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168)

作品数:12 被引量:96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勇韩黎卢中一孟祥兆张虎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4篇杆菌
  • 4篇不动杆菌
  • 3篇医院感染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球菌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 3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毒剂
  • 2篇药物
  • 2篇消毒
  • 2篇消毒剂
  • 2篇耐药性
  • 2篇菌属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机构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军区空军...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后勤...

作者

  • 4篇陈勇
  • 3篇韩黎
  • 2篇曹晋桂
  • 2篇刘辉
  • 2篇卢中一
  • 2篇孟祥兆
  • 2篇何晓锋
  • 2篇宋青
  • 2篇马文杰
  • 2篇刘芳
  • 2篇吴镝
  • 2篇张虎
  • 1篇宋博强
  • 1篇牛文凯
  • 1篇黄荔红
  • 1篇刘运成
  • 1篇李承毅
  • 1篇孙焕冬
  • 1篇张亚萍
  • 1篇赵东升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敏感性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分析2007-2013年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敏感性的变化现状,指导临床合理控制鲍氏不动杆菌。方法对2007-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相关标准进行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阳性株鉴定由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仪完成,药敏试验采用WHO推荐的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重点科室及医院每年的抗菌药物敏感率应用χ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医院共分离出病原菌18 301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2 049株占11.2%;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在重症监护病房由6.3%上升至27.1%、呼吸内科由2.0%上升至21.8%、神经内科由3.3%上升至17.4%;7年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呈下降趋势,亚胺培南由82.9%下降至17.9%,头孢他啶由37.1%下降至13.7%,头孢哌酮/舒巴坦由97.2%下降至42.9%;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变化与医院总趋势相同。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敏感率变化与临床用药、治疗有密切关系,医院应加强对鲍氏不动杆菌的预防和感染控制。
马文杰吴镝陈勇韩黎刘芳张虎何晓锋杨得明曹晋桂
关键词: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敏感性
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出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近年来,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由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带来的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甚至对包括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在内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师和微生物学工作者对多重耐药菌的广泛关注。
孟祥兆韩黎多丽波陈勇
关键词:金属Β内酰胺酶流行病学耐药
新型医院感染信息实时监测及管理网络平台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建立基于网络的医院感染信息实时自动监测与管理平台,达到掌握监测区域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动态、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决策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目的。方法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基于B/S架构进行开发,集中式网络架构,开发和部署医院感染网络监测信息系统;研发在医院内部网络中的数据适配器,利用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和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生成业务数据,通过通用接口和网闸,将数据自动推送至医院感染网络监测信息系统指定数据库中。结果初步建设完成基于网络的医院感染信息实时自动监测与管理平台,通过选择不同地域和不同情况的医院进行试点,形成了医院感染监测报告体系,实现了监测数据的网络自动报告、数据整合、审核和统计分析功能,并在4所医院试点成功;平台的拓展性能强,实时自动报告效率和数据标准化程度高。结论利用网络信息监测和数据推送技术,可实现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的网络实时自动监测,可用于高效、灵活、统一开展区域及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陈勇魏畅田晓丽刘运成庄英杰王志刚韩雪玲黄荔红赵东升吕雪峰赵静雅韩黎
关键词:医院感染网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消毒剂的抗性及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消毒剂的历史已逾百年,特别是在医疗感染预防及控制上的应用目前仍无可替代。虽然医疗技术及条件得到不断完善,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仍面临医疗感染的严峻挑战。这一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而细菌对消毒剂敏感性的下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卢中一陈勇陈伟韩黎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消毒剂抗药性流行病学
某医院ICU不动杆菌的分布、耐药性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原学标本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病人体表及环境标本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该医院ICU病房患者体表标本、医务人员手和环境标本中,检出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构成比依次为71.7%、74.4%和62.2%。64名患者浅表部位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定植率为54.7%。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可能超过70%,仅对米诺环素较敏感。住院患者与环境分离不动杆菌的抗菌谱高度相似。患者定植的非重复菌株中优势ST克隆株为ST138,属于克隆群92。结论不动杆菌在ICU病房内分布广泛,呈现出多重耐药性,且易于克隆传播。
