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269)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黔宁应大君郑健戴光明刘勇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内皮
  • 8篇细胞
  • 7篇内皮细胞
  • 6篇切应力
  • 4篇转录
  • 4篇转录因子
  • 4篇寡核苷酸
  • 4篇核苷酸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细胞组
  • 3篇细胞组织
  • 3篇基因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亲和
  • 2篇亲和性
  • 2篇组织因子表达
  • 2篇细胞组织因子

机构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李黔宁
  • 8篇应大君
  • 8篇郑健
  • 7篇戴光明
  • 7篇刘勇
  • 4篇成戎川
  • 4篇龚自力
  • 4篇杨益民
  • 4篇吕敏
  • 3篇帅杰
  • 2篇崔晓萍
  • 2篇邓志宽
  • 2篇周竹娟
  • 2篇杨在亮
  • 2篇肖道虹
  • 2篇周永琴
  • 2篇刘勇
  • 1篇张良
  • 1篇余资江
  • 1篇赵士福

传媒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西部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制脑血栓形成的硫代磷酸酯脱氧寡核苷酸的亲和性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为抑制脑血栓形成,合成与TF基因启动子区切应力反应元件(SSRE)形成三链DNA的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TFO)。方法设计TFO序列14条,采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固相法合成TFO。硫代磷酸酯修饰在TFO的3'末端进行。应用电泳迁移分析(EMSA)观察寡核苷酸和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亲和性。结果在设计合成的14条寡核苷酸中,与靶序列能形成三链DNA的TFO只有T21GTa、T14GTa和T15GTa,其Kd值分别为3.6×10-10、1.0×10-9和1.0×10-8(M),经硫代磷酸酯修饰后分别为:2.3×10-9、3.8×10-9和1.5×10-8。结论硫代磷酸酯修饰的T21GTa-ps、T14GTa-ps和T15GTa-ps能够与TF基因启动子SSRE的3个位点形成三链DNA。
李黔宁应大君戴光明郑健王东武
关键词:脑血栓
基因转移技术现状及发展被引量:2
2008年
作为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基因转移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学法、化学法和生物学法三大类。本文阐明其中现有技术方法的原理,比较其特点及局限,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刘勇杨在亮李黔宁
关键词:基因转移技术
形成三螺旋DNA的寡核苷酸抑制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的表达被引量:3
2002年
为探讨形成三螺旋DNA的寡核苷酸是否对切应力诱导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 ,针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启动子内切应力反应元件 ,设计反向脱氧寡核苷酸序列T2 1GTa,采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固相法合成脱氧寡核苷酸。在脱氧寡核苷酸的 3’末端进行硫代磷酸酯修饰。应用电泳迁移分析观察寡核苷酸和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亲和性。在ECV30 4内皮细胞株观察γ 32P标记硫代磷酸酯三螺旋DNA寡核苷酸的细胞摄取及其对组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T2 1GTa ps与靶序列能形成三链DNA ,其Kd值为 3 .6× 1 0 1 0 mol L。在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 ,三螺旋DNA寡核苷酸 ps (T2 1GTa ps)的细胞吸收率为 1 1 .65 % ,主要分布在核沉淀 ,约占吸收总量的 77.2 5 % ,显著降低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mRNA表达及组织因子蛋白合成的平均吸光度值 ,显著降低组织因子的促凝活性。此结果提示 ,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T2 1GTa
李黔宁应大君戴光明郑健肖道虹邓志宽刘勇刘立杰周永琴任萍
关键词:寡核苷酸基因表达血管内皮
