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C740008)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杨同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佛经
  • 3篇词语
  • 2篇汉译佛经
  • 1篇因果报应
  • 1篇用词
  • 1篇语言接触
  • 1篇山林
  • 1篇俗化
  • 1篇中土文献
  • 1篇雾气
  • 1篇例释
  • 1篇考释
  • 1篇集释
  • 1篇焦氏易林
  • 1篇教化
  • 1篇果报
  • 1篇汉译
  • 1篇佛教
  • 1篇佛教词语
  • 1篇佛经词语

机构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杨同军

传媒

  • 2篇甘肃广播电视...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汉语史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乱风”考——兼谈“岚”表“山林中的雾气”义的来源
2011年
"乱风"的佛教词义有关辞书失收,大概在三国支谦译经中首次运用,为"微风、顺柔和畅达之风"义;后在西晋译经中出现了表"大三灾"之"风灾"义,因而又可表"猛风、大风"义,与"岚风"义相同。"乱风"或为"岚风"的另一种译法,因此,"岚"表"山林中的雾气"可能源自表"微风或顺柔、畅达之风"义的"乱风"。
杨同军
早期汉梵语言接触与汉译佛经的出现——以“浮屠”、“桑门”、“伊蒲塞”诸词在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中的运用情况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详细考察代表东汉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佛教词语"浮屠"、"桑门"、"伊蒲塞"等在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中的运用情况,可以发现,这些旧有的佛教词语与后来东汉末期出现的汉译佛经词汇不是一个系统,后来的译者可能不了解这些词语,也没有采用这些词语,而是创造了"佛"、"沙门"、"优婆塞"等新的词语。这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曾经经历了深浅不同的两个语言接触阶段,东汉末年汉译佛经才蔚然成风,并形成了系统的汉译佛经词汇和全新的汉译佛经语言。
杨同军
关键词:语言接触汉译佛经佛教词语词汇系统
汉译佛经词语的佛教化和本土化演变例释被引量:1
2009年
由于佛教东传和佛经翻译的需要,许多中土词语被佛教化;而由于佛教的汉化和汉语传统文化强有力的影响,这些本来佛教化了的词语又出现了向本土词义、词形的转化和回归。本文以"居士"的梵化和汉化、"缚碍"成词的佛教渊源、"精舍"的汉梵语源及其发展为例,探讨了这一因语言接触和文化互动造成的词汇现象。
楊同軍
关键词:本土化
“五逆闻雷”考被引量:1
2011年
"五逆闻雷"常用作禅家机语,实际上,它是佛教词"五逆"俗化之后与世俗的因果报应观念共同构成的一个民间俗语,即所谓的"五逆遭雷劈"。此文考证了它的来源,并指出《焦氏易林》中"雷霆所击,诛者五逆"的说法可能是后人所加。
杨同军
关键词:俗化因果报应《焦氏易林》
汉译佛经常用词语集释
2012年
汉译佛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大量的佛教词语,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词语。本文试考释"卧觉"、"周竟"、"壁板"、"旁臣"、"轻毁"、"戏疑"、"正要"诸词以资说明。
杨同军
关键词:汉译佛经常用词词语考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