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709)

作品数:12 被引量:182H指数:7
相关作者:姚树桥赵巍峰杨文辉刘衔华谭芙蓉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衡阳师范学院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抑郁
  • 8篇抑郁症
  • 5篇抑郁症患者
  • 5篇疼痛
  • 4篇情绪
  • 4篇自传体记忆
  • 4篇慢性疼痛
  • 3篇疼痛患者
  • 3篇自传
  • 3篇自传体
  • 2篇慢性疼痛患者
  • 1篇多层线性模型
  • 1篇信息加工
  • 1篇杏仁核
  • 1篇性生活
  • 1篇抑郁症状
  • 1篇易感
  • 1篇易感者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性生活事...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深圳市康宁医...

作者

  • 12篇姚树桥
  • 5篇杨文辉
  • 5篇赵巍峰
  • 4篇刘衔华
  • 3篇谭芙蓉
  • 2篇蚁金瑶
  • 2篇杨娟
  • 2篇钟明天
  • 2篇肖晶
  • 1篇廖坚
  • 1篇李乐之
  • 1篇罗英姿
  • 1篇刘哲宁
  • 1篇章瑜
  • 1篇张小崔
  • 1篇朱熊兆
  • 1篇凌宇
  • 1篇章晨晨
  • 1篇梁敉宁
  • 1篇吴大兴

