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BAD21B03)

作品数:26 被引量:232H指数:10
相关作者:官春云宋海星刘强荣湘民彭建伟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油菜
  • 13篇施肥
  • 9篇种植密度
  • 8篇养分
  • 8篇施肥水平
  • 8篇肥水
  • 7篇养分吸收
  • 7篇施肥量
  • 6篇性状
  • 6篇籽粒
  • 5篇冬油菜
  • 5篇游离氨基酸
  • 5篇籽粒产量
  • 5篇可溶性糖
  • 5篇氨基酸
  • 4篇农艺
  • 4篇农艺性
  • 4篇农艺性状
  • 3篇氮磷钾
  • 3篇氮磷钾配比

机构

  • 26篇湖南农业大学
  • 20篇国家油料改良...
  • 1篇湖南生物机电...
  • 1篇浏阳市农业技...

作者

  • 26篇官春云
  • 23篇宋海星
  • 20篇刘强
  • 18篇荣湘民
  • 14篇彭建伟
  • 7篇杨勇
  • 6篇王继玥
  • 6篇田昌
  • 5篇谭太龙
  • 4篇张玉平
  • 4篇谢桂先
  • 3篇郭春铭
  • 3篇宋小林
  • 2篇徐一兰
  • 2篇张振华
  • 2篇王署娟
  • 2篇朱兆坤
  • 2篇张海鹏
  • 1篇向秀媛
  • 1篇柴慧清

