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7QA14040)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方炜林爱武钱家麒倪兆慧黄佳颖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膜
  • 3篇腹膜透析
  • 2篇预后
  • 2篇透析患者
  • 2篇细胞
  • 2篇腹膜透析患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平滑肌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诱导
  • 1篇预后分析
  • 1篇植管
  • 1篇溶质转运
  • 1篇透析相关
  • 1篇透析相关性
  • 1篇尿毒
  • 1篇尿毒症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细胞
  • 1篇主动脉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倪兆慧
  • 4篇钱家麒
  • 4篇林爱武
  • 4篇方炜
  • 2篇严豪
  • 2篇刘曜蓉
  • 2篇黄佳颖
  • 2篇张琳
  • 1篇杭瑛
  • 1篇张贺
  • 1篇顾爱萍
  • 1篇杨晓晓
  • 1篇袁江姿
  • 1篇张敏芳

传媒

  • 4篇中华肾脏病杂...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尿毒症血清诱导的磷酸钙晶体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钙化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清诱导的磷酸钙晶体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影响。方法尿毒症患者血清在37℃下孵育3d,超速离心法从尿毒症血清中分离磷酸钙晶体和无晶体血清,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分析晶体的形态及化学特征。体外培养HASMCs,分为以下4组:对照组、尿毒症血清组、磷酸钙晶体组和无晶体血清组。茜素红染色及甲氧酚酞络合酮法检测HASMCs钙化结节的形成及细胞内钙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桥蛋白(OPN)、核结合因子α1亚基(Cbfαl)、碱性磷酸酶(ALP)、基质1羧基谷氨酸蛋白(MGP)的mRNA表达。Cbfctl、OPN和BMP-2的蛋白表达用Western印迹和ELISA法检测。结果尿毒症血清可诱导磷酸钙晶体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血清明显促进HASMCs钙化结节形成,增加细胞内钙含量(P〈0.05),并上调细胞BMP-2、OPN、Cbfcd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而磷酸钙晶体亦促进HASMCs钙化结节的形成,增加细胞内钙含量(P〈0.05),上调BMP-2、OPN、Cbfα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无晶体血清组的HASMCs胞内钙含量和上述成骨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毒症血清可能通过诱导磷酸钙晶体的形成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
刘曜蓉方炜张琳林爱武倪兆慧钱家麒
关键词:尿毒症磷酸钙类钙质沉着症血清
371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预后分析被引量:37
2013年
目的分析本中心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的转归与预后,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人选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接受腹透治疗并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所有患者,分析7年间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转归与预后。结果研究期间共有220例患者发生了371次腹膜炎,腹膜炎发生率为1次/54.4患者·月。其中285例次(76.8%)的腹膜炎治愈,17例次(4.6%)的腹膜炎导致患者拔管转临时血液透析(血透),46例次(12.4%)的腹膜炎引起患者拔管转永久血透治疗,21例次(5.7%)的腹膜炎导致患者死亡。难治性腹膜炎患者的超滤能力(4h-UF)较腹膜炎发生前明显减少(330比270ml,P=0.036),4hD/Per较腹膜炎发生略有前升高[(0.55+0.08)比(0.58+0.10),P=0.0861。结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是导致腹透技术失败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难治性腹膜炎可损害患者腹膜功能。
唐碧雯方炜严豪袁江姿张敏芳黄佳颖顾爱萍林爱武倪兆慧钱家麒
关键词:腹膜透析预后腹膜功能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植管后两周内开始腹膜透析与规律开始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比较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腹透)植管后2周内开始腹透的患者与规律开始腹透患者的预后。方法入选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腹透中心植入腹透管并开始腹透的所有年龄超过18岁的患者。所有患者随访至患者死亡、退出腹透、转其他中心、失访或至研究终止日期(2011年3月31日)。植管后2周内开始透析的患者定义为紧急透析组,超过2周开始透析的患者为规律透析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技术生存率、无腹膜炎生存率及患者生存率。结果研究期间共657例人选,其中紧急透析组469例(71.4%),植管至开始透析的中位时间为6d;规律透析组188例(28.6%),植管至开始透析的中位时间为26d。与规律透析组相比,紧急透析组患者较年轻[(52.6±17.3)比(56.1±15.3)岁,P=0.017];残肾功能较差[(5.36±2.03)比(6.50±2.50)ml·min^-1·(1.73m^2)^-1,P〈0.01];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低[(34.0±5.7)比(36.2±5.9)g/L,P〈0.01;(76.9±18.8)比(80.8±17.9)g/L,P=0.018];血磷较高[(2.19±0.67)比(1.98±0.52)mmol/L,P〈0.01]。紧急透析患者因导管功能障碍转血透的比例高于规律透析患者(2.1%比0%,P=0.044)。紧急透析组和规律透析组的1、2、3、5年的技术生存率分别是94%和98%、92%和94%、90%和92%、86%和85%,两组各年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1.536,P=0.22)。两组的无腹膜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0.035,P=0.85)。紧急透析组和规律透析组的1、2、3、5年的患者生存率分别是90%和95%、81%和90%、74%和79%、67%和74%,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2.364,P=0.12)。结论虽然在腹透植管两周内开始透析的患者一般情况较规律�
刘曜蓉方炜张琳林爱武倪兆慧钱家麒
关键词:存活率分析腹膜透析急诊处理
腹膜透析患者腹腔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腹腔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影响。方法人选稳定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128例,采用ELISA法测定腹透透出液IL-6的浓度,计算IL-6呈现率(appearancerate,AR),前瞻性观察患者肌酐溶质转运面积系数(masstransferareacoefficientofcreatinine,MTACcr)的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透出液IL-6AR对患者腹膜溶质转运功能改变的影响。结果人选患者的基线MTACcr中位数Ⅲ(1,4,3,4)]水平为6.40(4.70,8.75)ml/min,12个月后MTACcr[7.14(5.59,8.73)ml/min]较基线期明显升高(P〈0.05)。与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稳定组相比,溶质转运功能增高组患者腹透透出液IL-6AR明显升高277.08(247.45,349.53)pg/min比263.18(69.94,286.72)pg/min,P〈0.05],残肾功能较低[0.79(0,2.12)mFmin比1.70(0.39,3.38)ml/min,P〈0.05],尿量减少[225(0,600)ml/24h比500(125,900)ml/24h,P〈0.05],患者基线MTACcr较低[5148(4.17,7.42)ml/min比7.00(5.46,9.76)mYmin,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透出液IL-6AR和低基线MTACcr是影响腹膜溶质转运功能远期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腹腔局部炎性反应影响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改变,腹腔IL.6水平是预测腹膜溶质转运功能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晓晓张贺杭瑛严豪林爱武黄佳颖倪兆慧钱家麒方炜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腹膜透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