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419)

作品数:25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虞伟李晓军夏海萍张晶高德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关节炎
  • 11篇细胞
  • 11篇类风湿
  • 11篇风湿
  • 10篇抗体
  • 10篇类风湿关节炎
  • 10篇风湿关节炎
  • 9篇瓜氨酸
  • 6篇蛋白
  • 5篇免疫复合物
  • 5篇环瓜氨酸肽
  • 5篇氨酸
  • 4篇增殖
  • 4篇自身抗体
  • 4篇自身免疫
  • 4篇胶原
  • 4篇胶原诱导
  • 4篇瓜氨酸化
  • 3篇蛋白抗体
  • 3篇血清

机构

  • 23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建康职业...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虞伟
  • 18篇李晓军
  • 8篇夏海萍
  • 7篇张晶
  • 5篇高德玉
  • 5篇王凯
  • 5篇严孝岭
  • 5篇白彩琴
  • 4篇武建国
  • 4篇刘阳
  • 2篇刘雪梅
  • 2篇常勇
  • 2篇张宇
  • 2篇张敏杰
  • 2篇张萍
  • 2篇曹波
  • 2篇陈芳芳
  • 2篇徐飞
  • 2篇谈华
  • 2篇迟富丽

传媒

  • 13篇临床检验杂志
  • 5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细胞内瓜氨酸化蛋白的鉴定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瓜氨酸化是指精氨酸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由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介导引起的一种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瓜氨酸化修饰的上调参与体内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组织细胞中瓜氨酸化位点的鉴定依然迫切需要多种具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定量和高通量的检测方法,随着化学衍生技术和质谱技术的发展,新的快速精准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依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文章主要通过介绍显色剂分析、免疫识别、质谱分析等多种瓜氨酸化多肽的检测方法,以期为复杂生物样本中瓜氨酸位点的鉴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管晓龙周莹李晓军虞伟
关键词:瓜氨酸质谱类风湿关节炎
量子点标记链酶亲合素-生物素系统用于抗核抗体检测的对比研究与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颜色量子点(QDs)标记链霉亲合素(SA)-生物素系统在抗核抗体(ANA)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IFA)检测中的效果,评价其在临床样本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Hep-2细胞为抗原片,分别以QD655-SA、QD605-SA、QD565-SA结合生物素化羊抗人Ig G(生物素化二抗),用IIFA检测临床样本血清ANA,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二抗(FITC-二抗)为对照。比较和评价3种QDs-SA的应用效果。结果对114例患者血清研究发现,QD655-SA、QD605-SA、QD565-SA结合生物素二抗检测可见与FITC-二抗检测ANA结果相同或类似的荧光模式,阳性结果符合率均为100%,平均抗体滴度均高于FITC-二抗标记检测结果(P<0.01)。尤其对核仁型、核均质型与核点型ANA荧光模式检测效果优于FITC-二抗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D655-SA、QD605-SA、QD565-SA与FITC-二抗标记ANA定性结果高度一致(Kappa=0.979),滴度均呈高度正相关(P均<0.01)。结论 QDs-SA用于IIFA法检测ANA总体结果稳定、灵敏、可行,可获得较FITC-二抗检测更加敏感和稳定的实验结果。
张晶虞伟夏海萍李晓军张宇顾宁
关键词:抗核抗体
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小鼠CCP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量子点标记检测及其与CCP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的关系
2014年
目的建立基于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标记环瓜氨酸肽(CCP)抗原特异性T细胞(CCP-AST)的流式细胞分析术(FCM),研究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小鼠CCP-AST的阳性率及其与CCP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构建CIA小鼠模型,用QDs标记链霉亲合素(QD705-SA)结合生物素化的CCP对CCP-AST(CD4+CD8-CCP-TCR+)进行体外标记与FCM检测,同时将CCP与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SMC)进行共培养,并对其增殖刺激指数(SI)、CCP-AST阳性率及其他参数做相关分析。结果成功建立检测QDs标记CCP-AST的FCM术,发现CIA组小鼠CCP-AST阳性率[中位数(第25分位数,第75分位数)]为0.575%(0.475%,1.185%),显著高于PD2B对照肽的0.165%(0.113%,0.240%)和健康组小鼠的0.085%(0.000%,0.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IA组小鼠经CCP刺激,MSMC出现明显的增殖反应,SI值为4.710,高于健康组小鼠CCP刺激的SI值0.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IA组小鼠CCP-AST阳性率与CCP刺激MSMC的SI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34,P<0.05),与关节炎症指数之间亦呈正相关(r=0.611,P<0.05)。结论 QD705-SA结合生物素化的CCP,可实现对CCP-AST的有效标记和FCM检测,CIA组小鼠CCP-AST阳性率与CCP抗原刺激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结果显著相关,并与CIA小鼠关节肿胀和炎症程度关系密切。
张敏杰张晶夏海萍刘国瑞严孝岭虞伟李晓军
关键词:量子点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的提纯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提纯并鉴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免疫复合物(s—IC),并研究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用G蛋白亲和层析法分别从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阳性(ACPA+)RA患者、SLE患者及健康人对照血清中提取IC,用SDS—PAGE对提取的s—IC进行纯度鉴定,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s—IC中ACPA含量,用westernblot法鉴定纯化Ic中的瓜氨酸化蛋白质。体外培养HUVEC,分别用RA患者血清IC(RA—IC)、SLE患者血清IC(SLE-IC)、健康人血清IC(C-IC)刺激HUVEC,培养24h后,用CCK-8细胞增殖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用G蛋白亲和层析法可自血清中提取出纯度较高的IC,ACPA’RA患者血清经G蛋白柱纯化后,IC中ACPA的回收率可达56.85%。westernblot结果显示,RA患者s—Ic中在相对分子质量(Mr)25000~55000间出现较多SLE—IC和c—Ic中未有的条带。用s—IC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当s-IC浓度为50μg/mL时,RA—Ic与SLE-Ic组HUVEC的增殖水平均显著高于c-Ic组(P均〈0.01);当IC浓度为100μg/mL时,RA—IC组的HUVEC增殖水平显著高于SLE-IC与C-IC组(P均〈0.01)。结论成功提取ACPA-RA患者s-IC,RA-IC能显著促进HUVEC增殖。
