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856)

作品数:10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施菊妹吴晓松杨惠英余红刘银梅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海市总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杀伤
  • 4篇自然杀伤
  • 4篇骨髓
  • 4篇骨髓瘤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杀伤细胞
  • 3篇自然杀伤细胞
  • 2篇酸钠
  • 2篇癌细胞
  • 2篇丙戊酸
  • 2篇丙戊酸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体
  • 1篇蛋白酶体抑制...
  • 1篇导尿
  • 1篇导尿包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海门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6篇施菊妹
  • 3篇吴晓松
  • 2篇郑军华
  • 2篇高敏杰
  • 2篇刘银梅
  • 2篇陶怡
  • 2篇余红
  • 2篇杨洸
  • 2篇杨惠英
  • 1篇郭长城
  • 1篇杨丰强
  • 1篇蒋卫
  • 1篇邵阳
  • 1篇侯军
  • 1篇沙雪平
  • 1篇艾工文
  • 1篇胡晓静
  • 1篇孟秀琴
  • 1篇高露
  • 1篇姜卫星

传媒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上海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然杀伤细胞体外扩增及其抗自体骨髓瘤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体外高效扩增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身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方法,研究扩增前和扩增后NK细胞对骨髓瘤细胞株U266和自体骨髓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10例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K562转基因细胞株在含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IL)-2的培养液中共育14d,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铬51释放法等方法,研究NK细胞的扩增情况、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和抗骨髓瘤作用。结果 300U/mLIL-2共培养体系扩增NK细胞的扩增倍数为196.4±12.8,扩增后NK细胞存活率>95%,IL-2能增强共培养体系中NK细胞的增殖能力。在效靶比为10∶1时,扩增后NK细胞对自体骨髓瘤细胞的平均杀伤率为(38.1±6.2)%,显著高于扩增前的(3.9±1.7)%(P<0.01)。结论 K562转基因细胞株能特异性刺激骨髓瘤患者NK细胞扩增,扩增后NK细胞抗自体骨髓瘤的作用显著增强,扩增并活化的NK细胞将有望作为临床治疗MM的免疫治疗方法。
施菊妹邵阳吴晓松陶怡艾工文胡晓静侯军孟秀琴郑军华
关键词:自体自然杀伤细胞多发性骨髓瘤
丙戊酸钠增强骨髓瘤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敏感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PA)对人类骨髓瘤细胞表面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性受体凝集素样同型二聚体(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并研究VPA对NK细胞杀伤骨髓瘤细胞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骨髓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0.5、1、2、5mmol/LVPA处理人类骨髓瘤细胞ARK、OPM2,与无VPA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浓度VPA对细胞ARK、OPM2活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1mmol/LVPA处理的骨髓瘤ARK、OPM2细胞NKG2D配体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应用钙黄绿素释放法(CARE—LASS)检测VPA对NK细胞抗骨髓瘤活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结果5mmol/LVPA处理ARK、OPM2细胞48h后,对骨髓瘤细胞活力有影响(P〈0.05);与未处理细胞比较,1mmol/LVPA处理的两种骨髓瘤细胞MICA、MICB和ULBP2mRNA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NK细胞对骨髓瘤细胞杀伤率增高,效靶比8:1时,VPA处理后ARK细胞杀伤率为60.2%,对照组为31.4%(P=0.018),VPA处理后OPM2细胞杀伤率为56.8%,对照组为22-3%(P=0.040);且增强的杀伤率可以被NKG2D抗体特异性拮抗。NK细胞通过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效应裂解肿瘤细胞。结论VPA明显上调骨髓瘤细胞的MICA/B、ULBP2表达,可增强NK细胞对骨髓瘤细胞的杀伤活性,NK细胞经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途径杀伤骨髓瘤细胞,为骨髓瘤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沙雪平蒋卫吴晓松高敏杰王宏梅施菊妹
关键词:丙戊酸NKG2D配体
自然杀伤细胞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体外扩增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型,探讨其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抽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15mL,分离单个核细胞,与基因修饰的K562细胞共培养,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Calcein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表型,计算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的杀伤率。结果扩增后NK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T淋巴细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4.2±12.9)%、(19.1±10.8)%、(4.3±0.8)%,与扩增前的(12.6±6.2)%、(7.7±2.7)%、(55.5±8.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扩增后NK细胞的杀伤细胞活化受体NKG2D、NKp30、NKp44和DNAX辅助分子1(DNAM-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4±4.3)%、(80.6±5.1)%、(20.9±2.7)%和(87.2±3.9)%,均显著高于扩增前的(17.0±2.1)%、(18.0±1.8)%、(1.4±0.4)%和(50.1±4.9)%(P值均<0.05)。扩增后NK细胞对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率分别为(61.7±8.0)%、(66.1±3.5)%,均显著高于扩增前的(28.2±3.2)%、(29.6±2.8)%(P值均<0.05)。扩增后主要活化分子的对照抗体、抗NKG2D抗体、抗NKp30抗体、抗NKp44抗体、抗NKp46抗体、抗DNAM-1抗体和联合全部抗体抑制NK细胞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率分别为(69.3±4.2)%、(43.6±3.5)%、(49.3±2.8)%、(47.1±4.9)%、(65.3±5.6)%、(41.1±3.8)%和(19.8±2.1)%。结论扩增后NK细胞表达部分活化分子增强,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扩增后NK细胞具有增强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与这些活化分子高表达有关。
