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121)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潘道东曾小群刘鹭曹锦轩任晓芬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乳杆菌
  • 6篇酸乳
  • 5篇嗜酸乳杆菌
  • 4篇乳酸
  • 4篇乳酸菌
  • 3篇小鼠
  • 2篇乳酸菌胞外多...
  • 2篇肽聚糖
  • 2篇戊糖乳杆菌
  • 2篇细胞
  • 2篇酶解
  • 2篇发酵
  • 2篇胞外多糖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敏性
  • 1篇鱼肠
  • 1篇脂肪替代品
  • 1篇乳清
  • 1篇乳清蛋白

机构

  • 13篇宁波大学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潘道东
  • 12篇曾小群
  • 3篇曹锦轩
  • 3篇刘鹭
  • 3篇赵紫微
  • 3篇任晓芬
  • 2篇杨媛
  • 2篇孙杨赢
  • 2篇郭宇星
  • 2篇王琳珺
  • 2篇王贤斌
  • 1篇邵兴锋
  • 1篇吴振
  • 1篇王淑慧
  • 1篇丁琳
  • 1篇丁维
  • 1篇刘天祎
  • 1篇何亚婷
  • 1篇盛姣铃
  • 1篇彭涛

传媒

  • 9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鱼类肠道嗜酸乳杆菌的分离及功能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以不同来源的鱼肠内容物为原料,采用改良MRS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到28株乳酸菌疑似菌株。利用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手段,从28株疑似菌株中鉴定出2株嗜酸乳杆菌D1和B3。通过DPPH清除率试验,从2株目的菌株中选取较高清除率的菌株D1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D1是1株具有高抗氧化能力,并对新霉素、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常见药物有一定耐药性的优良嗜酸乳杆菌。
王琳珺潘道东杨媛吴振曾小群
关键词:鱼肠嗜酸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胞壁肽聚糖的提取及结构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从本实验室保存的嗜酸乳杆菌的细胞壁中分离肽聚糖,研究其组成成分和结构。采用TritonX-100处理MRS肉汤培养物,高速离心分离不可溶物质,经三氯乙酸去磷壁酸,胰蛋白酶、核酸酶、α-糜蛋白酶消化,甲醇与氯仿除脂等步骤,分离并纯化精制肽聚糖(PG)。经多糖、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分析,所提取的物质主要是肽聚糖。经肽聚糖的溶解试验,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所提取肽聚糖结构与已知肽聚糖结构相吻合,其糖链结构为D型吡喃糖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最终确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溶菌酶水解后的肽聚糖分子质量在60 ku左右。
杨媛潘道东曾小群郭宇星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肽聚糖
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肿瘤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及海拉细胞(Hela cells)内游离Ca2+的影响。方法:分离制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利用Ca2+荧光探针Fluo-3/AM及激光共聚显微镜测定加药后10 min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添加硒化多糖后,巨噬细胞内Ca2+浓度缓慢升高,而胃癌细胞与Hela细胞内Ca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通过对乳酸菌胞外多糖进行硒化修饰可增强其刺激巨噬细胞的能力,因而发挥其免疫功效。硒化多糖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内Ca2+内流的减少,提示硒化后的多糖可引起肿瘤细胞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
刘鹭潘道东丁琳曾小群
关键词:胞外多糖巨噬细胞钙离子
鱼源乳酸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被引量:6
2015年
从4种海鱼和5种淡水鱼肠道内容物中,以溴甲酚紫MRS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分离出11株乳酸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进行菌种鉴定。利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20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结果表明:11株乳酸菌对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苯唑西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91%,91%,82%,55%;对除复达欣和羧苄西林以外的其他抗生素敏感率均达70%以上。淡水鱼来源的乳酸菌对丁胺卡那霉素、羧苄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比海鱼来源的乳酸菌耐药率高,海鱼来源的乳酸菌对苯唑西林比淡水鱼来源的乳酸菌耐药率高。所有菌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
何亚婷曾小群孙杨赢邵兴锋潘道东
关键词:乳酸菌药敏性
