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20111029)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高迪马雪峰贾斌张军波郑杰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2篇血栓前状态
  • 2篇血栓前状态分...
  • 2篇栓前状态
  • 2篇中医
  • 2篇骨折
  • 2篇骨折患者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标志
  • 2篇分子标志物
  • 2篇标志物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用药特点
  • 1篇证型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手术
  • 1篇中药
  • 1篇中医证

机构

  • 1篇深圳平乐骨伤...

作者

  • 1篇刘彦勋
  • 1篇樊培新
  • 1篇马戈东
  • 1篇曹国庆
  • 1篇张勇
  • 1篇郑杰
  • 1篇张军波
  • 1篇贾斌
  • 1篇马雪峰
  • 1篇高迪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用药特点的聚类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通过对近30年生物医学期刊中有关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处方录入,对其用药进行整理,并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探索中医治疗DVT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频数分析结果显示,当归、赤芍、丹参、川芎、黄芪、黄柏、党参、红花、白术、薏苡仁、土茯苓等为常用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了本病治疗的药物规律。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中药治疗DVT的用药处方规律,可更好地指导临床规范化研究。
贾斌张勇高迪刘彦勋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药聚类分析
影响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指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寻影响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PTS)的有关因素。方法对196例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于手术前1 d及术后3 d分别采集标本进行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进而将调查表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6例患者中63例发生血栓前期状态,发病率为32.14%。未发生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单因素分析显示,18个变量中14个变量与PTS有关,性别、就诊时间、神经损伤、镇痛治疗与PTS无关。多因素分析,筛选出7个骨折患者围手术期PTS的危险因素:高龄、体质量指数>27、吸烟、高血脂症、下肢骨折、血管损伤、输血。结论高龄、肥胖、吸烟、高脂血症、下肢骨折、血管损伤、输血等因素为PTS高危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贾斌张勇马戈东樊培新曹国庆高迪马雪峰刘彦勋郑杰张军波
关键词:骨折围手术期
骨折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揭示血栓前期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9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且按病例纳入标准观察患者的四诊资料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指标填入证型调查表,并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证型的归纳和确定,进而将调查表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折患者的血栓前状态的发病率为32.14%,其中以气虚血瘀证为主;气虚血瘀证PT指标与其他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以及气滞血瘀证DD指标明显高于正常指标,且分别与湿热内蕴证、积瘀化热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虚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ESR指标与其他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指标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气虚血瘀证骨折患者是发生血栓前状态的主要证型,同时有转化成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故对该型骨折患者应该重点检测。
贾斌张勇马戈东樊培新曹国庆高迪马雪峰刘彦勋郑杰
关键词:骨折血栓前状态中医证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