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L2010351)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高原王健王哲于丹关洪全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眼针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细胞
  • 3篇细胞间
  • 3篇细胞间黏附因...
  • 3篇脑缺血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灌注
  • 2篇鼠脑
  • 2篇脑组织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缺血
  • 2篇急性脑缺血再...
  • 2篇急性脑缺血再...
  • 2篇大鼠脑
  • 2篇大鼠脑组织

机构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潘茜
  • 3篇关洪全
  • 3篇于丹
  • 3篇王哲
  • 3篇王健
  • 3篇高原
  • 2篇井欢
  • 2篇王莹
  • 2篇王守岩
  • 1篇曲怡
  • 1篇张立德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眼针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变化被引量:8
2013年
背景:病理情况下,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明显升高,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加重脑组织损伤。目的:观察眼针穴区、穴区外治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穴区组和穴区外组。后3组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栓塞线插入深度1.8-2.2 cm,眼针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即刻及取材前30 min,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平刺眼眶周治疗20 min。穴区外组选择眼针同名穴区的外3 mm处为针刺部位,刺法与眼针穴区相同。结果与结论:眼针穴区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穴区外组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蛋白及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眼针具有明显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表达有关。
潘茜王哲高原于丹王莹井欢王守岩王健关洪全
关键词:针刺针刺穴位炎症趋化因子
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未处理)、假手术组(同模型组,仅鱼线插入深度1 cm)、模型组(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鱼线插入深度1.8~2 cm)和眼针组(模型成功后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进行眼针治疗20 min,每日2次),每组16只。于再灌注后3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眼针治疗后可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并显著降低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P<0.01)。结论眼针具有明显地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脑组织ICAM-1表达有关。
井欢王守岩王健王莹高原潘茜于丹王哲关洪全
关键词:眼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黏附因子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眼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眼针组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眼针治疗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进行,每日两次,每次20min。再灌注后72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眼针组再灌注损伤72h后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明显下降(P<0.01),眼针组大鼠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眼针具有明显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脑组织ICAM-1表达有关。
张立德于丹曲怡王哲高原潘茜王健关洪全
关键词:眼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黏附因子脑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