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295)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唐朝枢李菊香袁杰柴三葆张宝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郧阳医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3篇蛋白激酶
  • 3篇平滑肌
  • 3篇活化
  • 3篇激酶
  • 2篇动脉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平滑肌
  • 2篇血管平滑肌增...
  • 2篇血压
  • 2篇药物
  • 2篇药物作用
  • 2篇丝裂素
  • 2篇丝裂素活化
  • 2篇丝裂素活化蛋...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平滑肌增殖
  • 2篇活化蛋白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郧阳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唐朝枢
  • 5篇李菊香
  • 4篇袁杰
  • 3篇柴三葆
  • 2篇卜定方
  • 2篇佟利家
  • 2篇张宝红
  • 1篇董献红
  • 1篇常林
  • 1篇王明江
  • 1篇郑先科
  • 1篇张正浩
  • 1篇李国华
  • 1篇庞永正
  • 1篇杨靖辉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1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金属硫蛋白——心血管细胞保护剂被引量:14
2002年
金属硫蛋白 (MT)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非酶蛋白 ,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 ,具有重金属解毒、清除氧自由基、稳定生物膜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合成可被多种因素诱导 ,在炎症、感染、休克、组织损伤等病理状态下表达增加。近年来对MT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发现 ,MT是一种强的内源性细胞保护物质 ,在心血管系统抗损伤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杨靖辉常林唐朝枢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药理学细胞药物作用心血管疾病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血管成纤维细胞活化
2002年
目的 :观察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 1 (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phosphatase 1 ,MKP 1 )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刺激的血管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向血管成纤维细胞转染MKP 1的基因 ;测定培养的血管成纤维细胞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 ,MAPK)活性、3H 胸腺嘧啶 (3H TdR)及3H 脯氨酸参入。结果 :1 0 7mol·L 1 AngⅡ刺激培养的血管成纤维细胞后其MAPK活性及3H TdR参入较对照组增加 2 93 % (P <0 .0 1 )及 1 90 % (P <0 .0 1 ) ;胶原的合成和分泌较对照组分别增加 1 4 6 % (P <0 .0 1 )和 50 2 % (P <0 .0 1 )。而转染了MKP 1野生型基因的细胞与未转染时相比 ,AngⅡ诱导的MAPK活性和3H TdR参入分别低 65 % (P <0 .0 1 )和 67% (P <0 .0 1 ) ;参入细胞内及介质中的3H 脯氨酸分别低65 % (P <0 .0 5)和 80 % (P <0 .0 1 )。转染MKP 1突变型及MKP 1空载体基因的细胞对于AngⅡ的上述各种刺激作用均无明显抑制。结论 :MKP 1具有抑制AngⅡ刺激的血管成纤维细胞MAPK激活、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和分泌的作用 ,提示MKP
柴三葆佟利家卜定方庞永正唐朝枢李菊香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药物作用胶原代谢动脉粥样硬化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尾加压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尾加压素Ⅱ (UrotensionⅡ ,UⅡ )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 ;3 H -胸腺嘧啶 (3 H -TdR)掺入测定VSMCDNA合成 ;γ- 3 2 P -ATP标记的同位素法测定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活性。结果 :UⅡ (10 -8mol/L)显著促进VSMC3 H -TdR掺入和激活MAPK。与对照组比较 ,分别增加 4 8%和 2 2 6 % (P <0 .0 1)。CGRP有效抑制UⅡ诱导的VSMC3 H -TdR掺入和MAPK激活。与UⅡ组比较 10 -9、10 -8、10 -7mol/LCGRP分别使VSMC3 H -TdR掺入降低 18%、2 5 %和31% (P <0 .0 1) ,使MAPK活性分别降低 2 6 %、5 0 %和 6 4 % (P <0 .0 1)。结论 :CGRP抑制UⅡ诱导的VSMC增殖 。
袁杰李菊香李国华王明江唐朝枢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激酶类
败血症休克大鼠血管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变化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败血症休克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一氧化氮合成途径的改变。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盲肠结扎并穿孔复制败血症休克模型 ,分别测定假手术组、早期休克组和晚期休克组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的亚硝酸盐 (NO-2 )含量、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及L -精氨酸 (L -Arg)转运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主动脉各层的分布。结果 :早期及晚期败血症休克大鼠主动脉内膜产生的NO-2 含量、NOS活性及L-Arg转运速率均低于假手术组 ,而中膜和外膜的NO-2 、NOS活性及L -Arg转运速率则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外膜增加的程度尤为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败血症休克时血管中膜和外膜尤其是外膜iNOS阳性染色明显较强。结论 :败血症休克时血管内膜NO合成受到抑制 ,而中膜和外膜NO合成显著增强 ,这一改变与休克状态下血管中L-Arg转运。
