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作品数:994 被引量:5,081H指数:23
相关作者:李小峰王彩虹张莉芸王瑞英李荣山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6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57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生物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0篇细胞
  • 88篇肿瘤
  • 71篇蛋白
  • 66篇血管
  • 63篇关节炎
  • 59篇基因
  • 46篇动脉
  • 46篇风湿
  • 45篇类风湿
  • 44篇疗效
  • 43篇淋巴
  • 40篇免疫
  • 39篇综合征
  • 37篇心肌
  • 37篇缺血
  • 36篇关节
  • 34篇内皮
  • 33篇慢性
  • 29篇中医
  • 28篇血清

机构

  • 248篇山西医科大学...
  • 227篇山西医科大学
  • 130篇山西中医学院
  • 130篇山西医科大学...
  • 90篇山西省人民医...
  • 78篇山西省肿瘤医...
  • 40篇山西省中医院
  • 37篇山西医学科学...
  • 31篇山西省儿童医...
  • 19篇山西省眼科医...
  • 19篇山西省妇幼保...
  • 17篇山西省疾病预...
  • 15篇太原市中心医...
  • 15篇山西省卫生厅
  • 15篇山西省针灸研...
  • 14篇山西省地方病...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3篇山西职工医学...
  • 13篇山西中医药大...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3篇李小峰
  • 24篇王彩虹
  • 21篇张莉芸
  • 20篇王瑞英
  • 16篇李荣山
  • 14篇王红宇
  • 14篇刘养清
  • 13篇李思进
  • 12篇张爱莲
  • 12篇刘卓拉
  • 12篇邓勇志
  • 11篇王赞宏
  • 10篇杨晓棠
  • 10篇张天生
  • 9篇张睿孚
  • 8篇于为民
  • 8篇徐一君
  • 7篇刘雅妮
  • 7篇田首元
  • 6篇王颖莉

