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57) 作品数:11 被引量:85 H指数:6 相关作者: 于方明 周振明 刘可慧 刘华 陈孟林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改良剂对锰超富集植物短毛蓼锰吸收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探究改良剂与超富集植物联合修复锰(Mn)污染土壤,采用温室土培的方法,研究了Mn污染土壤分别添加25、50 g/kg的海泡石(S2.5,S5)和沸石(Z2.5,Z5)对Mn超富集植物短毛蓼(Polygonum pubescens Blume)生长、Mn吸收及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添加显著增加了短毛蓼茎、叶中Mn的含量(P<0.05),但降低了株重、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S2.5、Z5.0处理的株高比对照提高了15%和16%,Z2.5与Z5.0处理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0.05%、35.58%。沸石和海泡石添加显著提高了短毛蓼叶片中MDA含量及H2O2含量(P<0.05),表明短毛蓼受到了一定胁迫。超氧自由基(·O2–)含量在S2.5、S5.0、Z2.5处理时下降了4.69%、16.49%、21.01%。同时沸石和海泡石引起了短毛蓼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物质含量的改变。海泡石显著提高(P<0.05)短毛蓼叶片中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在S2.5、S5.0处理下,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和15%;POD、CAT活性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在S2.5、S5.0处理下,POD分别是对照的4.63、4.23倍,Z2.5、Z5.0处理分别是对照的4.71、4.74倍;但显著降低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SH、GSH含量(P<0.05)。表明沸石和海泡石对短毛蓼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不一。 叶攀骅 王洋 刘可慧 周振明 陈孟林 刘华 苏银萍 于方明关键词:锰 改良剂 抗氧化酶 桂林市4个城中湖泊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6 2015年 2013年夏季对桂林市4个城中湖泊——木龙湖、桂湖、榕湖和杉湖(统称"四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细胞密度和主要水环境指标进行调查,并评价了其水质现状;根据四湖特点及水流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分别在每个湖泊中央和两湖交汇处各设定1个采样点,共计8个,依次为四湖入口(S1)、木龙湖(S2)、桂湖入口处(S3)、桂湖(S4)、桂湖与榕湖交汇处(S5)、榕湖(S6)、榕湖与杉湖交汇处(S7)和杉湖(S8)。结果表明,四湖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较高,平均浓度分别为0.86 mg/L和0.088 mg/L,TP在所有样点都超过Ⅲ类水标准。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8属、117种,以绿藻和硅藻为主;其中绿藻门27属、54种,硅藻门16属、37种,蓝藻门7属、12种,裸藻门3属、9种,黄藻门3属、3种,隐藻门和金藻门各1属、1种。细胞密度范围为18.97×10^4-550.74×10^4个/L,平均值为304.87×10^4个/L。四湖的叶绿素(Chl-a)浓度范围为1.09-18.85 mg/m^3,Shannon-Wiener指数(H)介于1.39-3.97,Margalef指数(d)介于2.49-3.35,Pielou指数(J)介于0.25-0.71,Simpson指数(D)介于1.42-8.89,反映出四湖浮游植物种类分布较为均匀、群落稳定性较好、对外界抗干扰能力较强;桂林四湖总体上为Ⅲ类水标准,按水流方向依次处于贫营养-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 陈朝述 李俊 陈孟林 于方明 邓华 周振明关键词:湖泊 浮游植物 水质评价 镉污染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2年 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Cd添加水平(0、5、10、20、30、60 mg.kg-1,以CK,T1,T2,T3,T4,T5表示)对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总巯基(-SH)、谷胱甘肽(GSH)、植物络合素(PCs)含量以及水稻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中Cd的含量随生长时期的延长而增加;T1处理时,水稻3个时期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最高,表明低质量分数Cd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而T4和T5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P<0.05)。Cd对不同生育时期抗氧化酶的影响不一,对分蘖期SOD、POD、CAT活性影响较明显,而对孕穗期和抽穗期SOD、P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高质量分数Cd提高了叶片中MDA含量,在T5处理时,MDA含量在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分别为对照的1.9倍、4.5倍和4.6倍。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总-SH、GSH、PCs含量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表明Cd处理诱导了水稻PCs的解毒机制。 于方明 刘可慧 刘华 邓华 周振明 陈朝述 李明顺关键词:水稻 生育期 抗氧化酶系统 Mn、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蓼氮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Mn、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锰超富集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生长、氮代谢关键酶(谷氨酰胺合酶(GOGAT)、谷氨酸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以及硝态氮(NO3-)、铵态氮(NH4+)、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水蓼对Mn、Zn的吸收和转移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蓼根、茎、叶中Mn、Zn含量,随着Mn、Zn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水蓼对Zn和Mn的转移系数分别维持在1.0-1.8和1.0-11.9,表明Zn对水蓼体内Mn的转移影响较为明显;Mn/Zn单一及复合处理显著降低了水蓼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P〈0.05),但是叶绿素a/b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Mn/Zn复合处理抑制了根系生长及株重,T8时,根长仅为对照组的64.93%,而T9时,株重仅为对照组的65.45%;单Zn及Mn/Zn复合处理均降低了水蓼根系中NO3-的含量,以及抑制NR活性,T5时,叶片和根中NR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44.36%和34.41%,但提高了叶片与根系中NH4+的含量,T9时叶片中的NH4+含量是对照组的2.35倍,T8时根中的NH4+含量是对照组的1.58倍,以及增加了GS活性,T9时,叶和根中GS活性分别使对照组的1.32和1.57倍,Zn及Mn、Zn复合处理对水蓼叶片与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GS活性以及GDH活性提高在消除NH4+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刘华 