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118)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相关作者:曹均曹庆昌孙明德李贵桐林启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板栗
  • 1篇动物特征
  • 1篇燕山板栗
  • 1篇原生
  • 1篇原生动物
  • 1篇施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 1篇土壤原生动物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量
  • 1篇物量
  • 1篇锰肥
  • 1篇板栗园

机构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孙明德
  • 3篇曹庆昌
  • 3篇曹均
  • 2篇赵小蓉
  • 2篇吴姬
  • 2篇林启美
  • 2篇李贵桐
  • 1篇王乐乐
  • 1篇杨志臣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北京9个典型板栗园土壤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特征被引量:26
2010年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质量存在密切联系,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从北京板栗主产区采取9个典型板栗园表层(0—20cm)土壤,采用BIOLOG生态微平板(BIOLOG Eco PlateTM)分析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群结构,旨在了解不同板栗园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群结构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9个土壤可分为3组:(1)1,6,9号土壤、(2)2,5,7号土壤、(3)3,4,8号土壤。组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群结构相似,而每组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其中,1,6,9号土壤利用D-羟基丁二酸等7种基质的微生物比较多;而利用葡萄糖-1-磷酸盐等14种基质的微生物比较少,2,5,7号土壤与1,6,9号土壤正好相反,3,4,8号土壤与1,6,9号土壤的相似之处表现在代谢D-羟基丁二酸等7种基质的微生物也比较多,而代谢i-赤藻糖醇、D-木糖、2-羟基安息香酸等基质的微生物比较少。但是,目前对于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群多样性在土壤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与意义,特别是与土壤CNP等生物化学过程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曹均吴姬赵小蓉李贵桐孙明德曹庆昌林启美
燕山板栗锰肥施用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针对目前燕山板栗生产中施锰量不合理、缺乏最佳锰营养元素的施用比例等问题进行锰肥施用量与板栗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京郊燕山板栗在中下等肥力水平土壤1kg锰肥可增产23.8kg,增值238元,增产幅度21.3%-42.8%。通过锰肥试验所求出的效应方程,计算出锰肥最佳施用量为78.9kg/hm^2硫酸锰,可获经济合理的产量为4050kg/hm^2。
曹庆昌王乐乐曹均杨志臣孙明德
北京主要板栗园土壤微生物量及原生动物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解北京不同板栗园土壤生物学特点,并评价其在板栗园土壤养分供给中的作用,在北京板栗主产区不同板栗园采取24个表层土壤,分析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原生动物等性质。结果表明:板栗园土壤微生物量碳33.21~128.55mg/kg,平均90.63mg/kg;微生物量磷3.41~14.92mg/kg,平均8.63mg/kg。土壤微生物量周转不能满足板栗氮素营养的需要,但能够基本满足板栗磷素营养的需求。板栗园土壤主要是鞭毛虫,肉足虫和纤毛虫很少。
孙明德吴姬曹均赵小蓉李贵桐曹庆昌林启美
关键词:板栗园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原生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