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7-1-09)
- 作品数:9 被引量:91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继平惠娜娜王立李建军马永强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甘肃省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组成及其对甲霜灵的抗药性被引量:15
- 2014年
- 为了明确甘肃省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组成与对甲霜灵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2007-2012年采集标样中分离到186株致病疫霉菌进行甲霜灵抗药性测定,利用对峙培养法对147株代表性菌株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甘肃省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由A1、A2、A1A2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组成,分别占被测菌株的61.20%、20.40%、2.10%、16.30%;186株致病疫霉中28.50%的菌株对甲霜灵表现敏感,15.60%表现中抗,55.90%表现高抗。甘肃省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组成复杂,各采集地组成差异较大,对甲霜灵表现抗药性的菌株普遍存在各采集地。
- 张大为惠娜娜王立李继平朱小琼国立耘
- 关键词:马铃薯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
- 甘肃省马铃薯窖藏期粉痂病的初步调查被引量:4
- 2009年
-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蔬菜作物。据2008年统计,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66.67万hm2,鲜薯产量突破1000万t,居全国第一。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甘肃省马铃薯的育种、良种繁殖基地。近年来,随着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窖藏病害逐渐成为制约马铃薯发展的因素之一。
- 惠娜娜李继平李建军李青青王立
-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窖藏粮食作物蔬菜作物鲜薯产量
- 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分布被引量:9
- 2013年
- 采用国际已知含单显性抗病基因的系列品系,对采集自甘肃省马铃薯不同生态种植区的75个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45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l.2.3.4.5.6.7.8.9.10.11出现的频率最高,占被测菌株总数的22.67%,是甘肃省的优势生理小种;被测菌株中可克服抗性基因R4、R8和R11的频率在80%以上,可克服抗性基因R8的菌株普遍存在于各采集地。
- 王立惠娜娜李建军马永强周天旺李继平朱小琼国立耘
- 关键词:马铃薯致病疫霉生理小种
- 土壤中马铃薯粉痂病菌的简易检测方法被引量:10
- 2012年
- 通过番茄幼苗诱饵法检测马铃薯重茬土壤和蚕豆田土壤中的马铃薯粉痂病菌繁殖体。结果表明:马铃薯茬口的土壤中含有粉痂病菌繁殖体,其土壤培育的番茄苗植株不同程度的矮化,根系肿大、有瘤状物,镜检为马铃薯粉痂病菌休眠孢子囊;一年茬、两年茬、三年茬土壤培育的番茄粉痂病病株率分别为82.35%、100.00%、100.00%,而蚕豆茬土壤培育的番茄苗生长正常,镜检未发现粉痂病菌。
- 惠娜娜李继平王立马永强李建军周天旺李青青
- 关键词:土壤番茄
-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的敏感性被引量:10
- 2010年
- 检测了2007—2009年在甘肃省采集分离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79株晚疫病菌进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69株为A1交配型,4株为A2交配型,6株为自育型;117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检测结果为:60.68%的菌株对甲霜灵表现高抗,11.97%表现中抗,27.35%表现敏感。
- 惠娜娜李继平李青青王立李建军马永强周天旺
- 关键词:晚疫病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
- 双垄全膜马铃薯套种豌豆对马铃薯生育期及病害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在双垄全膜马铃薯套种针叶豌豆的栽培模式下,研究了其对马铃薯的生育期及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在双垄全膜栽培条件下出苗、现蕾、开花及成熟都较露地有所提前。在病害方面,覆膜使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加重,但对晚疫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 李建军刘世海惠娜娜马永强王立李继平
- 关键词:马铃薯针叶豌豆生育期
-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及甲霜灵的敏感性
- 马铃薯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甘肃省气候条件适宜,是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及淀粉加工基地,2012年种植面积达72.0万hm2,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 惠娜娜李继平王立马永强李建军周天旺朱小琼国立耘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
- 马铃薯连作田土壤中主要病原真菌的种群动态变化规律被引量:37
- 2013年
- 作物长期连作后出现土壤肥力不平衡,病原物种类及其数量不断累积,表现出严重的连作障碍。连作障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土壤微生物作为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土壤中病原菌种群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深入研究土传病原真菌与马铃薯连作的关系,探明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机理,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残渣分离法研究了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病原真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半阴坡村马铃薯的主要土传病原真菌为镰孢菌、轮枝菌和立枯丝核菌;3种病菌主要分布于0~10cm土壤层,10~20和20~30cm土壤层则较少,其中0~10cm土壤层中每克土壤中的菌落数均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镰孢菌(Fusariumspp.)为3 900,900,2 100和5 900个/g土,轮枝菌(Verticilliumspp.)为200,400,600和1 600个/g土,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7.80,9.58,20.60和22.40个/10g土;建议通过翻耕或药剂处理重点防治表层土传病菌。
- 李继平李敏权惠娜娜王立马永强漆永红
- 关键词:马铃薯土壤连作病原真菌种群动态
-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DNA单倍体型组成与分析
- <正>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侵染马铃薯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其危害性、防治难度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已超过稻瘟病和小麦锈病,被视为全球第一大作物病害[1,2]...
- 惠娜娜杨帅李继平王立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单倍型
- 文献传递
- 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评价被引量:3
- 2010年
- 在榆中县高寒半干旱区进行的马铃薯早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SC 3000倍液、60%百泰WG 1000倍液、18.7%凯特WG 600倍液和72%霜霉疫净WP 600倍液对马铃薯早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2次药后10 d的防效均在77.90%以上,明显优于当地常用药剂80%代森锰锌WP。
- 丁世成李建军刘世海惠娜娜王立李继平
- 关键词:药剂马铃薯早疫病安全性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