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630022)

作品数:16 被引量:588H指数:10
相关作者:丁煌马骏颜昌武罗蔚何艳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行政
  • 4篇公共行政
  • 3篇公共
  • 2篇行政伦理
  • 2篇行政学
  • 2篇社会
  • 2篇伦理
  • 2篇公共行政学
  • 1篇新公共管理
  • 1篇行政科学
  • 1篇行政领域
  • 1篇叙事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视角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争论
  • 1篇研究方法
  • 1篇研究主题
  • 1篇哲学
  • 1篇政策工具选择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共广东省委...
  • 1篇《公共行政评...

作者

  • 3篇丁煌
  • 3篇罗蔚
  • 3篇马骏
  • 3篇颜昌武
  • 1篇陈天祥
  • 1篇何艳玲
  • 1篇武玉坤
  • 1篇牛美丽
  • 1篇王巍
  • 1篇柏必成
  • 1篇定明捷
  • 1篇戴黍
  • 1篇杨代福
  • 1篇徐于琳

传媒

  • 10篇公共行政评论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行政论坛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中国公共政策...

年份

  • 7篇2010
  • 10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式邻避冲突的产生及其解决:基于事件的分析
中国城市社会正面临着两大制度变迁挑战,其一是单位制影响的逐渐弱化,其二是伴随着单位制式微而掀起的社区运动,在这两个向度的影响下,城市公共问题及其引发的冲突也越来越多,比如邻避冲突。论文以美景花园反变电站事件为例,运用"动...
何艳玲
关键词:中国式
文献传递
西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理论研究述评被引量:7
2010年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西方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西方学术界涌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文献,但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引进和介绍仍显不足。论文以对恩赐制和功绩制的讨论为起点,以分权化改革为主线,介绍了西方学术界对公共部门招聘、薪酬福利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评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等重要模块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并讨论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信息化、价值观等议题。最后,论文探讨了西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对我国在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两个层面上的启示。
陈天祥徐于琳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分权化
中国公共预算研究述评:对期刊论文的评估(1998-2007)被引量:18
2009年
论文旨在对近十年来发表于期刊的中国公共预算研究进行初步的计量性评估,考察现有公共预算研究的学科视角、研究焦点、研究方法和研究质量,尝试回答当前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处于一种什么状况这一问题。评估发现,虽然近十年来我国公共预算的相关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改进,但现有期刊上刊载的公共预算相关研究的学科来源较为单一,大部分研究缺乏制度性资金支持,研究更多是概念化的、非经验性的和非理论取向的,研究质量不高、研究规范性不强、科学研究方法缺位、既缺乏对公共预算真实世界的了解又缺乏公共预算的本土化理论努力。
武玉坤
关键词:研究主题研究方法
我国行政伦理研究状况的分析与反思被引量:20
2009年
面对创建行政伦理学学科的呼声与需求,考察了我国行政伦理研究十余年来的发展状况,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者做了描述,并分析了我国行政伦理研究在学术共识、方法运用、问题意识、知识积累方面的问题,同时从学科身份危机与研究路径模糊两方面反思了我国行政伦理学目前存在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问题。
罗蔚
公共行政学中的规范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公共行政领域不仅需要严谨、科学的经验研究,也需要富于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规范研究。当前的中国公共行政学总体上缺乏有质量的规范研究。一方面,我们对规范研究的质量标准缺乏应有的学术判断;另一方面,现有的规范研究太过沉迷于空泛的体系建构,缺乏针对中国行政实践的原创性理论。同时,这些所谓的规范研究也因缺乏反思与批判的精神而丧失了公共性,从而无力承担起指引公共行政实践的使命。规范研究的缺失,使得中国公共行政学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处于一种合法性危机之中。要消除这种危机,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公共行政研究中重新审视和确立规范研究路径。论文通过回顾规范研究的历史演进,阐明了规范研究的基本特征、质量标准及其对于公共行政学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检视了我国目前规范研究的得失。
颜昌武牛美丽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价值关怀文本诠释
美国行政伦理研究视点的变迁——以《公共行政评论》为例被引量:4
2010年
《公共行政评论》作为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刊,反映出了行政伦理研究视点在20世纪的变迁。40—60年代,行政伦理研究从改变公共行政学的价值中立预设开始,以行政责任为关注点,从行政伦理的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研究,发展到关注行政组织、行政制度的伦理内容研究。70年代,以"社会公平与公共行政"为研究焦点形成新公共行政学派。80年代,关注对"行政伦理"立法的反思,建构"公民主义"的研究进路。90年代,研究方法与研究立场逐渐多元化,研究视阈拓展。21世纪初,批判进路的行政伦理研究继续深化发展,学者也关注行政伦理学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一些具体问题。
罗蔚
经济、社会变迁与国家重建:改革以来的中国被引量:85
2010年
论文运用波兰尼的"双向运动"理论以及一种国家与社会互相构建的逻辑,分析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国家重建及其现在与未来所面临的挑战。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从经济改革直到最近的治理转型,中国的国家重建主要是在市场化运动这个单向运动的推动下进行的。然而,进入21世纪后,国家重建不得不在市场化运动和社会自我保护运动这两个方向相反的"双向运动"的张力中展开。这就是挑战之所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必须重构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马骏
关键词:经济改革社会变迁市场化
国外政策执行理论前沿评述被引量:78
2010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策执行问题日益凸显,逐渐受到西方公共政策研究者的重视,涌现出了各种理论与观点,其中不乏激烈的碰撞与对话。相比之下,我国虽然面临较为严峻的政策执行问题,然而,学术界的研究却仍然过于泛化,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因此,通过总结与梳理国外政策执行研究的脉络及其最新进展,可以拓宽国内研究者的视野,提高我国的政策执行研究质量。
丁煌定明捷
关键词:网络视角
美国行政伦理的四种话语方式被引量:1
2010年
1940年代,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中出现了行政伦理话题,1970年代前后新公共行政学派提出了"社会公平"的专门议题,并开辟了行政伦理的话语空间1980年代之后,学者们按"好政府的构成内容"探究行政伦理,形成几种代表性的行政伦理话语方式:"职业道德"型、"组织伦理"型、"政体价值"型、"公民精神"型。
罗蔚
关键词:行政伦理话语方式
政治问责研究:新的进展被引量:43
2009年
20世纪以来,政治问责已是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建立一个更加对公民负责的政府也是世界范围内国家建设或者重建的主要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论文将总结和评论这些研究进展,并阐述其对中国的政治问责而言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马骏
关键词:政治问责社会问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