袁杰李菊香张宝红董献红张正浩唐朝枢
关键词:败血症休克血管脓毒性休克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0年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双重底物特异性的蛋白磷酸酶 ,可使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上的苏氨酸 /酪氨酸去磷酸化失活。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维持血管壁的功能稳态 ,并参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心肌细胞肥大及凋亡的调节 ,在心血管生理及病理生理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柴三葆唐朝枢
关键词:信号转导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生理
L-精氨酸及牛磺酸对溶血性磷脂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作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观察牛黄酸 (TAU)及L -精氨酸 (L -Arg)对溶血性磷脂酸 (LPA)诱导的血管平滑肌 (VSMC)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 ;3H -胸腺嘧啶 (3H -TdR)掺入测定VSMCDNA合成 ;γ - 32 P -ATP标记的同位素法测定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LPA(10 - 8mol L)可分别使VSMC3H -TdR掺入和MAPK活性增高 5 8%和 16 4 % (P <0 .0 1)。L -Arg及TAU均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A诱导的VSMC3H -TdR掺入和MAPK激活。混合应用牛磺酸和L -精氨酸对LPA诱导的VSMC增殖及MAPK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单用L -Arg和TAU(P <0 .0 1)。结论 :L -Arg及TAU均能抑制LPA诱导的VSMC增殖和MAPK激活 ,而合用L
袁杰李菊香郑先科唐朝枢
关键词:L-精氨酸牛磺酸血管平滑肌增殖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高血压大鼠心脏和血管MAPK磷酸酶-1表达的改变及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和方法 :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对照 (WKY)大鼠心脏和主动脉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 1(MKP 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 1)的表达 ,并观察用磷酸钙共沉淀方法转染MKP 1基因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刺激平滑肌细胞 (VSMC) 3 H 胸腺嘧啶 (3 H TdR)掺入的影响 ,以探讨MKP 1在细胞增殖中的调节作用。结果 :①与WKY大鼠相比 ,SHR心脏和主动脉MKP 1呈低表达 ,分别降低 5 3%和 45 % (P均 <0 .0 1) ;而SHR心脏和主动脉ERK 1呈明显高表达 (P均 <0 .0 1) ,SHR心脏和主动脉ERK 1与MKP 1蛋白比值明显高于WKY。②AngⅡ 10 - 7mol L刺激VSMC增殖较对照组增加 2 5 7% (P <0 .0 1) ,转染野生型MKP 1基因细胞可使AngⅡ刺激的3 H TdR掺入较未转染的细胞降低 6 3% (P <0 .0 5 ) ,转染突变型MKP 1基因和转染空载体的VSMC对AngⅡ的刺激与单纯AngⅡ组相比无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5 )。结论 :SHR心血管组织中促增殖肥大的ERK 1表达较其失活的MKP 1占优势 ,并且MKP
柴三葆卜定方佟利家唐朝枢
关键词: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高血压平滑肌细胞增殖心脏
高血压大鼠主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途径的变化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一氧化氮合成途径的改变 ,并探讨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缩窄腹主动脉复制高血压模型 ,动物随机分为对假手术组和高血压组。取大鼠主动脉 ,分离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分别测定其亚硝酸盐 (NO2- )生成量、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及L -精氨酸 (L Arg)转运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分布。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高血压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x)高2 6 .2 % (P <0 0 5 ) ;主动脉NO2- 生成低 6 5 .8% (P <0 0 1) ,中膜及外膜孵育液的NO2- 生成量分别高 5 9.6 %和 12 3.6 % (均P <0 0 1) ;主动脉内膜NOS活性低 5 9.3% (P <0 0 1) ,中膜和外膜NOS活性分别高 6 2 .6 %和 118.7% (均P <0 0 1) ;血管内膜L Arg转运率低 6 2 .5 % (P <0 0 1) ,中膜和外膜L Arg转运率分别高 5 3.7%和 99.8% (均P <0 0 1)。iNOS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高血压大鼠血管中膜和外膜尤其是外膜iNOS阳性染色明显增强。结论 高血压大鼠血管壁一氧化氮合成与代谢发生改变 ,血管内膜L Arg NOS NO途径受抑 ,而中膜和外膜尤其是外膜的L Arg NOS NO系统的活性增强 ,血管生成的NO增多。提示血管中膜和外膜源NO增多在高血压时可能具有一定的代偿作?
袁杰李菊香张宝红耿斌刘玉雷唐朝枢
关键词:高血压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L-精氨酸转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