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55)

作品数:33 被引量:486H指数:11
相关作者:朱炎铭王阳陈尚斌付常青刘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4篇页岩
  • 17篇页岩气
  • 9篇龙马溪组
  • 9篇孔隙
  • 7篇成藏
  • 7篇储层
  • 6篇勘探
  • 5篇地质
  • 5篇盆地
  • 5篇孔隙特征
  • 5篇成藏条件
  • 4篇筇竹
  • 4篇下寒武统
  • 4篇寒武统
  • 3篇太原组
  • 3篇牛蹄塘组
  • 3篇分形
  • 3篇赋存
  • 3篇储层特征
  • 2篇地质条件

机构

  • 27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教育部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贵州省煤田地...
  • 1篇中国石化
  • 1篇江苏煤炭地质...
  • 1篇江苏长江地质...

作者

  • 22篇朱炎铭
  • 8篇王阳
  • 6篇付常青
  • 6篇陈尚斌
  • 5篇刘宇
  • 4篇张寒
  • 4篇张旭
  • 3篇唐鑫
  • 3篇胡琳
  • 3篇刘娇男
  • 3篇夏筱红
  • 3篇陈洁
  • 3篇周泽
  • 2篇周晓刚
  • 2篇李家宏
  • 2篇侯晓伟
  • 2篇刘鹏
  • 2篇宋昱
  • 1篇熊孟辉
  • 1篇刘鹏

