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6033)

作品数:14 被引量:245H指数:9
相关作者:王修林祝陈坚张传松唐洪杰石晓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营养盐
  • 4篇东海原甲藻
  • 4篇原甲藻
  • 4篇硝酸还原酶
  • 4篇硝酸还原酶活...
  • 4篇酶活性
  • 4篇还原酶
  • 4篇甲藻
  • 4篇赤潮
  • 3篇植物
  • 3篇中肋骨条藻
  • 3篇微藻
  • 3篇海洋微藻
  • 3篇浮游植物
  • 2篇围隔
  • 2篇围隔实验
  • 2篇离体法
  • 2篇磷营养
  • 2篇磷营养盐
  • 2篇米氏常数

机构

  • 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潍坊学院
  • 1篇青岛市环境保...

作者

  • 14篇王修林
  • 7篇祝陈坚
  • 6篇张传松
  • 6篇唐洪杰
  • 5篇李雁宾
  • 5篇石晓勇
  • 4篇杨茹君
  • 3篇陆茸
  • 3篇韩秀荣
  • 3篇王金花
  • 2篇梁生康
  • 2篇孙百晔
  • 2篇王长友
  • 1篇张春雷
  • 1篇李春梅
  • 1篇阚世红
  • 1篇辛宇
  • 1篇胡跃诚
  • 1篇侯继灵
  • 1篇赵静