祖卫兵高敏杰高路杨洸姜卫星朱峰吴晓松施菊妹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扩增体外乳腺癌
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多发性骨髓瘤的新靶标被引量:2
2014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MM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最终都避免不了疾病的复发.近年来,人们发现MM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即MM干细胞(multiple myeloma stem cells,MMSC),它被认为是MM发生和复发根源,因此通过靶向MMSC来治疗MM,有可能使其成为可治愈的疾病.本文我们主要就MMSC的重要相关基因、信号转导通路、表面标志以及针对该类细胞的靶向治疗进行综述.
高露湛凤凰施菊妹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肿瘤干细胞新靶标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信号转导通路CELLS
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现状被引量:4
2013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蛋白酶体是细胞内的一种复合酶,它可以降解泛素标记的蛋白,调节细胞内蛋白水平,在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应用,使MM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改善了骨髓瘤的治疗疗效。硼替佐米是首个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MM临床治疗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它能可逆地抑制26S蛋白酶体糜蛋白样活性。但是,大多数硼替佐米初治后缓解的患者因产生耐药而最终导致疾病复发,因此,人们开始寻找与硼替佐米作用机制不同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目前研究发现了一些能特异地结合蛋白酶体活性位点并且不可逆的抑制其功能的抑制剂,这些药物正在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对已用于治疗MM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进行讨论,并对正在进行前期临床试验的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进行概述,旨在解决硼替佐米的耐药性问题。
杨洸陶怡施菊妹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蛋白酶体抑制剂耐药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病情危重,留置导尿管通常成为一种必要的措施。但留置导尿管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尿道黏膜的完整性,降低尿道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同时会将细菌带入后尿道,引起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CAUTI会加重病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死亡风险,2%~4%的患者可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一旦发生后病死率可高达13%~30%。品管圈(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为了降低CAUTI发生率,我们于2013年1-12月开展了降低CAUTI的QCC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余红杨惠英刘银梅
关键词:导尿管品管圈尿道黏膜损伤尿路感染导尿包尿道插管无菌操作规程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7
2016年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哮喘有多种细胞参与,包括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和遗传学密切相关。
余红杨惠英刘银梅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儿童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糖皮质激素内分泌因素炎性细胞
丙戊酸钠上调人肾癌细胞MICA/B的表达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人肾癌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B(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related chainA/B,MICA/B)表达的影响,比较肾癌细胞经VPA处理前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其杀伤作用的差异。方法:用0.5~8.0mmol/LVPA分别处理人肾癌786-O和ACHN细胞后,应用FCM检测不同浓度VP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4.0mmol/LVPA处理肾癌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FCM分别检测肾癌细胞MICA/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钙黄绿素释放法和FCM分别检测VPA处理肾癌细胞后NK细胞对其的杀伤作用以及NK细胞的脱颗粒行为。结果:8.0mmol/LVPA处理肾癌细胞48h后,对肾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处理组(P<0.05);4.0mmol/LVPA处理组肾癌细胞MICA/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4.0mmol/LVPA处理组NK细胞对肾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且杀伤率的升高可被抗NKG2D(natural-killer group2,memberD)抗体特异性拮抗;肾癌细胞经4.0mmol/LVPA处理后,其激活NK细胞的脱颗粒作用明显强于未经VPA处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VPA可以明显上调肾癌细胞MICA/B的表达,增强NK细胞对其的杀伤活性。
杨丰强邵阳郭长城施菊妹郑军华
关键词:丙戊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