靳涛宋孚庆钟宁宁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对比三叠系
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的油源(一)——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物标志物特征被引量:54
2003年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存在 4套烃源岩 ,其中 ,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大 ,是最好也是最主要的烃源岩 ;三叠系烃源岩次之 ;侏罗系和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 ,丰度变化大 ,生烃潜力低于二叠系和三叠系。这 4套烃源岩在埋藏浅的地区尚处于未成熟或低成熟阶段 ,但在阜康凹陷均达成熟%D高成熟阶段 ,具备了生成大量原油的热演化条件。 4套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差异明显 ,二叠系烃源岩以富含 β 胡萝卜烷、伽马蜡烷、C2 8和C2 9甾烷、几乎不含重排甾烷以及C2 7甾烷含量很低为主要特征 ;三叠系抽提物以富含Ts、C2 9Ts和重排甾烷以及伽马蜡烷含量低为主要特征 ;侏罗系烃源岩抽提物碳同位素明显重于二叠系和三叠系 ,δ13 C值一般大于 -2 8‰ ,Pr/Ph值一般大于 3 .0 ,以富含五环萜烷、C2 9甾烷和贫三环萜烷、伽马蜡烷、C2 7和C2 8甾烷为主要特征。图 3表 2参 2
陈建平梁狄刚王绪龙邓春萍薛新克靳涛宋孚庆钟宁宁
关键词:烃源岩侏罗系三叠系
中国西北侏罗纪煤系显微组分生烃潜力、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正> 煤成油研究是当代石油地球化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之一,国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普遍认为,煤系有机质中的富氢显微组分腐泥组和壳质组是主要的生油有机质,但是对镜质组和基质镜质体的生油潜力争议很大。煤系原油究...
陈建平王汇彤邓春萍韩德馨
关键词:侏罗纪生烃潜力碳同位素热解油
文献传递
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被引量:30
2001年
银额盆地东部查干凹陷首次发现轻质低硫成熟原油 ,其饱和烃含量在 90 %以上 ,成熟度相当于镜煤反射率Ro1.0 %左右 ,是生油高峰阶段的产物 ;原油全碳同位素δ13C值 - 31.1‰。原油生物标志物中类异戊二烯含量较高 ,植烷与姥鲛烷均势 ;三环萜烷含量高于五环萜烷 ;含有较高的TsC2 9、TsC30 重排藿烷、伽马蜡烷 ;藿烷中以C30 藿烷为主 ,C32 以上升藿烷含量极低 ;孕甾烷含量高 ;甾烷中以C2 9甾烷为主 ,C2 7甾烷含量也较高 ,异胆甾烷含量高于胆甾烷 ;重排甾烷含量低 ;甾烷的含量与萜烷含量相当 ,是典型的湖相原油。已发现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达 80 % ,为湿气。原油和源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分析对比表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源岩是主要油源岩。
陈建平何忠华魏志彬王东良秦建中国建英
关键词:查干凹陷生物标志物油源对比油气运移成熟度有机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