形成三链DNA的寡核苷酸抑制切应力诱导的大鼠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针对组织因子(TF)基因启动子区切应力反应元件(shear stress response elem ent,SSRE)设计的反向硫代形成三链DNA的寡核苷酸(antiparallel phosphoroth ioate trip lex-form ing oligonuc leotide,apsTFO)对大鼠颈总动脉狭窄处内皮细胞T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管套扎法建立SD大鼠颈总动脉中段重度狭窄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狭窄段内膜TF,Egr-1和Sp1的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术前0.5 h在尾静脉注射0.5 mg.kg-1针对TF的SSRE结合位点设计合成的GT20-apsTFO,GT20-psTFO,GT21-apsTFO及部分绿色荧光素(FITC)标记的apsTFO,术后4 h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内的TFO,术后6 h检测TFO对TF的抑制效果及对Egr-1和Sp1的影响。结果给予TFO后,在血管内皮细胞核中可见荧光分布。GT20-apsTFO和GT21-apsTFO对TF的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有显著性抑制(P<0.05),且GT20-apsTFO的抑制作用较强,与GT21-apsTFO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GT20-psTFO对TF的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无明显抑制(P>0.05)。GT20-apsTFO,GT20-psTFO和GT21-apsTFO对Egr-1及Sp1的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无抑制作用。结论apsTFO能部分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F基因的表达,而不影响Egr-1和Sp1基因的表达。
杨益民李黔宁应大君龚自力成戎川吕敏刘勇周竹娟郑健
关键词:寡核苷酸切应力转录因子内皮细胞
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上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2
2004年
研究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组织因子基因、Sp1和Egr 1的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切应力作用采用平行板流动腔系统给予。结果发现 ,在静置培养内皮细胞中 ,组织因子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极低 ,促凝活性也低。Sp1蛋白表达在胞核较高 ,Sp1mRNA表达在胞浆较高。Egr 1在胞核和胞浆均无表达或表达极低。在切应力 (1.2、2 .4及 4 .8Pa)作用后 ,内皮细胞胞浆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及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p1和Egr 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均有增加 (P <0 .0 5 ) ,但以Egr 1增加更显著 (P <0 .0 5 ) ,其变化趋势与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组织因子基因蛋白合成、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同。结果提示 ,切应力是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表达上调的触发因素之一 ,其触发机制与转录因子Egr 1和Sp1介导有关。
李黔宁应大君戴光明郑健
关键词:原位杂交切应力内皮细胞转录因子
组织因子、Egr-1及Sp1在大鼠狭窄颈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在体动物颈动脉狭窄处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的切应力性表达规律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颈动脉狭窄组,套扎法建立左颈总动脉狭窄模型,狭窄组又分为0.5 h1、h3、h6、h、12 h1、d、3 d和7 d8个时间点,术后不同时间点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因子、Egr-1和Sp1的mRNA和蛋白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内膜平均灰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内皮细胞组织因子、Egr-1及Sp1的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弱;狭窄30 min后,与对照组比较内皮细胞胞质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升高(P<0.05),内皮细胞胞核和胞质Egr-1和Sp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均增加(P<0.05),但以Egr-1增加更显著(P<0.05),其变化趋势与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合成的变化趋势相同。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于6 h达到峰值,Egr-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于3 h达到峰值,Sp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于1 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时,切应力能够诱导动脉狭窄处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表达,其表达与内皮细胞转录因子Egr-1和Sp1介导有关。
李黔宁杨益民刘勇龚自力成戎川吕敏郑健帅杰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血管内皮细胞切应力EGR-1SP1