张萍徐敏严孝岭高德玉高文博虞伟李晓军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复合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婴幼儿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婴幼儿感染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收集南京市儿童医院2013年10-12月婴幼儿感染标本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首先采用K-B法和E-test法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blaZ、mecA)及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ermA、ermB、ermC、mphC、msrA)。结果 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0.0%、100.0%、40.0%、40.0%;耐药基因共检出mecA基因11株占55.0%、ermB基因1株占5.0%、ermC基因7株占35.0%;该组菌中17号株对头孢西丁敏感,检出mecA基因,其他菌株头孢西丁药敏结果耐药株均能检出mecA基因,头孢西丁敏感株均未检出mecA基因。结论 mecA、ermB、ermC基因是该组菌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对婴幼儿感染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blaZ、mecA)及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ermA、ermB、ermC、mphC、msrA)检测研究尚为国内首次。
谈华徐嘉昌刘雪梅迟富丽徐飞曹波赵呈元常勇虞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
不同TNM分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神经烯醇化酶水平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神经烯醇化酶(NSE)水平与TNM分期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61例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回顾性分析其TNM分期,电话随访患者并计算生存期。Kendall's tau法行NSE值与TNM分期相关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描绘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筛选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 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为35.06(14.87,57.31)ng/m L,其中Ⅰ+Ⅱ期、Ⅲ期、Ⅳ期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分别为13.34(8.23,27.32)ng/m L、36.47(18.85,61.65)ng/m L、51.55(35.06,96.61)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组与Ⅲ期或Ⅳ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Ⅲ和Ⅳ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值与TNM分期呈中等正相关性(rK=0.472,P<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血清NSE水平、治疗前体能状态(PS)评分均为影响SCLC的预后因素(P均<0.01);而PS评分及TNM分期则为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与TNM分期呈正相关,两者与PS评分均为影响SCLC预后的因素。
虞红珍梁春梅江冬瑞李晓灿虞伟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TNM分期血清预后
Ⅱ型胶原短肽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短肽(CⅡ260—272)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T淋巴细胞激活的影响。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分别在建模1、2…8周后,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脾淋巴细胞,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C1I260—272短肽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并分析CⅡ短肽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滑膜炎及血管翳评分、成模时间及抗CⅡ及其短肽抗体之间的相关性。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滑膜炎和血管翳评分结果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用LSD法,方差不齐用Games—Howell法;2组间增殖水平比较用Mann—WhitneyU检验;细胞增殖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2组间抗体水平比较用t检验。结果免疫3周后,C11短肽特异性T细胞即出现明显的增殖反应[0.963(0.332-1.628)],与0周组大鼠10.332(0.331N0.3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T细胞增殖反应与成模时间及抗bcⅡ抗体、抗Cit—bCⅡ抗体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4,0.413,0.575,P均〈0.01)。免疫2周后模型组大鼠中抗CⅡ260—270抗体(0.827±0.155)与0周(0.043±0.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4周后抗bcⅡ抗体(0.362±0.062)、抗cit—bcⅡ抗体(0.390±0.141)与0周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1);同时,这3种抗体水平与血管翳评分也有显著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CⅡ短肽在建模早期即可刺激CIA大鼠脾淋巴细胞异常增殖,并在血清中检出针对CⅡ短肽的抗体反应。提示在利用CⅡ分子诱发CIA疾病发生过程中,该表位肽在驱动T、B淋巴细胞活化及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彩琴夏海萍虞伟张晶王凯李晓军武建国
关键词:关节炎T淋巴细胞
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抗氨基甲酰化蛋白(carbamylated proteins,Car P)抗体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自身抗体指标在RA诊断、RA疾病前期筛查中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应用前景。文中就抗Car P抗体在RA以及相关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管晓龙虞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病
人软骨糖蛋白-39对CIA大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淋巴细胞激活的影响,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分别在建模1、2、3、4、5、6、7、8周后,分离、培养大鼠脾淋巴细胞,CCK-8法检测HCgp39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血浆中抗HCgp39抗体及COMP的分泌水平,分析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建模2周后,HCgp39抗原特异性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明显增殖反应(P均〈0.01),与建模时间、抗HCgp39抗体水平显著正相关,与血管翳和滑膜炎症评分显著负相关。各组抗HCgp39抗体水平和COM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且抗HCgp39抗体水平与建模时间及COM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HCgp39可刺激CIA大鼠脾淋巴细胞的体外异常增殖,初步提示nCgp39抗原短肽在CIA早期及后续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夏海萍张晶白彩琴虞伟李晓军武建国
关键词:增殖反应
检测抗CCP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病,以滑膜血管翳形成为特征,最终导致软骨破坏、骨侵蚀和关节残疾。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RA的结局。迄今,对RA诊断价值最高的生物学标志物是抗环瓜氨酸肽自身抗体(ACCP)。本文对ACCP的形成及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刘阳李晓军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环瓜氨酸肽自身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