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2067)
- 作品数:8 被引量:170H指数:5
- 相关作者:黄敏学朱华伟李小玲冯小亮谢亭亭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关系规范对消费者抱怨意愿及潜在动机的影响模型被引量:13
- 2009年
- 现有的关于向企业进行抱怨的研究均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而忽视了消费者同时作为"社会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本文引入关系规范的概念(共有关系规范,交换关系规范),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其对消费者的抱怨意愿及潜在动机的影响。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在服务失误水平低的情况下,共有关系规范下的被试相对于交换关系规范下的被试更乐意向企业抱怨,而在服务失误水平高的情况下,这种差异不显著。实验二进一步验证了这种关系,并发现共有关系规范下的被试向企业抱怨,是为了帮助其发现和改进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利他动机。
- 黄敏学才凤艳周元元朱华伟
- 矛盾的消费者是如何解读多元化口碑信息的?被引量:41
- 2010年
- 以消费者态度的矛盾性为基础前提,来探究消费者自身的矛盾态度与外界的多元化口碑信息之间的交互机制。通过两个现场实验发现,消费者态度的矛盾性程度稳健地调节着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和处理。具体而言,高矛盾性的消费者由于具有显著的减少矛盾的动机,会选择性注意外界的正面信息和态度,而低矛盾性的消费者减少矛盾的动机并不显著,更倾向于选择性注意外界的负面信息和态度;另一方面,矛盾消费者的选择性注意效应受从众压力和群体共识的影响很小,也即那些不处于消费者选择性关注范围内的信息和态度,即使是多数人形成的共识,对消费者仍然不会有显著影响。
- 黄敏学谢亭亭冯小亮
- 关键词:口碑信息
- 企业被“逼捐”现象的剖析:是大众“无理”还是企业“无良”?被引量:84
- 2008年
- 最近发生的重大社会紧急事件中,出现一种企业被"逼捐"的现象,即许多企业由于捐款达不到公众预期而引发公众的批评和抵制,这与以往文献中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权力的假设相违背。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公众对热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网上评论的帖子,构建出"期望—满意—行为"理论模型,解释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认同和行为反应模式;并运用社会交换理论、隐性契约理论和亲社会理论分析形成这种模式的深层机制。
- 黄敏学李小玲朱华伟
-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 中国机械企业发展态势
- 2011年
- 一项来自"国际制造战略调查"的中国机械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机械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制造战略定位——建立战略制造能力的"卓越中心";需要重视竞争优先权——服务、柔性、创新与社会责任;需要进一步全面应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需要供应链管理从链式阶段向网式阶段转化,以及应加快向新型全球化方式的转变。
- 姚亦佳章毅田也壮
- 关键词:机械行业
- 价格促销为何只能带来人气而没有买气被引量:14
- 2010年
- 价格促销是商家提高销售量的最常用手段之一,但是它虽能有效地吸引顾客(人气)却不能有效地提高销售量(买气),即能带来人气而不能创造买气。本文从决定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购买坚定性入手,探索价格折扣幅度对消费者购买坚定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价格折扣幅度是双刃剑:它一方面降低了消费者对未来降价的预期,提高了购买坚定性,而另一方面则提高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质疑,从而降低了购买坚定性。本研究对商业企业的促销管理具有启示作用。
- 朱华伟黄敏学符国群
- 关键词:价格促销冲动购买
- 不满意消费者的网络负面口碑机制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已有研究指出负面口碑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副作用,此负面影响在互联网上会被进一步放大,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广泛性是不满意的消费者进行负面口碑传播的温床。因此,研究网络环境下驱动消费者传播负面口碑的因素尤为重要。在对网络环境下负面口碑传播机制研究中,准实验调查发现,心理收益是导致不满意消费者的负面口碑传播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心理成本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 黄敏学冯小亮王峰蔡融
- 关键词:负面口碑抱怨心理成本
- 销售经理与销售人员的沟通质量对其工作结果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销售管理的重点是通过沟通有效管理经常在外的销售人员。已有研究指出,沟通行为通过影响沟通质量来影响工作结果,同时也会通过影响角色压力来产生影响;前者强调结果,后者强调过程。沟通行为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沟通行为先影响沟通质量,并通过它来影响角色压力,进而影响工作结果;沟通频度和双向沟通对提高感知沟通质量最有效。
- 黄敏学李小玲潘黎
- 关键词:沟通角色压力
- 基于互联网的病毒式人际信息传播机制被引量:2
- 2011年
- 病毒式人际信息传播是指个体间对感兴趣的人际交流信息进行的再次传播和多次扩散,并产生人际信息传播的放大式涟漪效应。由于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交流具有匿名性、广泛性和记录性,它为病毒式人际信息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本文以虚拟网络论坛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病毒式人际信息传播机制,探寻影响帖子(即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传播信息)阅读者的再传播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意见搜索者而非意见领袖更容易成为病毒式人际信息传播的推动者,他们比较喜欢接受那些自己认为高质量和高权威性的帖子,然后再分享给予他们有一定虚拟关系的社区和网站成员。
- 黄敏学王岩姜书琴
- 关键词:病毒式传播人际传播意见领袖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