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的合成及其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因表达及TF促凝活性的作用被引量:5
2003年
为合成与 TF基因启动子区切应力反应元件 ( Shear stress responsive element,SSRE)形成三链 DNA的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 ( Triple helix- forming phosphorothioate oligodeoxynucleotides,TFO- ps) ,探讨其对内皮细胞TF基因表达及 TF促凝活性的影响。我们设计反向 TFO ( T2 1GTa)序列 ,采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固相法合成TFO。在 TFO的 3′末端进行硫代磷酸酯修饰。应用电泳迁移分析 (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s,EMSA)观察寡核苷酸和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亲和性。在 ECV3 0 4内皮细胞株观察 γ- 32 P标记硫代磷酸酯 TFO的细胞摄取及其对 T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TFO- ps( T2 1Gta- ps)与靶序列能形成三链 DNA,其 Kd值为 3 .6× 10 - 1 0 M。在内皮细胞株 ECV3 0 4细胞 ,TFO- ps( T2 1GTa- ps)的细胞吸收率为 11.65 % ,主要分布在核沉淀 ,约占吸收总量的77.2 5 % ,显著降低内皮细胞 TF基因 m RNA表达及 TF蛋白合成的平均光密度 ( AOD)值 ,显著降低 TF的促凝活性。以上结果表明 ,TFO- ps( T2 1GTa- ps)具有较好的抗凝活性 ,其机制与抑制
李黔宁应大君戴光明郑健
关键词:内皮细胞基因表达TF促凝活性
一种可控性大鼠颈总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切应力测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为在体研究切应力改变诱导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建立一种可控性的大鼠颈总动脉狭窄模型。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9组,用自制硅胶管套扎左颈总动脉中段,术后不同时相点用TS 420型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血流量,灌注前用DIGITEXα数字血管减影操作系统测定血管内径,用Poiseiulle流体力学公式Tw=32ηQ/πD3计算切应力。结果:颈总动脉狭窄85%后,平均血流量减少了65%,局部切应力发生了显著变化(p<0.01),在7d内无明显改变。结论:硅胶管套扎大鼠颈总动脉中段的狭窄模型,是比较理想的在体检测血流壁切应力改变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影响的方法。
杨益民李黔宁应大君刘勇龚自力成戎川吕敏周竹娟郑健帅杰赵士福戴光明
关键词:动脉狭窄动物模型血流量
切应力诱导大鼠颈动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在体研究切应力诱导内皮细胞TF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颈动脉狭窄组,狭窄组有又分为0.5、1、3、6、12 h、1、3、7 d 8个时相点,套扎法建立左颈总动脉狭窄模型,术后不同时相点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F、Egr、Sp-1的mRNA和蛋白,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内膜平均灰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TF、Egr-1、Sp-1的mRNA和蛋白弱表达,狭窄30 m in后,内皮细胞胞浆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皮细胞胞核和胞浆的Sp-1和Egr-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但以Egr-1增加更显著(P<0.05),其变化趋势与组织因子基因mRNA转录、组织因子基因蛋白合成的变化趋势相同。TF mRNA和蛋白6 h达到峰值,Egr-1 mRNA和蛋白3 h达到峰值,Sp-1 mRNA和蛋白1 h达到峰值,与邻近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切应力是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表达上调的触发因素之一,切应力激活TF与转录因子Egr-1和Sp-1介导有关。
杨益民应大君李黔宁陈卫军崔晓萍戴光明刘勇吕敏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切应力转录因子
3条硫代寡核苷酸的亲和性与内皮细胞吸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研究硫代寡核苷酸的亲和性及其在内皮细胞株的吸收与亚细胞分布。方法 利用电泳迁移分析法检测硫代寡核苷酸的亲和性;将同位素标记的硫代寡核苷酸与ECV304细胞直接孵化,24 F后测定内皮细胞的吸收率及亚细胞分布。结果3条硫代寡核苷酸(T21GTa、T14Gta及T15Gta)的亲和性(Kd值)分别为2.3×10-9、3.8×10-9及1.5×10-8(M).细胞吸收率分别为11.9%、10.8%、11.1%,核沉淀放射活性分别为77.25%、76.75%、69.32%。结论3条硫代寡核苷酸能够与内皮细胞TF基因SSRE的3个Egr-1/Spl位点结合,具有较好的透膜性、耐酶性及稳定性,能够透过内皮细胞膜和核膜,抵达核内靶基因部位。
李黔宁戴光明郑健肖道虹邓志宽刘勇任萍周永琴刘立杰应大君
关键词:亚细胞分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