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77)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主题

  • 7篇文学
  • 5篇代文
  • 5篇文学研究
  • 5篇现代文
  • 5篇现代文学
  • 4篇现代文学研究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新文学
  • 1篇新文学研究
  • 1篇兴衰
  • 1篇雄辩
  • 1篇学史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传统
  • 1篇治学特色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实证
  • 1篇史实
  • 1篇条理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刘卫国

传媒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季羡林的新文学批评被引量:4
2015年
季羡林在1930年代曾经从事过新文学批评。他直言不讳、过于较真的批评,在当时的文坛曾引起一些纠纷。他与当时文坛的左翼和自由派都发生过联系,但未加入任何一派。由于缺乏团体和刊物的有力支持,季羡林最终退出了新文学批评界,但季羡林的退出,并不是他个人的损失,而是新文学的损失。
刘卫国
关键词:文学场
雄辩与实证的交融——黄修己先生的治学特色被引量:1
2015年
黄修己先生是现代文学研究第二代学者中的佼佼者。洪子诚先生曾这样谈论黄修己先生:“文革在江西‘五七’干校的时候,因为他口才很好,说话条理清楚,又非常有煽动性,我们闲来没事,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雄辩胜于事实’。但这个绰号太长,没有流传开来。其实。黄老师的学问做得很严谨。
刘卫国
关键词:治学特色实证现代文学研究条理清楚
鲁迅、郭沫若“笔墨相讥”史实再探
2016年
鲁迅与郭沫若两人关系并不融洽,多次“笔墨相讥”,这几乎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众所周知的史实。如何看待这种矛盾?以前研究界主要是维护鲁迅的形象,认为郭沫若攻击鲁迅言论过火,而鲁迅对待郭沫若则是仁者风度、长者胸怀。
刘卫国
关键词:史实笔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革命与宗教的纠葛——丘东平作品新解
2014年
丘东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身世传奇的革命作家,但其作品相当另类,存在着不少令人费解的问题。比如,其作品经常出现一些奇怪的名字、话语和意象,某些作品中的人物言行也令人匪夷所思。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觉得有必要引入基督教这一因素。丘东平是一个革命作家,但曾经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既有革命的因素,又有基督教的因素。本文试图揭示丘东平作品中革命与宗教之间的纠葛,以加深对其作品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理解。
刘卫国张荻荻
关键词:革命作家宗教中国现代文学史丰富性
实证学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兴衰被引量:3
2011年
实证学风是中国学术研究中源远流长的传统学风,但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实证学风一直未能占据主导地位。1950—197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盛行以论带史,1980年代又强调当代性、主体性和片面性,1990年代又有学者质疑实证学风,进入21世际则追逐"理论"与"想像",实证学风一直备受批判、质疑和冷落。实证学风未能有效建立的原因:一是现代文学的政治目的与实证学风难以相容;二是用实证学风做学问的效率较低;但更重要的是,现代文学研究界未能端正对实证学风的认识。
刘卫国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
新文学批评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浪潮被引量:2
2017年
文化保守主义是新文学最为顽固和难缠的对手,它曾在五四时期、1990年代、2004年至今,三次掀起对新文学的批评浪潮。这三次浪潮,批评的焦点分别集中在白话文、激进主义及对中国国民性和传统文化的理解之上。文化保守主义对新文学的批评,虽然动摇不了新文学的存在合法性,但能增进人们对新文学缺陷的认识,也有利于新文学的健康发展和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进行。
刘卫国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现代文学研究
新文学批评三大思潮比较论被引量:1
2017年
在1917年至1949年间的新文学批评中,存在着启蒙主义、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三大思潮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的背景中从西方引进的。在演变模式上,三种思潮分别形成了"大流域模式、万花筒模式、蒸馏水模式"。在历史贡献上,分别推动了新文学"人的发现、文的自觉、阶级意识的觉醒"。在当时格局中,分别占据主导的、剩余的和新兴的位置。
刘卫国
关键词:启蒙主义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
民国时期新文学研究中的古典学术传统
2018年
在民国时期的新文学研究中,古典学术传统的治学思路依然被继承和运用着。汉学传统中的今文派与古文派以及宋学传统中的理学派与心学派,其治学思路都在新文学研究中有所体现。新文学研究中的今文派"为政治而学术",以文学研究干预现实,干预社会,干预政治,但有时陷入过度诠释,或为了迎合政治目的而剪裁历史;古文派"为学术而学术",对史料工作非常重视,对文本的解释实事求是,但很少能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和理论。新文学研究中的理学派戴着理论的镜片看世界,能见常人之所未见,得出一些新鲜的见解,但其理论资源来自他者,用他者的理论来批评中国新文学,有时会显得隔阂,难以切中肯綮,而且由于不知变通与修正,往往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心学派能结合中国文学创作实际,在借鉴他者理论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思考,创造出自己的理论,但由于自我主观过于膨胀,在实际批评时常显得臆断和独断。两种四派学术传统,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弊,在新文学研究中都作出过贡献,也都留下了遗憾,其经验教训值得后人好好总结。
刘卫国
关键词:新文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