传媒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海洋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海洋水产研究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油烃污染物存在下旋链角毛藻生长的粒度效应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研究了在石油烃存在下旋链角毛藻的最大生长速率 ,探讨了石油烃对细胞粒度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细胞生长的粒径效应。结果表明 ,石油烃的存在促进旋链角毛藻的生长 ,促进作用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添加0 .5mg·dm-3 石油烃的实验组促进作用最大 ;石油烃不改变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粒径分布形态 ,粒径分布呈现Gauss分布 ,中值等效球径为 3 .5 4~ 4.42 μm ;μmax与MESDμ 之间存在“U”形曲线的关系 ,即当MESDμ<4.0 9μm时 ,μmax随MESDμ 的增加而降低 ,符合“表面积规则” ,而当MESDμ>4.0 9μm时 ,μmax随MESDμ 的增加 ,偏离了“表面积规则”。
王修林杨茹君祝陈坚
关键词:海洋浮游植物石油烃粒度
氮磷营养盐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通过实验室培养,在不同氮磷浓度及氮磷比率的营养条件下,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长及藻细胞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属于营养型藻类,氮磷营养盐的添加,极大地促进了藻细胞的增殖。在接种后的第4~5天,各培养组藻密度达到最大值并与对照组形成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进一步发现,环境中的氮、磷浓度及氮磷比率都会影响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及藻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此外,在各培养组中,中肋骨条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最大值(NRAmax)均出现在指数生长期(接藻后第1,2天),早于最大藻密度的出现时间(第4,5天),这表明藻对营养盐的同化速率与生长速率并不一致,后者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在本实验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存在一定的阈值。
王金花唐洪杰杨茹君王修林
关键词: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活性比生长率
几种海洋微藻的碱性磷酸酶性质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对5种海洋微藻产生的碱性磷酸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确定了碱性磷酸酶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pH8.2的环境中,各藻产生的碱性磷酸酶最佳反应温度在40~50℃内,且存在一定差异;40℃下酶促反应恒速时间及米氏常数也有所不同,酶活恒速时间顺序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rn)〈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rnarense);米氏常数大小顺序为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强壮前沟藻〈旋链角毛藻。碱性磷酸酶测定条件为:温度40℃,反应时间90min,底物浓度260μmol/L。
唐洪杰杨茹君张传松李雁宾祝陈坚王修林
关键词:海洋微藻碱性磷酸酶最适温度米氏常数
几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确定了离体法提取时间,并采用离体法对5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法的最佳提取时间为5min;在pH7.9及20℃条件下,各藻硝酸还原酶的酶促反应恒速时间及以KNO。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存在差异,但以NADH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基本相同。酶促反应恒速时间顺序为锥状斯氏藻〈尖刺拟菱形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旋链角毛藻,以KNO。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大小顺序为旋链角毛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锥状斯氏藻~尖刺拟菱形藻。此外,FAD对各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种属差异。
唐洪杰王金花祝陈坚杨茹君石晓勇王修林
关键词: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活性离体法米氏常数
两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对6种常见海洋微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确立了离体法和活体法的提取(振荡)时间及酶促反应时间,分别为:5 min,30 min(离体法)和6 min,10 min(活体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本文条件下,离体法较活体法更适于进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新月菱形藻(Nitzchia closterium)和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活体法更适于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nase)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唐洪杰王修林祝陈坚李雁宾张传松
关键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活性离体法
鼠李糖脂对东海典型甲藻赤潮生物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探讨了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东海典型甲藻赤潮生物锥状斯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洋原甲藻(Prococentrum marinum)和微小原甲藻(P.minium)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不同抑制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几种甲藻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几种甲藻生长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锥状斯式藻>微小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海洋原甲藻.对不同属的甲藻,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藻细胞本身表面的附属物、内部物质组成及个体大小有关;而对于同一属的甲藻则与各甲藻的生物膜脂肪酸组成尤其是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关,即甲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鼠李糖脂对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反之亦然.
李春梅梁生康王修林李雁宾祝陈坚赵静孙兴年
关键词: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多不饱和脂肪酸
磷酸盐对两种东海典型赤潮藻影响的围隔实验被引量:23
2006年
采用了围隔生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围隔中营养盐含量及结构变化和磷酸盐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种(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磷条件下,中肋骨条藻快速增殖,稳定期缩短,细胞数很快下降,而东海原甲藻由于氮源的限制生长期明显缩短。在磷限制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生物量偏低,而东海原甲藻受到的影响较小。磷可能是东海原甲藻及中肋骨条藻生长的限制因子。氮磷比会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较高的氮磷比可能对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有利,较低氮磷比则可能有利于中肋骨条藻生长。东海原甲藻能在营养盐浓度较低的生长环境中占有优势,相反,营养盐浓度较高的环境更适合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中肋骨条藻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侯继灵张传松石晓勇陆茸王修林
关键词:围隔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磷酸盐
氮、磷营养盐对东海原甲藻生长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浓度及氮磷比结构对东海原甲藻生长和藻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培养组藻细胞在接种后d2即进入指数生长期,但受氮、磷浓度及结构的影响,各培养组的比生长率和藻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类似,藻细胞的NRA也受氮、磷浓度及结构的影响.研究进一步发现,东海原甲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最大值(NRAmax)都出现在指数生长期,与最大比生长率出现时间基本一致,且当N/P=16时,酶活力有最大值,表明东海原甲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存在一定阈值.此外,藻的生长速率与营养盐的同化速率并不一致,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
王金花唐洪杰王修林祝陈坚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活性比生长率
营养盐对东海赤潮优势藻种生长影响的船基围隔实验被引量:21
2006年
2003年5月在东海赤潮高发区长江口外花鸟山海域(122°40.77′E,29°21.16′N)利用现场赤潮海水进行了一次添加营养盐的围隔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氮、磷比值越接近Redfield值越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氮、磷比值在10~16且不存在氮、磷限制时,浮游植物生长状态最好,此时体内氮、磷比和水体中的氮、磷比基本一致。实验期间最大细胞密度可达107cells/L,东海原甲藻是优势藻种,占生物量的80%以上,本次实验浮游植物以硝酸盐为主要的氮源,由于浮游植物对磷的“储存”功能使得其生长要滞后于对磷酸盐的吸收。
张春雷石晓勇韩秀荣陆茸王修林
关键词:围隔营养盐浮游植物
营养盐对东海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现场培养实验被引量:14
2008年
2005年6月在东海赤潮高发区通过现场培养实验探讨了NO3-N和PO4-P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期间,初始浓度NO3-N11.98μmol.L-1,PO4-P 0.16μmol.L-1以上时,总细胞数可以达到赤潮数量。培养期间主要优势种为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NO3-N和PO4-P的初始浓度为23.82μmol.L-1及0.41μmol.L-1以上时,东海原甲藻最大细胞数可以达到106.L-1,当NO3-N和PO4-P浓度分别增至50.34μmol.L-1和2.32μmol.L-1时,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最大细胞数也可达到106.L-1。初步判定几种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需求不同,其中中肋骨条藻与米氏凯伦藻要求较高,东海原甲藻次之,双角多甲藻要求最低。
李雁宾韩秀荣胡跃诚王修林祝陈坚李瑞香
关键词:营养盐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