刘可慧 周振明 苏银萍 陈孟林 陈朝述 于方明关键词:氮素代谢 Mn污染对木荷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广西桂林市未受污染土壤(对照)及贺州市某锰矿的未开采区、探矿区、恢复区、采矿区土壤和尾砂对Mn富集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生长、Mn吸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植物络合素(PCs)、巯基(-SH)、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Mn含量的增加,木荷根、茎、叶中Mn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株高及株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一定程度的Mn能促进木荷的生长。土壤Mn含量的增加,使得叶片中O-2·的产生速率及H2O2的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采矿区土壤栽培的木荷叶片中O-2·的产生速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开采区土壤和尾砂栽培的木荷叶片中H2O2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65.7%、96.3%,矿区土壤栽培的木荷叶片中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表明叶片受到一定的胁迫。木荷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与非酶物质变化不尽相同,SOD、POD酶活性、AsA、GSH含量均随着土壤M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AT、APX酶的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尾砂栽培的木荷POD酶的活性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62倍,采矿区土壤和尾砂栽培的木荷GSH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6和1.79倍。 苏银萍 刘华 于方明 李艺 陈孟林 周振明 李明顺关键词:木荷 抗氧化酶系统 漓江桂林市区段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18 2014年 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变化与水体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能直接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水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指示因子之一。为揭示漓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质的相互关系,2012年8月对漓江桂林市区段干流(桂林赵家桥村至桂林王家村)的理化指标及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水体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数对漓江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漓江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氨氮的变化范围依次为1.80-6.20、1.12-2.68、0.022-0.282、0.34-1.73 mg·L-1,其含量在上游变化平稳,到三条支流汇入处大幅增高,最高值均出现在南溪河入口处。共调查到浮游植物7门60属128种,其中硅藻50种(占种类组成的39.06%),绿藻52种(占40.63%),蓝藻16种(占12.50%),裸藻7种(占5.47%),黄藻、金藻和甲藻各1种(分别占0.78%)。优势种依次为冠盘藻(S. tephanodiscus)、蛋白核小球藻(C. pyrenoidosa)、喙头舟形藻(N.rhynchocephala)、短小舟形藻(N.exigua)、广缘小环藻(C.Bodanica)、四尾栅藻(S.quadricanda)和肘状针杆藻(S. ulna)。浮游植物密度为10.3×10^4-1047.0×10^4ind.·L^-1,平均密度为474.7×10^4 ind.·L^-1,其中密度最小的是赵家桥村,密度最大的是南溪河入口;种类上绿藻门占据多数,密度和优势种分布上以硅藻居多,总体上属于硅藻-绿藻型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在1.60-4.27之间,Simpson指数(D)在2.24-12.74之间,水质总体上为清洁-轻度污染。Margalef指数(d)在1.85-4.23之间,Pielou指数(J)在0.40-0.83之间,指数值总体较高,漓江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稳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漓江干流水质总体上属于Ⅱ-Ⅲ类水体,在支流汇入处理化指标浓度增加,浮游植物多样性指 周振明 陈朝述 刘可慧 李俊 陈孟林 蒋瑜 于方明关键词:浮游植物 水质评价 Mn、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短毛蓼氮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水培及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Mn(0、10、100mg·L-1)和Zn(0、10、100mg·L-1)单一及复合处理对Mn超富集植物短毛蓼(Polygonum pubescens Bl.)生长,Mn、Zn富集能力,叶片与根硝态氮、铵态氮、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氮素代谢关键酶谷氨酸合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Zn处理时,短毛蓼株高、株重、根长及叶绿素含量均随Z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Zn浓度为100mg·L-1时,株高和株重分别为对照的78%和56%;单Mn处理对短毛蓼生长的影响不显著;Mn、Zn复合处理下,短毛蓼株高、株重、根长及叶绿素含量均随Z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单Zn以及单Mn处理均对短毛蓼硝态氮、铵态氮、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GOGAT、GS、NR、GDH酶的活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单Zn处理时,T3处理短毛蓼根及叶中GOGAT、GS、NR、GDH酶的活性较对照T1均显著(P<0.05)增强,其中根的四种酶活性分别为T1的4.47、2.72、4.17、1.88倍;单Mn处理对这四种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Mn、Zn复合处理降低了短毛蓼根系及叶片中硝态氮的含量(根中降低了2.60%~70.13%,叶中降低了12.67%~64.79%),同时提高了铵态氮、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同一Zn污染水平,Mn的增加使得短毛蓼根和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GOGAT、GS、NR、GDH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Zn的处理浓度为100mg·L-1时,短毛蓼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GOGAT及GDH酶活性在T9处理下分别为T3的1.8、1.69、2.68倍,表明Mn的增加能够有效减缓Zn对短毛蓼的胁迫。 