传媒

  • 4篇特种油气藏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煤炭学报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中国煤炭地质
  • 2篇能源与环保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现代矿业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綦江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与页岩气赋存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氩离子抛光一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对重庆綦江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了储层表征,并结合分子势能理论揭示了龙马溪组孔隙与页岩气赋存的关系。研究表明:①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中以小于100nm的孔隙最为发育,比表面积主要由半径小于8nm的孔隙提供,且纳米级孔隙以有机质孔为主,孔表面普遍存在不光滑性,具有分形特征,大孔孔壁叠合成诸多小孔。②有机质孔中甲烷分子与孔壁距离小于2nm时,二者间具有较强相互作用力;大于2nm时,二者间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甲烷分子呈游离状态。③龙马溪组储层孔隙中吸附气体积随孔径的增大而减少,当半径大于30nm时,吸附气体积可以忽略;游离气体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半径45nm附近达到顶峰。在10nm附近游离区域体积开始大于吸附区域体积;1-75nm孔隙中吸附区域占此孔径范围内孔隙总孔容的66%-71%。
刘宇夏筱红李伍李家宏
关键词:龙马溪组孔隙
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综合表征及其分形特征被引量:30
2018年
为了科学评价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对页岩气赋存与流动过程的影响,综合采用压汞、液氮吸附及二氧化碳吸附等测试方法,对页岩孔隙结构进行全尺度表征,并对不同尺寸的孔隙进行分形拟合,计算综合分形维数,最后结合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对综合分形维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页岩样品孔径分布呈多峰态,各阶段孔隙均对总体积有一定贡献,而孔隙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介孔贡献。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符合分形规律,具有自相似性,宏孔孔隙结构较介孔、微孔更为复杂。以2个孔径段的孔体积比为加权值,计算获得综合分形维数为2.491~2.623,平均为2.560,孔隙结构较为复杂。有机碳含量和矿物组成对综合分形维数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有机碳含量越高,综合分形维数越大。孔隙结构复杂程度与综合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矿物含量与综合分形维数呈负相关关系,有机质成熟度和黏土矿物对孔隙综合分形维数有积极影响。
陈居凯朱炎铭崔兆帮张闯辉
关键词:孔隙结构分形维数龙马溪组
宁武盆地构造演化及页岩气成藏被引量:8
2016年
综合宁武盆地区域构造背景研究、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及构造岩显微特征和组构分析,发现该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近S—N向挤压、燕山早—中期NW—SE向挤压、燕山晚期近E—W向挤压、四川期近S—N向挤压、喜马拉雅期近NEE—SWW向挤压等5期构造运动,最终形成了盆地边缘断裂及宁武向斜控制盆地构造的格局。同时,基于研究区野外实测剖面、采样及钻孔数据,分析得到石炭—二叠系目的层泥页岩厚度介于30~100 m,TOC介于0.12%~7.87%,Ro平均0.88%,发现目的层经历了5期沉积埋藏阶段和3期热演化阶段,对未来展开页岩气的勘探及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与经济意义。
胡璐宇朱炎铭周晓刚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岩组分析热演化页岩气
贵州凤冈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孔隙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对贵州凤冈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研和系统采样,利用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等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目的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粒间孔、溶蚀孔和微裂隙为主,孔径多在1~10μm,少数达10~20μm;压汞法测得主体孔径为5~800 nm,大于5 nm的孔径占90%以上,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2.12 m2/g和0.012 8 m L/g,孔隙度为2.78%;低温液氮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试验得出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2.8 m2/g和8.78 m2/g,孔体积分别为0.011 2 m L/g和0.002 5 m L/g,孔径分别为4.67 nm和0.495 nm.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目的层孔隙系统发育较为完善,且连通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孔隙度,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有利于气体的吸附、运移和储集,是较好的储集层。
闫高原朱炎铭王阳周泽宋昱唐鑫
关键词:龙马溪组孔隙特征扫描电镜压汞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多尺度定性-定量综合表征:以上扬子海相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56
2016年
为了深入研究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及其发育控制因素,本文采用多种孔隙表征及基础地化参数研究手段,实现了对孔隙特征从电镜下直观的形貌观察到对孔隙结构的宏孔-微孔全尺度定量测试,并结合样品地球化学参数和矿物组成探讨了页岩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海相龙马溪组页岩普遍发育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以及微裂缝等4种微观孔隙类型。其中以有机质孔和黏土矿物集合体粒间孔最为发育;联合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和二氧化碳吸附实验表明孔径分布曲线呈多峰态,总体孔径以小于50nm为主,表现为介孔和微孔为主,形态多为细颈广体的墨水瓶孔和四周开放的平行板状的狭缝型孔,页岩孔隙孔体积主要有微孔和宏孔贡献,而比表面积主要由小于5nm孔径的微孔-介孔贡献;泥页岩总有机碳(TOC)含量和主要矿物是控制孔隙大小的关键因素,其中TOC含量控制着页岩微孔与宏孔的发育,而黏土矿物与脆性矿物分别对介孔和宏孔有着积极的影响。
朱炎铭王阳陈尚斌张寒付常青
关键词:龙马溪组孔径分布
胶莱盆地水南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被引量:7
2016年
胶莱盆地是中国东部典型的中生代断陷盆地,陆相湖盆背景下沉积的水南组发育较厚的富有机质泥页岩,是页岩气成藏的有利区,分析其成藏条件对于明确该区页岩气下一步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中依据页岩气成藏的重要参数,以野外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室内多种测试手段,从沉积环境、泥页岩分布、有机质丰度及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孔裂隙特征、矿物组分以及含气性等7个方面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泥页岩进行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对比,并采用综合信息叠加法进行勘探目标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莱阳凹陷西南部、夏格庄洼陷中部和诸城凹陷北部具备页岩气富集成藏的条件,可作为下一步页岩气有利勘探目标。
刘鹏朱炎铭王怀勐王毅谢康珍
关键词:成藏条件勘探方向胶莱盆地
江苏下扬子区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江苏下扬子区龙潭组一大隆组暗色泥页岩厚度较大(60~100m),有机碳含量较高(平均为2.0%~3.0%),热演化程度区域上差异较大(0.5%~3.0%),总体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良好潜力。暗色泥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利于后期的压裂和开发。根据研究区暗色泥页岩页岩厚度、埋深、有机碳含量和成熟度展布,以矿物成分和含气性特征等特征,运用信息叠合法,最终优选出溧水一句容、丹阳一海安为I类有利区,无锡一张家港为Ⅱ类有利区。
陈洁潘树仁周国兴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前景
陆相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莱阳凹陷水南组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研究莱阳凹陷陆相水南组页岩的孔隙发育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实验观察页岩孔隙微观形貌,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及低温二氧化碳吸附实验对水南组页岩孔隙进行全尺度表征;并结合有机地化参数和矿物组成分析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扫描电镜镜下观察发现莱阳凹陷陆相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及微裂隙等4种微观孔缝。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及低温二氧化碳吸附实验联合表征发现孔隙连通性整体较好,孔隙形态以平行板状的狭缝形孔和细颈广体的墨水瓶形孔为主,孔径分布曲线呈多峰形态,大孔、中孔、微孔均发育较多,而比表面积主要由小于100 nm的孔隙,尤其以小于2 nm的微孔贡献为主。有机碳含量对孔隙发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黏土矿物主要贡献中孔和微孔体积,石英、长石对大孔发育有积极的影响,而碳酸盐矿物会胶结堵塞孔隙,造成大孔、中孔及微孔体积均减小,对孔隙发育为消极的影响。
邱磊刘鹏刘鹏王笑奇王笑奇
关键词:页岩气孔隙特征
贵州凤冈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勘探前景被引量:6
2016年
为明确贵州复杂地质条件下页岩气藏的储层特征及勘探前景,运用野外地质调查、实测地质剖面、系统采样等方法,采用有机碳含量测试、镜质组反射率测定、XRD、压汞、SEM及等温吸附测试等实验手段对所采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区内广泛发育牛蹄塘组黑色页岩,TOC为2.15%~6.50%;干酪根以Ⅰ型为主,类镜质体岩心样最大反射率为3.16%~5.59%,矿物组分以石英、长石及黏土矿物为主;孔隙以nm级与μm级为主,宏观裂缝mm级,微观裂缝以μm级为主。
周泽亢韦熊孟辉任海鹰闫高原
关键词:储层特征
中上扬子地区龙马溪组、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微孔缝特征:生物发育与孔隙网络被引量:23
2015年
以中上扬子地区早古生代2套含气页岩为研究目标,结合2套层位古生物发育特征与保存情况,并运用图像分析方法建立了笔石立体结构模型,定量对比分析了2套层位有机质孔隙结构特征。筇竹寺组炭质化石以藻类为主,受矿化影响明显,化石内部孔隙空间较大但相对孤立分布,且围岩致密,分散有机质内海绵状孔隙发育程度低于龙马溪组。龙马溪组保存了大量炭化笔石薄膜并沿层面发育,高TOC层段与高笔石丰度层段对应发育,导致气体有利赋存空间与岩石力学薄弱面直接相连;同时笔石体呈多层炭化薄膜保存,保留有一定的层间孔隙,通过笔石体立体模型的建立,表明笔石体内仍有一定的孔隙空间,沥青填充部分孔隙,对气体的保存起到积极影响。
朱炎铭张寒亢韦王阳陈尚斌
关键词:龙马溪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