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R49)

作品数:9 被引量:164H指数:6
相关作者:纪明山韩俊艳王军孙川力张立竹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辛
  • 2篇毒性
  • 2篇叶螨
  • 2篇杀虫
  • 2篇轮枝
  • 2篇轮枝菌
  • 2篇菌株
  • 2篇蜡蚧
  • 2篇蜡蚧轮枝菌
  • 2篇活性
  • 2篇二斑叶螨
  • 2篇北细辛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单因子试验
  • 1篇地衣
  • 1篇地衣芽孢杆菌
  • 1篇学成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药理

机构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沈阳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纪明山
  • 4篇韩俊艳
  • 2篇王军
  • 1篇王晓红
  • 1篇张丽
  • 1篇吴玉星
  • 1篇徐洪波
  • 1篇王毅婧
  • 1篇辛鑫
  • 1篇何璐
  • 1篇齐补坤
  • 1篇李思嘉
  • 1篇王瑞雪
  • 1篇靳强
  • 1篇韩雪
  • 1篇王勇
  • 1篇孙川力
  • 1篇孙晓逊
  • 1篇王艳辉
  • 1篇张立竹

传媒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地衣芽孢杆菌生防菌株SDYT-79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25
2011年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SDYT-79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为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SDYT-79菌株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蔗糖3.0%、蛋白胨0.3%、酵母膏2.0%、氯化钠0.3%,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9.0、培养温度24℃、培养时间36h、250mL三角瓶装液量120mL、接种量体积分数0.5%~1%。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SDYT-79菌株抑菌能力提高14.3%。
纪明山王毅婧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优化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
中药细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3
2011年
细辛为常用传统中药,活性成分复杂。细辛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还具有抗农业害虫和抗植物霉菌病害等作用,笔者主要对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等进行归纳总结。
韩俊艳孙川力纪明山
关键词:细辛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北细辛提取物对二斑叶螨的毒性被引量:6
2011年
分别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了北细辛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二斑叶螨雌成螨和卵的触杀活性,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高活性提取物作用下雌成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s)和Na+,K+-ATP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北细辛甲醇提取物杀螨作用最强,经1 mg/ml提取物处理24 h后,雌成螨与卵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5%与45.7%,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57 mg/ml和0.88 mg/ml;1/2 LC50浓度的甲醇提取物可使雌成螨GSTs活性升高,同时抑制雌成螨Na+,K+-ATP酶的活性。说明:北细辛甲醇提取物对二斑叶螨雌成螨和卵具有触杀活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a+,K+-ATP酶的活性有关。
韩俊艳王军孙晓逊纪明山
关键词:北细辛二斑叶螨杀螨剂
入侵植物小飞蓬及其伴生植物的光合特性被引量:22
2013年
为探讨小飞蓬的入侵机制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对入侵植物小飞蓬及其主要伴生植物山苦荬和鸭跖草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飞蓬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634.00和23.84μmol·m-2·s-1,介于2种伴生植物之间;光饱和点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8.12μmol·m-2·s-1,显著高于2种伴生植物;表观量子效率为0.06,与山苦荬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鸭跖草.小飞蓬的CO2饱和点和CO2补偿点分别为834.00和23.69μmol·mol-1;CO2饱和点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1.97μmol·m-2·s-1,介于2种伴生植物之间;羧化效率为0.078,显著高于伴生植物.有效光合辐射和CO2浓度的变化对小飞蓬及其伴生植物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其水分利用率.小飞蓬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物质积累能力,较高的生产力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晓红纪明山
关键词: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伴生植物光合参数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11年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研发化学杀虫剂替代品的热点。本研究对植物源杀虫剂的优势与机遇、开发研究现状、主要的作用方式、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韩俊艳张立竹纪明山
关键词:植物源杀虫剂除虫菊印楝素鱼藤酮
蜡蚧轮枝菌VL17中杀虫成分分离及鉴定
2013年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canii)VL17菌株是从罹病的蚜虫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内生真菌。根据生物活性跟踪测试,采用不同溶媒萃取法、硅胶柱分离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法,从该菌株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具有杀蚜虫的有效成分。实验结果表明:经察氏液体培养基培养采用乙酸乙酯提取获得粗毒素对萝卜蚜若蚜的毒杀活性最好;该提取物经HSCCC、HPLC分离纯化后收集到4个馏分,其中馏分Ⅲ对萝卜蚜的防治效果最佳,LC50值为0.4748mg/mL;馏分Ⅲ通过IR、MS初步鉴定推测结果为羧酸酯类化合物,分子量约为437。
靳强纪明山张丽李思嘉吴玉星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代谢产物杀虫活性高效液相色谱红外
一株苦参内生真菌的抑菌特性及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分离药用植物苦参内生真菌,明确其抑菌特性,确定内生真菌BS001发酵产生抗菌物质的种类及结构。【方法】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平板菌块法测定抑菌特性,捷克八层析试验确定其极性,柱层析及冷冻干燥的方法对其分离纯化,并利用TLC生物自显影进行跟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1H-NMR、13C-NMR以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苦参种子中分离出1株内生真菌菌株,编号为BS001。该菌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等病原菌具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番茄炭疽病菌的抑菌直径达2.734 cm。其发酵液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用波谱学技术对其抑菌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结构为6,7-(2′E)dibutenyl-5,8-dihydroxy-(Z)-cyclooct-2-ene-1,4-dione。【结论】苦参中存在1株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经鉴定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在该菌株发酵液中得到一种新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生物药物及生物农药的开发。
何璐纪明山王勇徐洪波齐补坤
关键词:苦参内生真菌抑菌物质
北细辛挥发油对二斑叶螨的毒性及其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气相/质谱分析了北细辛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研究了北细辛挥发油对二斑叶螨的薰蒸毒性,以及对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s)与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9种含量大于1%的化学成分占北细辛挥发油总量的86.1%,其中甲基丁香酚含量最高(22.9%),其次为黄樟醚(19.8%);北细辛挥发油在8μg/mL时对二斑叶螨的熏蒸毒性最强,其24和48 h的螨死亡率分别为72.6%和100%;以4μg/mL北细辛挥发油薰蒸,在24 h内螨Na+,K+-ATP酶活性下降、GSTs活性升高。本研究结果提示北细辛挥发油有开发为农业用杀螨剂的潜在价值。
韩俊艳王军韩雪纪明山
关键词:北细辛挥发油二斑叶螨薰蒸
温湿度对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侵染温室白粉虱的毒力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测定了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对温室白粉虱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VL17菌株对温室白粉虱2龄若虫均有致病力,若虫死亡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5℃温度条件下,采用1.8×107个/mL孢子悬浮液处理,温室白粉虱2龄若虫第7天死亡率达100%。湿度越大,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对温室白粉虱的致病力越强。
纪明山辛鑫王艳辉王瑞雪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温室白粉虱致病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