传媒

  • 241篇中国药物与临...
  • 38篇山西中医学院...
  • 34篇中华风湿病学...
  • 31篇中西医结合心...
  • 30篇山西医科大学...
  • 20篇中华中医药学...
  • 19篇肿瘤研究与临...
  • 16篇山西医药杂志...
  • 14篇山西中医
  • 13篇白血病.淋巴...
  • 13篇山西医药杂志
  • 13篇实用医技杂志
  • 13篇中华临床医师...
  • 1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0篇中国实验方剂...
  • 10篇国际呼吸杂志
  • 9篇光明中医
  • 8篇中国心血管病...
  • 8篇世界中西医结...
  • 8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2篇2019
  • 19篇2018
  • 54篇2017
  • 57篇2016
  • 68篇2015
  • 120篇2014
  • 120篇2013
  • 106篇2012
  • 101篇2011
  • 93篇2010
  • 78篇2009
  • 68篇2008
  • 35篇2007
  • 18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3
9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太原129例重度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基因的筛查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筛查。方法采集本地区聋哑学校和门诊散发的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129人的外周血并提取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GJB2,GJB3,SLC26A4,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mtDNA)12SrRNA热点突变位点。结果该耳聋人群中与筛查位点有关的耳聋比例占41.09%,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26例(20.16%);mtDNA突变8例(6.2%);SLC26A4基因突变21例(16.28%);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结论本组耳聋人群中与筛查位点有关的耳聋比例高达41.09%,GJB2突变是该人群遗传性聋的最常见病因,SLC26A4突变为第二常见病因。
张强伟张芩娜杨向茹
关键词:耳聋基因诊断GJB2SLC26A4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被引量:193
2013年
抗生素作为抗感染的主要药物,对维护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它引起的耐药性问题、不良反应及其他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对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原因、危害进行了综述,并提出预防其滥用的相关措施。
胡燕白继庚胡先明王思洁武建康孔丽丽卢祖洵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
胆红素对大鼠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胆红素对实验性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C)组,缺血再灌注(IR)组,胆红素干预(B)组。每组分别于缺血第45min、再灌注30min、60min、120min4个时点,经左房放血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测定肺组织干/湿重(D/W)比值,TUNEL法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①肺组织病理变化:缺血再灌注后IR组肺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毛细血管充血、肺泡间隔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炎性细胞及炎性液体渗出显著,B组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较IR组减轻。②血浆MDA含量:IR组在缺血再灌注后血浆MDA含量明显增加,较C组和B组同时点均显著增高(P<0·01),而B组的MDA含量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③血浆SOD含量:经缺血再灌注后,IR和B组血浆SOD含量较C组同时点均显著下降(P<0·05),B组减少的程度明显小于IR组(P<0·05);④肺组织D/W比值:经缺血和再灌注后,IR组和B组的肺组织D/W比值都呈进行性下降(再灌注60、120minvs缺血45min,P<0·01);B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IR组(再灌注60、120min时,B组vsIR组,P<0·05);⑤肺组织细胞AI的变化:IR组及B组缺血再灌注后均可见肺组织细胞凋亡现象,但与IR组相比,B组相同时点的肺组织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胆红素对于实验性大鼠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及抗细胞凋亡有关。
李建强井军虎赵卉刘卓拉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胆红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肾上腺素β1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OSAHS患者肾上腺素β1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007年2月至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的192例OSAHS患者肾上腺素β1受体Gly389Ar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该位点基因型(CC组、CG组及GG组)与OSAHS患者PSG监测参数及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基因型频率两两比较CC组明显高于CG和GG组,等位基因频率C明显高于G。CC组的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aO2)明显低于GG和CG组,睡眠期间SaO2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Tmax)均较高。3组间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组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G组和GG组(P〈0.05)。结论OSAHS患者肾上腺素β1受体Gly389Arg位点的CC基因型可能与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陈晓阳王蓓刘卓拉王强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肾上腺素能Β1多态性
益气通淋冲剂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探讨益气通淋冲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益气通淋冲剂干预组及其对照组的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的β_1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结果:VEGF和bFGF的表达对照组与各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TGFβ_1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VEGF和bFGF在对照组与益气通淋冲剂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及保列治组间有差别(P<0.05),对照组与益气通淋冲剂小剂量组,益气通淋冲剂大剂量组与保列治组间3种生长因子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别。结论:益气通淋冲剂可以使前列腺增生组织的间质组织和腺上皮萎缩,使前列腺缩小,主要作用机制是益气通淋冲剂抑制了VEGF和bFGF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米振国刘素香曹永勤杨晓峰
关键词:益气通淋冲剂前列腺增生Β1转化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音猬因子抗体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013年
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测出信号分子的mRNA及糖蛋白的表达,如胰腺癌、胃癌、肝癌等。我们建立体外胃癌发生模型,应用Shh抗体阻断配体Shh,检测胃癌细胞(MC)的凋亡。
孙志涛闫慧明贾彬
关键词:细胞增殖凋亡胃癌发生因子抗体恶性肿瘤细胞音猬因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新测量指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及经典测量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与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1-3周的60例AMI患者和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者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资料,获取HRT和SDNN指标。定量测量HRT包括TO、TS及TT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TT、TO、TS与SDNN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MI组与对照组HRT各指标及SDNN均存在显著差别(P<0.05),AMI组TO、TT明显高于对照组,TS、SDNN明显低于对照组;且AMI组TS与SDNN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对照组各指标与SDNN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MI患者TT值增大,提示AMI患者室性早搏后窦性心率减速现象出现时间延迟,结合TT可能会对TO、TS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危险度分层,TT可能成为HRT的又一项新的高效检测指标。
董京王红宇王瑞英汪红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窦性心率震荡心率变异性
HPLC-UV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酸枣叶中芦丁的含量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酸枣叶中芦丁的含量,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期,为酸枣叶的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冰醋酸(34∶66),检测波长257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芦丁在0.221 6~2.216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 2.42%,n=6);酸枣叶中芦丁含量一般以5~6月含量最高,7~8月芦丁含量有所下降,9~10月又有所升高。结论:酸枣叶中芦丁的含量整体上随时间变化基本呈U字形趋势,该方法准确、简便、稳定,为酸枣叶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裴香萍杜晨晖闫艳沈佳兴裴妙荣白瑶
关键词:酸枣叶芦丁
疏肝和胃降逆法治疗上消化道之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西药奥美拉唑胶囊和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予奥美拉唑胶囊与自拟方和胃合剂,两组均4 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在治疗0.5年~1年内进行随访。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2.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年~1年随访对照组复发率42.77%,治疗组复发率为20.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胶囊联合和胃合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良好,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任顺平贾民刘竺华郝海蓉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和胃合剂奥美拉唑黛力新
咪喹莫特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Th_1/Th_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前后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IL-4的表达水平及比值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尖锐湿疣患者组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前后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IL-2、IFN-γ、IL-4的含量。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组治疗前IL-2、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尖锐湿疣患者组治疗后IL-2、IFN-γ表达高于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患者组治疗后IL-4表达低于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咪喹莫特通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而上调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比值,发挥对尖锐湿疣患者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寒宇阳王丽
关键词:尖锐湿疣咪喹莫特干扰素Γ白介素2白介素4
共9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