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M303194)

作品数:11 被引量:128H指数:7
相关作者:严力行许先国洪小珍傅启华朱发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血液中心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型
  • 5篇血型系统
  • 5篇RHD基因
  • 4篇分子
  • 4篇RH血型
  • 3篇RHD
  • 2篇等位
  • 2篇等位基因
  • 2篇基因
  • 2篇RH
  • 2篇RH血型系统
  • 2篇ABO血型
  • 2篇ABO血型系...
  • 2篇表型
  • 2篇测序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选择性剪接
  • 1篇血清

机构

  • 10篇浙江省血液中...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0篇严力行
  • 9篇许先国
  • 8篇洪小珍
  • 6篇傅启华
  • 5篇朱发明
  • 3篇马开荣
  • 2篇何吉
  • 1篇王芳
  • 1篇刘瑛
  • 1篇张丽英
  • 1篇倪映华
  • 1篇陈安心
  • 1篇姜侃
  • 1篇徐凤娟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遗传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年份

  • 8篇2006
  • 3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D基因的克隆及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05年
本研究目的在于克隆人类红细胞RHD基因,构建RhD表达载体,观察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从脐血网织红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RHD/CE基因,扩增产物通过TA连接克隆到pGEMT质粒,采用测序方法筛选多个克隆获得RHD基因。将获得的RHD基因进一步亚克隆构建pcDNA3.1(-)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通过superfect试剂盒转染K562细胞,最后观察K562细胞中RHD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克隆到RHD基因,构建的pcDNA3.1(-)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证实RHDcDNA序列及插入方向正确。转染后的K562细胞内有相应的mRNA转录,细胞表面有RhD抗原表达。结论:RHDcDNA转染的K562细胞能表达RhD抗原,该表达体系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各种RhD变异型的分子基础。
严力行许先国朱发明何吉
关键词:RHD基因RHD抗原K562RH血型系统
浙江汉族RhDEL表型的分子机理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为了研究浙江汉族RhDEL表型的分子机理,用吸收放散的血清学方法鉴定RhDEL表型,然后用RHD基因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和序列分析方法鉴定DEL表型RHD基因的10个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域可能的变异。结果表明:在122例浙江汉族Rh阴性血型中共检测到35例DEL表型个体,其中RhCCdee、RhCcdee和RhCcdEe表型分别有6例(17.14%)、28例(80.00%)和1例(2.86%)。序列分析发现,RhDEL表型个体的第9外显子都有1227G>A突变。D杂合性试验发现,有29例(RhCcdee,28例;RhCcdEe,1例)存在RHD基因的缺失,有6例(RhCCdee)不存在RHD基因的缺失。结论:RHD1227A是浙江汉族RhDEL表型个体的重要遗传标记。
陈安心吴俊杰徐凤娟张丽英倪映华傅启华
关键词:RHDEL表型RHD
α-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等位基因467C>T和539G>C变异导致A_2亚型被引量:16
2006年
为了研究中国汉族人群ABO血型系统中A2亚型的分子遗传背景,发现并鉴定新的ABO等位基因,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5例ABO血型疑难样本,PCR扩增ABO基因转录调控序列和全编码序列,PCR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并对含有变异位点的扩增片段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例疑难样本分别鉴定为A2或A2B亚型;进一步研究发现,1例A2B和1例A2样本分别含有A201和A205等位基因,另3例A2B样本中发现一个新的A2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与A101相比,差异在外显子7的467C>T和539G>C变异,导致多肽链P156L和R180P的替换。结论首次发现467C>T和539G>C组合的A2等位基因,中国汉族人群中A2亚型具有遗传多态性。
许先国洪小珍吴俊杰马开荣傅启华严力行
关键词:A2亚型ABO血型系统
浙江汉族人群RHD基因合子型检测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了解浙江汉族人群RHD基因合子型多态性情况。方法采用PCR-SSP方法检测438例RhD阳性、弱D表现型、RhD阴性表型个体的RHD基因上、下游盒和杂交盒,根据个体盒子的检测结果推测其合子型。结果198例RhD阳性样本中12例(6.06%)为RHD+/RHD-型,其余186例(93.94%)为RHD+/RHD+型;32例弱D表现型样本中29例(90.63%)为RHD+/RHD-型,3例(9.37%)为RHD+/RHD+型;208例RhD阴性样本中53例(25.48%)为RHD+/RHD-型,145例(69.71%)为RHD-/RHD-型,10例(4.81%)为RHD+/RHD+型。结论浙江汉族人群中RhD阳性、弱D表现型、RhD阴性表型个体RHD基因合子型分布频率不同,RhD阴性人群中存在缺失RHD基因或有完整RHD基因的情况。
