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80168)

作品数:7 被引量:198H指数:7
相关作者:郑磊吴映雄朱志勇刘叶侯玉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性别差异
  • 3篇儿童
  • 2篇性别不平等
  • 2篇学业
  • 2篇中国教育
  • 2篇留守
  • 2篇留守儿童
  • 2篇教育获得
  • 2篇劳动力
  • 2篇国教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适应
  • 1篇心理适应性
  • 1篇性别结构
  • 1篇性别平等
  • 1篇选举
  • 1篇选举投票
  • 1篇学业成绩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21世纪教育...

作者

  • 6篇郑磊
  • 2篇吴映雄
  • 1篇张鼎权
  • 1篇朱志勇
  • 1篇侯玉娜
  • 1篇杜康力
  • 1篇李静
  • 1篇刘叶

传媒

  • 1篇教育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特区经济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教育性别差异的经济学研究评述被引量:17
2013年
增加女性教育投资水平和质量,缩小教育性别差异,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尽管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教育性别差异,但是女性在更高层次教育的入学机会、辍学风险、教育质量以及劳动力市场回报等教育获得和教育成就的指标上仍然落后于男性,教育性别差异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在介绍了教育性别不平等的研究框架之后,基于经济学的视角,从教育机会获得、教育学术成就、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回报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中国教育性别差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解释了中国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变动趋势和原因,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郑磊张鼎权
关键词:性别不平等教育获得教育成就劳动力市场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性别差异的视角被引量:7
2014年
伴随着大规模的"打工潮"而来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迅速增长,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面临的"留守儿童"严峻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监测与评价调查数据,运用倍差估计方法,分析了父母外出打工及返乡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者的性别对子女成绩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父亲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并无显著影响,而母亲外出打工会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相对于父亲监护类型,母亲监护更有利于儿童的学业成绩。此外,父母外出打工之后是否返乡并不会显著的提高留守子女的成绩,这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同时存在"收入效应"和"教养缺失效应"的双重作用,打工带来的家庭经济状况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父母养育角色缺失所导致的社会化过程不完整的不利影响。
吴映雄杜康力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业成绩性别差异
中国教育性别平等政策回顾与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性别平等———特别是保护女性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基于政策文本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的教育性别平等政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政策之间缺乏衔接,对宏观行动方向表述较多但对微观行动策略制定较少,教育系统内部以及其他行政部门的配套措施不完善等。结合有关教育性别平等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国家相关政策,本文从转变教育性别平等的行动主体、行动方向、行动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改进建议。
郑磊李静
关键词:教育性别平等
教育是否促进了中国公民的政治选举投票参与——来自CGSS 2006调查数据的证据被引量:25
2013年
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公民社会建设过程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个重要问题。理论研究表明,作为教育的非货币收益之一,公民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政治参与程度,但是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还相当少。基于政治社会化理论,本文利用全国性调查数据,研究了学校教育在公民政治选举投票参与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和政治选举投票参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针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进行的工具变量估计以及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果并没有显著发生变化。本文从学校教育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选举制度两方面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郑磊朱志勇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投票
家庭规模与儿童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利用中国西部农村抽样调查数据,以学业成绩和心理适应性两方面指标来度量儿童教育发展成果,特别关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这两类教育发展指标上的差异,以及两类家庭儿童的教育性别差异状况,我们尝试性地研究家庭规模与儿童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生育规模减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业成绩,这对于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女童尤其有利。但是,出生在较小规模家庭或独生子女家庭的儿童,其心理适应性水平也显著偏低。此外,相对于独生子女而言,拥有一个同胞的孩子其学业成绩并不会显著低于前者,但是其心理适应性却显著高于前者。
郑磊侯玉娜刘叶
关键词:家庭规模学业成就心理适应性
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来自西部农村地区调查的证据被引量:54
2014年
中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规模乡-城人口流动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影响。在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严重城乡分割的情况下,大量迁移者不得不将其子女留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学习表现、心理健康均落后于非留守儿童,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父亲或母亲打工对留守子女的异质性影响,也忽视了基于横截面数据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具有内生性偏误,因此对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状况的认识可能并不全面。通过"中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监测与评价调查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父亲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并无显著影响;(2)母亲外出打工则会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产生显著的负效应;(3)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再返乡并不会显著提高留守子女的成绩。父母外出打工的"收入效应"和"教养角色缺失效应"以及父母在子女教育发展上的性别差异性影响可以解释上述结果。这些发现的政策含义有两点:首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允许并鼓励留守儿童随父母一起迁移,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劳动力迁移所体现出的人力资本配置优化;其次,母亲对儿童教育发展特别是留守女童的教育发展尤其重要,因此如果现行制度不足以保证留守儿童随打工父母一起迁移的话,也应当尽可能的优先保证儿童随打工的母亲一起迁移到城市,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女性教育的外部收益。
郑磊吴映雄
关键词:劳动力迁移留守儿童倍差法性别差异
同胞性别结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与教育获得被引量:73
2013年
已有研究发现,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家庭子女数减少是缩小教育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然而即使在给定的子女数量下,同胞性别结构的差异也会影响个人的教育获得,但是来自中国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本文在中国的父权制家庭文化背景下研究了同胞性别结构对家庭内部资源分配以及个人教育获得的影响。本文提出,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经济动机的影响,父母的儿子偏好导致家庭内部资源分配时偏向男孩,而抚养男孩和女孩的成本差异强化了这种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基于全国代表性抽样数据的研究证实了本文的解释。研究发现,拥有兄弟不利于个人的教育获得,而同胞中女孩比例越高则越有利于个人的教育获得,这种影响存在着复杂的性别间的非对称性。同胞性别结构效应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户籍拥有者之间并不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但其影响在不同出生队列之间却存在显著差异。
郑磊
关键词:教育获得男孩偏好性别不平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