高君韩雪琳宋青刘辉赵薇赵静雅王琰郑东宇蒋国钦胡小华韩黎陈勇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不动杆菌耐药性分子生物学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及5种消毒剂最低抑菌浓度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对常用消毒剂耐药性及其消毒剂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82株E.coli耐消毒剂基因sugE(c)、sugE(p)、qacEΔ1和qacE进行检测,琼脂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临床分离的82株E.coli中,sugE(c)、sugE(p)、qacEΔ1、qacE、sugE(c)+qacEΔ1、qacE+qacEΔ1+sugE(c)阳性率分别为84.15%(69株)、1.22%(1株)、76.83%(63株)、73.17%(60株)、68.29%(56株)、59.76%(4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非产ESBLs菌株,头孢吡肟敏感株与耐药株4种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苯扎氯铵、西吡氯铵、溴化铵及三氯生4种消毒剂对82株E.coli的MIC值均>标准菌株;氯己定对32株E.coli的MIC值>标准菌株,对另外50株E.coli的MIC值≤标准菌株。苯扎氯铵、西吡氯铵、溴化铵及三氯生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组、头孢吡肟敏感和耐药组的MIC值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氯己定MI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E.coli耐消毒剂基因qacE、qacEΔ1和sugE(c)检出率高,苯扎氯铵等消毒剂对E.coli的MIC普遍较标准菌株明显升高。
张亚萍陈勇王文英韩黎韩雪玲刘彦君曹延霞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消毒剂基因最低抑菌浓度
ICU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的定植传播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搬迁前后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的定植、传播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2008年4月-2009年1月对医院ICU患者和环境标本进行采样和菌株鉴定,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监测期间,该ICU从6张床位的小病房搬至20张床位的大病房。结果搬迁后ICU单人间数量增加,床间距增大,病房各项环境设施大为改善,护士和患者的人数比由2.0下降至1.2,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从31.3%下降至18.2%(χ2=11.86,P<0.001);搬迁前64例患者入ICU时检出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的有19例,检出率29.7%,搬家后有30例,检出率12.1%;入ICU后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获得率从搬迁前的37.8%下降至搬迁后的22.1%(χ2=4.90,P=0.027),说明搬迁后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的传播水平可能更高。结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护士患者合理配比是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在ICU传播的影响指标,病房环境改善后,有必要继续加强执行手卫生等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在ICU内的传播。
陈勇韩雪琳赵静雅刘辉宋青杨继勇罗艳萍赵薇胡小华韩黎
关键词:病房搬迁多药耐药菌定植
基于所有临床分离菌株与基于感染相关非重复菌株的耐药率比较
2015年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统计的菌株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率的差异,评估不考虑菌株临床背景对细菌耐药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基于所有临床分离菌株的方法;方法2:基于与感染相关非重复病原菌的方法)收集某院2008、2010、2013年每年上半年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不同方法收集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不敏感率。结果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不敏感率:方法1的统计结果普遍高于方法2,两种方法统计的不敏感率绝对差值为10.46%-33.7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各抗菌药物的不敏感率:除2010、2013年的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差值分别为6.17%、10.21%),以及2013年的青霉素G(差值3.86%)、红霉素(差值2.71%)、阿奇霉素(差值为2.43%)外,方法1的统计结果普遍高于方法2,两种方法统计的不敏感率绝对差值为0-18.04%。结论两种方法统计的菌株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率均存在偏差,其中不动杆菌属细菌统计结果偏差较大。不考虑菌株临床背景的情况,对细菌耐药性进行评估,可能会高估其耐药程度。
秦艳红牛文凯柏长青宋博强王良赵静雅陈勇韩黎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抗药性医院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对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合理用药。方法 2014年6月在微生物检测结果基础上,查阅病历对某医院2011-2013年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感染患者223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血液、泌尿道较高,分别占49.78%、23.32%、7.17%;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青霉素+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依次为29.60%、21.52%、18.83%;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1.0%、57.4%、55.2%、49.8%及38.6%;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4%和5.4%。结论针对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的发生。
马文杰曹晋桂陈勇吴镝刘芳张虎何晓锋杨得明韩黎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
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某部发生的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防控效果,提出进一步防控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所有病例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和聚集性活动等进行个案调查。根据血清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定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在2013年5月16日至2013年6月11日期间,某部队共出现49名确诊病例和38名疑似病例,均为男性,总体罹患率为7.8%。疫情高峰时间段为5月27日至6月2日(7 d),病例总数66人(占75.9%)。在疫情暴发期间,学兵10队、其他学兵队和非学兵队人群的罹患率分别为47.5%、4.5%和1.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9名确诊患者年龄为17~26岁,不同年龄组人群罹患率无统计学差异。患者籍贯和兵源地无明显聚集性。感染病例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和咳嗽,62.5%确诊病例出现了单侧或双侧肺部炎性改变,肺部阳性体征少见。所有确诊病例均住院治疗,无重症或危重病例出现。在采取病例监测、隔离观察、取消密集性活动、分散居住以及预防性服用阿奇霉素等防控措施之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封闭、密集的学习和训练部队易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有必要进一步提高防病意识,加强病例管理,尽量分散居住,减少密集活动,落实个人卫生制度。
陈勇蒋正杰吴志豪孙焕冬李承毅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