传媒

  • 6篇湖南农业科学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5篇2012
  • 1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肥化肥配施对冬油菜养分吸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5
2012年
以杂交冬油菜湘杂油763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油菜养分吸收、籽粒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籽粒产量大小顺序为10%OM﹥0%OM﹥30%OM﹥50%OM,10%OM(10%有机氮替代化肥氮)产量达2 055.00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比0%OM(纯化肥)增产8.26%,3个有机肥处理中,籽粒产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下降;产量构成因素中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籽粒品质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与产量一致,且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处理(50%OM)籽粒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低,油分含量最高;氮、磷、钾、硼素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与产量基本一致;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规律不明显。在本试验中,油菜植株养分吸收、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等都可反映籽粒产量,10%OM为较合适的有机肥配施比例。
田昌彭建伟宋海星荣湘民官春云刘强
关键词:配施养分变化
不同处理条件下油菜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油菜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其与籽粒产量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油菜可溶性糖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油菜籽粒产量影响较大,油菜可溶性糖总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与油菜籽粒产量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水平;高施肥量和适宜的种植密度对油菜可溶性糖总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具有极显著的促进效应,从总体上看,油菜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直线上升;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趋势,除了高施肥量处理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变化外,其他处理都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缓慢上升,以高施肥量+22.5万/hm2处理最好。
宋小林刘强宋海星官春云荣湘民王纪玥王署娟
关键词:油菜施肥水平栽培密度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
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湘杂油763籽粒主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以湘杂油763为材料,研究了施肥水平(以N、P2O5、K2O、B计,处理A分别为240、120、210、1.2kg/hm2;处理B分别为180、90、157.5、0.9kg/hm2;处理C分别为120、60、105、0.6kg/hm2;处理D分别为60、30、52.5、0.3kg/hm2;处理E为不施肥)和种植密度(7.5×104、1.5×105、2.25×105、3.0×105、3.75×105、4.5×105株/hm2)对油菜籽粒油分、蛋白质、硫苷和芥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受施肥量的影响较大,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油分含量以处理C和处理D的较高,蛋白质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肥量对油分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远大于种植密度,所有处理中以种植密度为2.25×105株/hm2、施肥量为A处理的最高;硫苷含量和芥酸含量随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变化未显示出一定的规律。
王继玥宋海星官春云刘强荣湘民张振华谭太龙
关键词:种植密度施肥量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湘杂油763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优质杂交冬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63在6种不同密度和5种不同施肥水平下,籽粒产量和N、P2O5、K2O、S、B吸收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密度高低籽粒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高密度条件下的增加幅度小于低密度条件;施肥量较低时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施肥量高密度条件下反而下降。所有处理中以中密度(22.5万/hm2)和高施肥量(N、P2O5、K2O、B施用量为240、120、210、1.2 kg/hm2)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养分吸收量,相同密度条件下随施肥量的变化趋势与产量相同,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肥量条件下随密度的变化趋势则与产量不同,高施肥量条件下N、P、K吸收量以密度为22.5万/hm2的最高,其余施肥量条件下,N、P吸收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K的吸收量随密度的变化较小。S、B的吸收量均没有随密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王继玥宋海星官春云刘强荣湘民彭建伟谢桂先张玉平
关键词:油菜种植密度施肥量
栽培因子对油菜油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硫、柠檬酸、油菜素内酯对油菜油酸含量的作用效果。单因素效应分析氮肥施用量与油酸含量呈直线负相关。磷肥、钾肥施用量与油酸含量都呈二次曲线负相关。在一定范围内,施用磷肥、钾肥有利于油菜油酸含量的提高,过量则降低油酸含量。硫肥施用量与油酸含量呈直线正相关。该试验条件下在低氮、中磷、中钾、高硫水平下可以获得较高的油酸含量:当纯氮、纯磷、纯钾、纯硫的含量分别为0、112.5、112.5、60 kg/hm2时获得最高油酸含量67.51%。油菜素内酯和柠檬酸的效果不显著,可能与施用时期和施用量有关。
谭太龙徐一兰张宏军官春云
关键词:油菜栽培因子油酸含量
氮磷钾配比对油菜养分吸收、碳氮代谢产物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养分吸收、碳氮代谢产物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磷钾肥对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没有表现出一致规律。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磷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都呈增加的趋势,而磷钾肥对其影响不及氮肥有规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氮肥和钾肥利用率都呈减少的趋势,而磷肥利用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供试7种氮磷钾配比中,以处理E(N∶P2O5∶K2O=1.00∶0.5∶0.5)的籽粒产量最高(2 231 kg.hm-2),其次是处理K(N∶P2O5∶K2O=1.00∶0.43∶0.57),籽粒产量为2 06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对产量影响较小。
杨勇刘强宋海星官春云荣湘民彭建伟
关键词:油菜氮磷钾配比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冬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施氮比例(磷钾施用量一致)和较高的施磷比例(氮钾施用量一致)处理油菜长势较好,表现为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分枝数、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都较高,并且每角果粒数和千粒质量也较高,最终产量增加;而施钾比例对产量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供试12种氮磷钾配比处理中,以m(N)∶m(P2O5)∶m(K2O)=1∶0.5∶0.58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为1 830 kg/hm2,其次是m(N)∶m(P2O5)∶m(K2O)=1∶0.5∶0.88处理,籽粒产量为1 800 kg/hm2,m(N)∶m(P2O5)∶m(K2O)=1∶0.4∶1.4处理的籽粒产量最低,为1 350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质量,每角粒数对产量影响较小。
杨勇刘强宋海星官春云荣湘民彭建伟
关键词:氮磷钾配比油菜
密度和施肥量对油菜植株碳氮代谢主要产物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以湘杂油763为材料,设置施肥量与密度互作试验,分析不同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油菜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减小和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群体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都随着施肥量和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油菜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量和密度分别作为主效应对油菜产量影响极其显著,两因子交互作用下油菜产量变化反而不明显。合理的高施肥量和高密度水平促进油菜增产,以高施肥量+22.5万/hm2处理产量最佳。
宋小林刘强宋海星官春云荣湘民向秀媛司婷
关键词:油菜施肥量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籽粒产量
不同施肥水平对冬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湘杂油763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油菜根茎粗、叶长、干物质累积量和籽粒产量,但对油菜株高、有效分枝数、叶宽影响不明显。所有处理中,以N、P2O5、K2O、B施用量为180、90、158、0.90 kg/hm2产量最高,达2 300 kg/hm2。施肥能促进油菜对养分的吸收,籽粒产量干物质累积量与施肥量成正相关关系。
杨万里宋海星杨勇官春云
关键词:油菜施肥水平
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产量与茎叶性状对施肥水平的反应被引量:16
2011年
为探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此文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高、中、低(分别为7.5、22.5、37.5万株/hm2)3种密度条件下冬油菜籽粒产量和茎叶性状对4种施肥水平的反应。结果表明,在供试3种密度条件下,籽粒产量、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越冬期和盛花期的根颈直径、越冬期单株绿叶数、盛花期单株主茎绿叶数、越冬期最大叶长和宽、盛花期第一片无柄叶长和宽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因密度不同而异,籽粒产量和越冬期根颈直径在中密度条件下、其余各项指标在低密度条件下增加幅度最大,而在高密度条件下所测各项指标的增加幅度均最小。因此,所有处理中,籽粒产量和越冬期根颈直径以中密度、高施肥量处理(N、P2O5、K2O、B分别为240、120、210、1.2kg/hm2)的最高,其他各项指标均以低密度、高施肥量处理的最高。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产量与茎叶性状对施肥水平的反应各异,其中以越冬期根颈直径受个体间竞争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不同密度条件下随施肥量的变化趋势于籽粒产量一致,所以能更好地反应油菜生长和产量情况。
王继玥宋海星官春云荣湘民刘强张振华
关键词:油菜种植密度施肥水平茎叶性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