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J10B00)
- 作品数:5 被引量:90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滨谊吴敏卫丽亚雷芸李雄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务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生态能级的县域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初探被引量:15
- 2015年
- 以县域绿地的用地界定与特征为研究背景,分析网络结构实现生态能量流动、辐射和交换的机理。提出"生态能级"概念、理论,据此分析县域绿地与县域其他城乡发展用地的时空特征及演变。研究生态能级的空间效应分析评价,将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分为正能级、零能级、负能级三阶和七级分级,提出基于不同生态能级的空间效应特征进行绿地生态网络要素的空间连接、渗透和隔离的原理方法。构建三网:以连通为核心的生境廊道网络、以辐射为核心的风景绿道网络、以承载为核心的生态安全网络,并使三网与县域其他发展用地叠加耦合。力求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以合理的绿地生态网络结构形式和多元共赢的发展方式,实现最大限度的县域绿地保护与建设。
- 刘滨谊卫丽亚
- 关键词:网络构建
- 以绿道建构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构成、特性与价值被引量:12
- 2013年
- 以绿道建构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是一种构筑完整连续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方法,其于结构、功能及系统层面建立起人类与自然保护之间的连接,是生态向着城乡演进的一种空间战略、发展模式与生态策略。文中侧重从生态视角解析绿道由本体、边缘区、影响辐射区3个要素构成,提出绿道在生态网络建构过程中体现出的统领性、生态性、系统性3大特性,并分别从其与城乡的空间形态演进、系统耦合关系及价值驱动机制3个方面分析绿道及绿网对于城乡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为探知、建构合理高效的城乡绿地生态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
- 刘滨谊吴敏
- 关键词:绿道网络系统
- 基于城镇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自然景观保护恢复技术与网络规划被引量:10
- 2013年
- 通过对绿地生态网络概念与规划建设技术的研究,着重从自然景观保护与恢复的角度阐述了绿地生态网络构建规划的基本规划流程、规划要点,归纳总结了网络构建中水域、湿地、森林(林地)、山地、农田、棕地6类景观类型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与之对应的保护与恢复措施,以期为城镇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 孙逊张晓佳雷芸李雄
-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景观生态绿地
- “网络效能”与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格局形态的关联分析被引量:42
- 2012年
- 将绿地融合于整体城市,探索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功效的发挥与其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基于绿网的空间构成及"网络效能"体系的构建,提出各效能要素的功效指标;通过对其空间关联的分析并进行形态学转换,进而构建城市绿网空间格局与空间形态的指标体系,以期基于生态学过程以及空间效能的视角引导一种科学务实的规划设计方法,最终构建合理高效的城市以及区域绿化网络,并促进城市空间综合效益的增长。
- 刘滨谊吴敏
- 关键词:风景园林
- 基于空间效能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系统及其评价指标被引量:21
- 2014年
-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全新挑战,基于空间效能视角,建构了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引导下的城市空间生态系统,即由"本体—本体"系统、"本体—影响区"系统、"本体—辐射区"系统3个部分所组成,并针对此系统提出建立于"空间—效能"关联维度的网络评价3指标:网络连接度、网络渗透度、网络密度,继而通过对指标内涵、影响因子及度量方法的探索,为绿网系统评价提供技术平台与方法,为城市绿地空间建设及决策提供科学的路径支持,继而引导以生态效能以及城市综合效益为目标的绿网及整体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
- 刘滨谊吴敏
- 关键词:风景园林连接度渗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