胞壁蛋白酶(CEP)酶解对酪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纳米粒度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蛋白溶解性、抗氧化性及ACE抑制率的测定,分析探讨酪蛋白及其不同水解度(DH 2.4%、4.5%、7.1%、8.3%)的嗜酸乳杆菌胞壁蛋白酶(CEP)酶解产物的结构及功能特性。FTIR分析表明CEP酶解改变了酪蛋白各种构象所占的比例,酪蛋白二级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纳米粒度分析表明酪蛋白颗粒大小随水解的加深先减小后增大,其水解物颗粒在DH 4.5%时最小,乳化稳定性最大;酪蛋白的乳化性随水解的加深先增大后减小,DH7.1%时增至最大,与其溶解性的变化趋势一致;此外酪蛋白的酶解物具有一定的ACE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性,且DPPH清除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随水解度及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DH为8.3%,浓度为5 mg/mL时,DPPH清除能力增大至35.00%。因此CEP酶解可有效改善酪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特性,为乳源性功能多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任晓芬潘道东曾小群曹锦轩孙杨赢
关键词:酪蛋白水解结构特性功能特性
新疆酸马奶中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2
2013年
γ-氨基丁酸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从新疆酸马奶中分离出8株乳酸菌,经纸层析和改良纸层析实验,获得4株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其中S5菌株产量最高,达1.6 g/L。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比对,鉴定其为戊糖乳杆菌。
曾小群盛姣铃潘道东曹锦轩王贤斌刘鹭
关键词:Γ-氨基丁酸戊糖乳杆菌酸马奶
嗜酸乳杆菌JQ-1胞壁蛋白酶的提取及分离纯化被引量:1
2013年
对嗜酸乳杆菌JQ-1胞壁蛋白酶(CEP)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胞壁蛋白酶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粗酶进行了分离纯化。采用溶菌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法对胞壁蛋白酶进行提取,得出其最佳提取条件为:菌粉与裂解液比例为1∶5(g/mL),33℃下保温4.0h,离心取得的上清液即为粗酶液。通过聚乙二醇-20000浓缩,DEAE-Sephadex A-25和Sephadex G-100两步层析对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蛋白酶提纯倍数达到50.951倍,最后回收率为12.569%。且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酶为单体结构,分子量约为45ku。用纯化后的CEP水解β-酪蛋白,水解液的ACE抑制率为48%。
任晓芬潘道东曹锦轩曾小群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分离纯化ACE抑制活性
戊糖乳杆菌高密度培养技术被引量:2
2013年
以MRS培养基为基础,优化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法进行戊糖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最佳培养条件是:接种量3%,pH 6.5,培养时间20 h。最佳培养基成分:蛋白胨1.5%,葡萄糖2%,缓冲盐磷酸氢二钾1%,以0.15%VB5或0.5%谷酰胺酸为生长因子。优化的补料策略是:补料的碳氮源比2∶1.5,补料总量7.5%,即初始补料2.5%,4 h和8 h后各补料2.5%,得到的活菌数2.36×109CFU/mL,为常规培养的5倍。
曾小群潘道东彭涛王贤斌丁维
关键词:戊糖乳杆菌培养基成分补料
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NO、IL-4及IL-12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NO,IL-4及IL-12的影响。方法:分离制备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用Griess法检测NO含量,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IL-4和IL-12含量。结果:当多糖质量浓度为400μg/mL时,硒化EPS对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NO分泌量高于EPS。培养4 h后上清液中NO浓度显著升高,培养8 h达到最高。硒化EPS可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4,400μg/mL硒化EPS对于ConA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IL-12生成量影响最为显著。结论:硒化EPS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免疫调控机理之一。
刘鹭潘道东曾小群郭宇星
关键词:乳酸菌胞外多糖NO
模糊数学结合响应曲面法优化乳清蛋白凝胶工艺被引量:4
2014年
以乳清蛋白为原料,添加中性蛋白酶诱导其凝胶,研究不同的参数(pH、凝胶温度、酶与底物比E/S、氯化钙浓度、黄原胶添加量)对凝胶性质影响并优化诱导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结合响应曲面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凝胶温度、酶与底物比E/S、黄原胶添加量都会对乳清蛋白凝胶的质构性质和保水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且最佳诱导条件为:pH6.5、凝胶温度47℃、酶与底物浓度比0.8%、氯化钙2mmol/L、黄原胶0.015%;该条件下凝胶的综合素质得分达到0.720。最后制得的凝胶成品色泽乳黄、质地和口感均类似于脂肪。
赵紫微潘道东曾小群王淑慧
关键词:乳清蛋白凝胶响应曲面法脂肪替代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