王芳吴俊杰朱发明严力行
关键词:RHD基因
汉族Rh血型D^Ⅵ表型Ⅲ型的分子结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Rh血型系统的部分D表型(或不完全D表型,panial D phenotype)可以分成D^Ⅱ(D category Ⅱ,D^Ⅱ)-D^Ⅶ(D category Ⅶ,D^Ⅶ)6个表型(D^Ⅰ已经被废除),其中D^Ⅵ(D category Ⅵ,D^Ⅵ)表型临床意义显著。D^Ⅵ表型女性妊娠RhD阳性胎儿可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如果D^Ⅵ表型患者被误检为RhD阳性而接受RhD阳性血液,产生抗RhD的风险也很高。
吴俊杰洪小珍许先国朱发明严力行
关键词:RH血型系统表型分子结构汉族新生儿溶血病
RHD基因测序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弱D表型分子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建立RHD基因的测序方法并对9例弱D表型作分子鉴定。方法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筛选弱表达的D变异体,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测定核苷酸的变异。结果用PCR-SSP方法特异扩增RHD基因,50份随机Rh阴性(ccdee)样本呈阴性结果,51例随机Rh阳性样本呈阳性结果。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15份代表性Rh阳性单倍体型的RHD基因序列和标准序列一致。用所建立的方法对9份弱D表型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发现5份有845G>A突变,3份有1227G>A突变,1例有1013T>C突变。结论所建立的RHD基因测序方法可以用于弱D的分子鉴定。9份弱D表型的分子机理得到明确。
吴俊杰洪小珍许先国傅启华严力行
关键词:RH-HR血型系统RHD基因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中国人群中α_(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C35T变异的频率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alpha-1,2-fucosyltransferase,FUT1)基因FUT1C35T变异的等位基因频率。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包括C35T变异区域的FUT1基因DNA片段,扩增产物用HaeⅢ进行酶切,建立鉴定FUT1基因h4等位基因的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应用该方法对158名随机汉族人群样本进行检测。结果158名随机样本中,35T/T纯合子8名,35C/T杂合子67名,35C/C纯合子83名,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所有样本的ABO血型鉴定均正常,而非H缺陷。结论FUT1基因C35T不是引起类孟买型的基因突变,而是一种常见的基因多态性。
许先国洪小珍吴俊杰马开荣傅启华严力行
一例RhD弱表达突变体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吴俊杰许先国洪小珍姜侃傅启华严力行
关键词: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原性
中国人Rh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为了研究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方法(IAT)筛选弱表达的D变异体,PCR-SSP(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epecificprimer)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用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测定核苷酸的变异。结果表明:从22例弱D中检测到10例部分D表型,其中DVa(Kou.)、DVa(Hus.)和DVa-like(YH.)各1例,DVItypeⅢ表型7例。结论:10例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得到明确,其中DVa(Kou.)、DVa-like(YH.)表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吴俊杰洪小珍许先国何吉傅启华严力行
关键词:RH血型RHD基因部分D测序
鉴定9个新的RHD基因mRNA可变剪接体被引量:11
2006年
为了研究各种RHD基因mRNA可变剪接体的基因结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人脐血样本RHDmRNA,对RHDcDNA进行TA克隆和序列分析,对各可变剪接体的剪接位点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将RHDmRNA进行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结果在28个阳性克隆中,除全长RHDcDNA外,共检测到12种(包括9种新的)RHD可变剪接体,发现外显子遗漏、5’和3’剪接位点变异3种剪接形式,涉及外显子2~9,其中6种新的剪接体同时存在RHD和RHCE基因同源杂交现象。ESTs分析还检索到内含子保留形式的剪接体。研究表明,RHD基因mRNA存在复杂的可变剪接机制,除己报道的剪接体外,检测到9种新的RHD可变剪接体,并发现了可变剪接和同源杂交并存现象。
许先国吴俊杰洪小珍朱发明严力行
关键词:RHD基因RH血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