传媒

  • 4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偏倚特征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注意偏倚,并分析其注意偏倚的时程特征。方法:采用点探测任务,要求受试尽快对探测点的位置进行判断。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抑郁症患者和对照组在不同条件(不同的情绪图片配对、不同的图片呈现时间)下,对探测点作出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差异。结果:抑郁症患者的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照组;当图片呈现时间为500ms时,抑郁组对负性图片的脱离指数显著大于控制组的脱离指数。结论:抑郁症患者在500ms时对负性图片存在注意脱离困难,而在100ms时则不存在这种注意偏倚特征。
朱熊兆钟明天蚁金瑶姚树桥匡永锋
关键词: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传体记忆测验(AMT)、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贝克抑郁量表(BDI)、贝克焦虑量表(BAI)、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箭头任务Stroop测验(ATS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倒行掩蔽测验(BMT)和持续操作测验(CPT)对60名抑郁症患者和60名正常人的自传体记忆、情绪和认知执行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抑郁症组的具体性记忆明显较少,与抑郁和焦虑得分以及ATST的顺逆读所需时间和时差呈负相关;抑郁症组的概括化记忆增多,反应时间长,二者均与负性情绪得分以及ATST的顺逆读所需时间和时差呈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具有概括化和回忆迟缓特征,与负性情绪、认知执行功能受损有关。
姚树桥刘衔华赵巍峰杨文辉谭芙蓉
关键词:自传体记忆情绪抑郁症
慢性疼痛患者的自传体记忆特征及其相关因素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自传体记忆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自传体记忆测验(AMT)、疼痛障碍问卷、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贝克抑郁量表(BDI)和儿克焦虑量表(BAI)对106名慢性疼痛患者和106名正常人的自传体记忆、疼痛和情绪进行了评估。结果(1)和正常组比较,慢性疼痛组的具体性记忆明显较少[(2.63±1.68)分,(3.63±1.53)分,F(1.416)=7.233,P〈0.01],过度概括化记忆明显增多[(3.37±1.68)分,(2.37±1.53)分,F(1.416)=7.069,P〈0.01],但反应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疼痛病程、疼痛频率和疼痛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过度概括化记忆变异,回归系数显著(P〈0.05),多元回归方程有效(R=0.427,R^2=0.183,F=2.385,P〈0.05)。结论慢性疼痛患者的自传体记忆受疼痛病程、疼痛频率和疼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具有过度概括化特征。
刘衔华姚树桥赵巍峰杨文辉谭芙蓉
关键词:自传体记忆慢性疼痛
述情障碍者的情绪认知与认知性调节特征被引量:37
2009年
目的:探讨述情障碍者的情绪认知加工特征,并分析述情障碍者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特征。方法:在本对照研究中,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出712名学生。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中文版筛选出述情障碍者(TAS-20≥58分)117名和非述情障碍者(TAS-20≤38分)118名,比较两组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抑郁自评量表(CES-D)得分差异。间隔2~3个月后利用TAS-20对这235名受试进行重测,筛选出51名述情障碍者与54名非述情障碍者,分别对120张情绪图片进行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评分。结果:(1)述情障碍组消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非述情障碍组[(47.3±5.9)vs.(41.9±5.9),P<0.001],而积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非述情障碍组[(65.2±7.7)vs.(71.1±7.3),P<0.001]。(2)在愉悦度的评分上,述情障碍组对正性图片的评分低于非述情障碍组[(7.0±1.0)vs.(7.7±1.0),P<0.001],而对负性图片的评分高于非述情障碍组[(2.4±1.0)vs.(1.4±1.0),P<0.001];唤醒度方面,述情障碍组对正性和负性图片的评分均低于非述情障碍组[正性:(6.3±1.2)vs.(6.8±1.1),P=0.040;负性:(6.4±1.5)vs.(7.2±1.4),P=0.007]。结论:述情障碍者存在情绪的认知加工缺陷,且存在认知性情绪调节缺陷。
蚁金瑶钟明天罗英姿凌宇姚树桥
关键词:述情障碍情绪情绪调节情绪图片病例对照研究
抑郁症认知易感者杏仁核体积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比较基于最弱连接理论确认的抑郁症认知易感者与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杏仁核体积的差异,探讨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杏仁核体积变化的特点。方法: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29例抑郁症认知易感者、27例未用药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者的杏仁核体积。结果:三组被试的右侧杏仁核体积存在显著组间差异,F(2,78)=5.467,P<0.001,其中抑郁症认知易感者组杏仁核体积显著小于首发重性抑郁症组的,但与健康对照组两侧杏仁核体积均无显著差异;抑郁症认知易感者组左、右两侧杏仁核体积与其CSQ结果认知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371,P<0.05;r=0.399,P<0.05)。结论:基于最弱连接理论确认的抑郁症认知易感者杏仁核体积显著小于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杏仁核体积,但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抑郁症认知易感者杏仁核体积与事件结果负性认知过程有一定关联。
张小崔廖坚朱雪玲肖晶姚树桥
关键词:抑郁症杏仁核磁共振成像
慢性疼痛、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特征及其与情绪的关系。方法:应用自传体记忆测验(AMT)、目测类比疼痛定级法(VA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贝克抑郁量表(BDI)和贝克焦虑量表(BAI)对正常人、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症患者各40人的自传体记忆、情绪和疼痛进行了评估。结果:①正常组的具体性记忆明显多于临床组(P<0.05),慢性疼痛组的具体性记忆明显多于抑郁组(P<0.05);②正常组的过度概括化记忆明显少于临床组(P<0.05),而两个临床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正常组和疼痛组的反应时快于抑郁组(P<0.05);④BDI总分与AMT的具体性记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无相关记忆/缺失、反应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疼痛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都存在过度概括化特征,提示慢性疼痛、抑郁可能通过相同的神经心理机制影响自传体记忆信息加工。
刘衔华姚树桥赵巍峰杨文辉谭芙蓉
关键词:自传体记忆慢性疼痛抑郁症
高中生沉思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1年追踪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探讨沉思及沉思亚型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的影响。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和沉思反应量表等自评量表对527名高中生的抑郁症状、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沉思进行评估,随后每3个月测评一次抑郁症状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情况,追踪调查1年,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沉思和强迫性冥思对抑郁症状的主效应显著,而反思不显著;沉思、强迫性冥思和反思与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结论: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强迫性冥思会加重抑郁症状,而反思没有加重抑郁症状;沉思及亚型均不会改变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程度。
杨娟章晨晨姚树桥
关键词:沉思多层线性模型
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特征及其应用自传体记忆测验的元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特征以及自传体记忆测验(the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est,AMT)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通过文献检索,搜集了18篇应用AMT作为测评工具的抑郁症自传体记忆研究,抑郁症患者566人,正常对照组457人。元分析研究发现,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的具体性记忆减少,概括化记忆增多,反应迟缓。目前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主要有功能性回避模型、认知执行受损模型和沉思模型;年龄、抑郁情绪以及AMT测试程序对测试结果有明显影响;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显示存在发表偏倚,但稳定性较好。AMT在抑郁症研究存在灵敏度不足等局限,作者从AMT程序、研究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刘衔华姚树桥肖晶杨娟
关键词:抑郁症自传体记忆
慢性疼痛与精神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疼痛是一种实际或者潜在的组织损伤所致的一种让人不适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慢性疼痛定义为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3个月)的疼痛。长期的慢性疼痛,导致一系列的社会、家庭、心理和行为问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进入21世纪后疼痛已是患者求医的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鉴于此,本文对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疼痛患者的评估方法以及疼痛患者的精神疾病共病进行综述。
赵巍峰姚树桥
关键词:慢性疼痛精神疾病共病疼痛患者情绪体验愈合时间
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被引量:60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简明MiGill疼痛量表、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焦虑自评问卷、疼痛自我效能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SF-12生活质量量表对114例健康人群和139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疼痛患者焦虑[(33.56±9.96)分]、抑郁[(17.14±11.22)分]、失眠[(13.19±6.14)分]得分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24.55±4.49)分,(24.55±4.49)分,(3.68±3.12)分],疼痛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得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疼痛程度(F=3.92,P=0.005)、不同疼痛部位数目(F=2.39,P=0.041)的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疼痛频率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显著性(F=1.54,P=0.169);生活质量得分与疼痛总分(r=-0.383)、感觉疼痛(r=-0.315)、情感疼痛(r=-0.434)、疼痛自我效能(r=-0.570)、焦虑(r=-0.640)、抑郁(r=-0.523)及失眠(r=-0.508)得分均显著相关沪〈0.05);疼痛自我效能、抑郁、焦虑和失眠得分进入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失眠和抑郁可以通过疼痛自我效能,失眠也可以通过抑郁间接影响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慢性疼痛患哲生活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其生活质量,要多方位的采取干预措施。
李乐之姚树桥
关键词:慢性疼痛生活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