于方明 苏银萍 刘华 李燕 李艺 刘可慧 李明顺关键词:氮素代谢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初期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2012年 研究以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过程中初级阶段的鲜类阔叶林(MBLF)、鲜类针阔混交林(MCBLF)和箭竹阔叶林(BBLF)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森林类型采用多点分层[0-10 cm(A层)、10-20 cm(B层)、20-30 cm(C层)和30-40 cm(D层)]采样、测定混合样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土层土壤的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脲酶、酸性磷酸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MBLF、MCBLF、BBLF不同土层土壤pH值均低于5.0,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呈下降趋势,且有机碳、全氮与A层土壤差异显著(P〈0.05)。MBLF和BBLF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脲酶活性较A层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MCBLF土壤脲酶活性以B、C层活性最高,分别为A层的1.22和1.08倍。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均以MCBLF活性最高;在林型MCBLF和BBLF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较A层显著降低(P〈0.05),而MBLF、MCBLF、BBLF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一直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D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A层的60.21%、73.37%和46.84%。 于方明 刘华 刘可慧 马姜明 周振明 邓华 张杏辉 李明顺关键词:土壤酶 川西亚高山 锰污染土壤对超富集植物木荷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土培的方法,以广西桂林市未受污染土壤(CK)为对照,研究了贺州市某锰矿区的未开采区(U)、探矿区(P)、恢复区(R)、采矿区(M)土壤和尾砂(W)对锰超富集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的生长、锰的吸收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CK^W处理,木荷根茎叶中Mn含量依次增加,木荷的株高和株重随锰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一定浓度的锰能促进木荷的生长,增加木荷的生物量。植株Mn含量的增加引起了木荷生理特征的变化,显著增加了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及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P<0.05),降低了叶片中铵态氮的累积(P<0.05),抑制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活性(P<0.05),在R和M处理时NR、GDH活性最高,分别为对照的2.15和1.34倍,在W处理时GS、GOGAT分别比对照降低了66.1%、43.1%;硝态氮在U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从U-W处理呈下降的变化趋势。Mn处理同时还引起了木荷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随着Mn处理浓度的增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苹果酸含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为了适应锰胁迫,木荷可通过改变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和正常生理功能。 王洋 叶攀骅 刘可慧 周振明 陈孟林 苏银萍 刘华 于方明关键词:锰污染 木荷 氮素代谢 Response of enzymatic and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s of Polygonum hydropiper to Mn stress 被引量:2 2016年 The response of enzyme and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s of Mn hyperaccumuator, Polygonum hydropiper (P. hydropiper), to Mn stress was studied using hydroponics culture experiment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Mn tolerance in this species.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contents significantly (p〈0.05)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n treatment levels (0, 0.5, 1, 2, 4, and 8 mg/L) in hydroponics.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hydrogen peroxide (H202) in the root and shoot of P hydropiper were accumulated under Mn stress. Meanwhile, the anti-oxidative functions of several important enzymes, including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and peroxidase (POD) in plants were stimulated by Mn spike in leaves and roots, especially at low Mn stress; while sulfhydryl group (--SH) and glutathion (GSH) were likely involved in Mn detoxification ofP. hydropiper under high Mn stress. 杨贤均 邓冬梅 刘可慧 于方明关键词:HYPERACCUM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