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021Y)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晓山程万正张致伟吴朋宫悦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害
  • 1篇地震重新定位
  • 1篇信息技术
  • 1篇遥感
  • 1篇应力场
  • 1篇诱发地震
  • 1篇灾害
  • 1篇震源
  • 1篇震源机制
  • 1篇震源机制解
  • 1篇震灾
  • 1篇双差
  • 1篇双差定位
  • 1篇注水
  • 1篇注水诱发地震
  • 1篇联合反演
  • 1篇空间信息
  • 1篇空间信息技术
  • 1篇反演

机构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河南省地质测...

作者

  • 1篇宫悦
  • 1篇王晓山
  • 1篇毕晓佳
  • 1篇吴朋
  • 1篇张致伟
  • 1篇汪宝存
  • 1篇程万正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川自贡—隆昌地区注水诱发地震研究被引量:39
2012年
基于2007年1月—2010年8月四川自贡地方数字测震台网和流动台站记录的地震观测资料,并结合注水井(家33井)的加压注水数据,研究了自贡—隆昌地区三个丛集区域(A、B、C)地震活动与家33井注水压力及注水量的相关性,同时从注水区域及邻区局部应力状态呈现的差异研究其发震机理.结果表明:家33井加压注水对其所在的B区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负压注水阶段,注水量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不大,地震活动处于较弱状态;加压注水阶段,在压力持续升高的背景下,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其频次、强度与注水量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研究区三次4级地震震源较浅、且均为逆冲型,震源机制节面与其震中附近断层走向一致.基于大量小震震源机制解,统计获得B区震源机制节面走向和P轴方位较A区相对离散;与川东南地区已有应力场结果相比,反演获得的B区主压应力方位较A区扰动偏大,可见在统一应力场的作用下,A、B区域小震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P轴方位及反演得到的局部区域应力场呈现出的差异,与家33井加压注水有一定的关系.
张致伟程万正梁明剑王晓山龙锋许艳陈文康王世元
关键词:诱发地震震源机制解应力场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地震灾害监测评估被引量:2
2012年
空间信息技术即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以及数字地球在内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随着计算机和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已逐渐应用于防震减灾领域。本文通过实际震例分别对目前基于GIS、RS技术的地震灾害监测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其优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字地球平台可视化展示了综合多源数据空间信息技术方法进行的震害评估效果。
毕晓佳汪宝存徐华全张宁
关键词:空间信息技术GIS遥感灾害
自贡-隆昌地区地震重新定位及P波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2007年1月~2010年8月自贡地方数字测震台网和流动台站记录的地震观测报告,对自贡-隆昌地区开展了地震精定位和速度结构反演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结合研究区地震活动时间序列及注水井(家33井)的加压数据,探讨了注水区域及邻区地震震源深度分布、P波速度结构特征及其与家33井加压注水的关系。定位结果显示:地震的空间丛集性更加明显,集中分布在自贡(A区)、富顺-隆昌交界(B区)及隆昌(C区)等3个区域。其中距家33井西侧约20km的A区地震呈NNE向长轴展布,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5~15km;B、C区域内的地震则沿NW向长轴展布,家33井所在的B区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2~6km,即家33井的注水层位附近,呈现由NW至SE的铲形特征,并逐渐变深;位于家33井东南方向约15km的C区,地震震源深度相对B区较深,优势深度在8~15km。分析认为,A区地震活动与家33井加压注水无关,而B、C区域的地震活动却明显受到加压注水的影响。P波速度结构显示:在3km深的注水层位附近,区域B、A之间形成了1条近NS走向的高、低波速过渡带,B区地壳介质的P波速度明显高于A区,其原因是家33井出现容腔饱和,使该区地下介质具有较高含水饱和度引起的。
张致伟程万正吴朋宫悦陈文康许艳周秀忠
关键词:双差定位联合反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