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EB010550)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守旗崔景贵王玲陈友庆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复旦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理
  • 4篇网络
  • 2篇道德
  • 2篇网络文化
  • 2篇文化
  • 2篇教育
  • 2篇儿童
  • 1篇道德规范
  • 1篇心理发展
  • 1篇心理教育
  • 1篇心理特征
  • 1篇心理特征分析
  • 1篇心理障碍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技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社会
  • 1篇思想品德
  • 1篇品德
  • 1篇自我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江苏技术师范...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作者

  • 3篇刘守旗
  • 2篇崔景贵
  • 1篇陈友庆
  • 1篇王玲

传媒

  • 2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新德育.思想...
  • 1篇新德育.思想...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网络文化对儿童思想品德影响的调查与思考——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江苏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解儿童①接触网络的实际情况,探讨网络文化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其机制,寻求学校德育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对策,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为主辅之以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11所中小学的1117名学生进行了研究,并与2001年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网络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校园网已成为儿童上网的主阵地,儿童上网和网络教育的总体情况较好。学生对网络知识都很有了解,上网比例高达91.1%,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上网频率以一周1-2次为主,每次上网时间多在1小时以下,怕上瘾、怕学坏、怕影响学习而不想上是没上网的主要原因,对网上黄色信息多数学生能正确对待。(2)网络文化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儿童与网络互动实现的。至于说这种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上过网的学生对网络影响多持消极态度,这主要与大众传媒对网络危害的过分渲染有关。事实上,网络对儿童学习、心理与品德的负面影响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网络环境,是发挥网络积极作用、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之途,也是学校德育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刘守旗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化儿童思想品德心理
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内涵,并从人格特质、网络特点、认知特征以及教养方式等角度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有关网络成瘾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五方面内容。
陈友庆王玲
关键词:网络网络成瘾影响因素
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被引量:15
2006年
建构网络心理教育范式,既是心理教育理论建设与创新的需要,又是心理教育范式与时俱进的要求。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是:搭建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理论根基,树立现代网络心理教育的理念,建设网络心理教育世界的“科学共同体”和建设网络心理教育资源的复杂系统。
崔景贵
关键词:网络心理教育教育范式教育资源
“网络新生代"的基本心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网络文化影响改变着当代青少年的生存与生活方式,“网络新生代”正在形成。本文探讨了网络文化对“网络新生代”心理发展并存交错的双重影响,主要从认知方式、言语风格、情感世界、道德风貌、人格特质、精神生活和行为表现等七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新生代”的基本心理特征。
崔景贵
关键词:网络新生代网络教育
走出虚拟:网络社会的重要课题被引量:1
2005年
一、现代社会: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虚拟的网络社会,虚拟性是网络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 所谓"虚拟",原本是与"现实"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虚拟是对现实性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是有等级和层次的.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可以将虚拟分成三种不同的形式:(1)对实存事物的虚拟,即对象性虚拟或现实性虚拟;(2)对现实超越性的虚拟,即对可能性或可能性空间的虚拟;(3)对现实背离的虚拟,一种对现实而言是悖论的或荒诞的虚拟,即对现实的不可能的虚拟.[1]
刘守旗
关键词:网络社会虚拟现实技术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症自我控制能力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文化影响儿童道德和心理发展的机制探讨
2008年
网络文化对儿童道德和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儿童与网络互动实现的,是网络传播和儿童个人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机制非常复杂,主要与网络、网童、教育和社会这四大因素有关。在探讨网络文化影响儿童道德和心理发展机制问题上,必须坚持系统、辩证、正面、积极的观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能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错误。
刘守旗
关键词:儿童网络文化道德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