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90396)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潘建义赵辅昆邹海杰吴贤斌田丽花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生存率
  • 1篇代谢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磷酸化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分
  • 1篇蛋白质组分析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应激
  • 1篇同源重组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头孢
  • 1篇头孢曲松
  • 1篇能量代谢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机构

  • 4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潘建义
  • 3篇赵辅昆
  • 2篇吴贤斌
  • 2篇邹海杰
  • 1篇陈萍
  • 1篇王长一
  • 1篇叶智鸧
  • 1篇王三英
  • 1篇田丽花
  • 1篇陈冉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W基因敲除菌的构建及其对两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被引量:7
2012年
探讨大肠杆菌ompW基因敲除后,硫酸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敲除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生存率的影响,进而分析OmpW的功能。【方法】运用Red重组技术将大肠杆菌K12染色体上基因ompW敲除,构建缺陷株ΔompW。然后分别测定硫酸新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正常菌和ΔompW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次抑菌浓度(1/2 MIC)下K12和ΔompW菌的生存率。【结果】经PCR鉴定和通过提取膜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成功获得ompW敲除菌。抗生素分析表明,K12菌对硫酸新霉素的MIC为8.0μg/mL,生存率为98.0%;ΔompW菌对新霉素的MIC为1.7μg/mL,而其生存率仅为39.0%。而k12对氨苄新霉素的MIC为16.0μg/mL,ΔompW为3.3μg/mL;1/2 MIC下K12生存率为70.4%,而ΔompW为30.3%。【结论】ompW基因缺陷株对两抗生素的敏感性大大增强,表明ompW在细菌抗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吴贤斌邹海杰田丽花潘建义赵辅昆
关键词:RED同源重组外膜蛋白最小抑菌浓度生存率
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W的克隆及在外膜上高表达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利用表达载体pLLP-OmpA实现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OmpW在外膜上高表达。方法:PCR扩增ompW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LLP-OmpA-ompW,然后转化大肠杆菌K12,得到在外膜上高表达的菌株。提取该菌外膜蛋白,利用免疫小鼠制备得到的抗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验证高表达的OmpW是否定位于外膜。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经转化后成功筛选到高表达菌株,并经Western blot证实高表达的OmpW定位在外膜上。结论:首次成功获得OmpW在外膜上的高表达,该高表达菌株可为深入研究OmpW在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它功能提供研究基础。
邹海杰吴贤斌潘建义赵辅昆
关键词:抗血清制备
头孢曲松耐药菌通过调整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产生耐药性被引量:5
2010年
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开发与利用,细菌在对抗药物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耐药机制.近年来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逐渐用于细菌耐药性机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细菌外膜蛋白的作用进行分析.本文采用2-D native/SDS PAGE方法从蛋白质复合物角度分析接近生理条件的胞浆蛋白在头孢曲松耐药性中的作用.结果发现8个耐药性相关蛋白质,通过对蛋白质功能分析,揭示了细菌通过调整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产生耐药性的新机制.进一步对相关菌株的次抑菌浓度和生存率分析,提示MalP和SucC等关键蛋白质可作为设计和开发新型抗菌分子的作用靶点.
潘建义陈萍王三英
关键词:耐药性头孢曲松能量代谢PAGE生存率
巨噬细胞应激的铜绿假单胞菌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鉴定巨噬细胞应激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磷酸化修饰在该菌应答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强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固相金属离子亲和层析(SCX-IMAC)富集应激细菌的磷酸化肽段,并利用纳升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1lanOLC-MS/MS)进行鉴定和分析其磷酸化蛋白质组。结果在应激细菌中鉴定到14个磷酸化肽段,对应于12个磷酸化蛋白质,其中膜蛋白占50%,提示膜蛋白的磷酸化修饰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蛋白质功能分析显示这些磷酸化蛋白质主要涉及应激应答、铁摄取转运、厌氧呼吸、过氧化氢的应激应答、磷酸化介导的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对其转导应激信号及应答巨噬细胞内的缺铁、缺氧和氧化应激等不利生存环境具有关键作用,该结果为深入理解该菌的毒力及致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潘建义王长一叶智鸧陈冉赵辅昆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巨噬细胞应激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蛋白质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