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2013ZX10004003)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舒跃龙辛丽唐静郭俊峰王大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老年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感
  • 4篇病毒
  • 3篇疫苗
  • 3篇流感病毒
  • 3篇流感病毒A型
  • 2篇禽流感
  • 2篇禽流感病
  • 2篇禽流感病毒
  • 2篇免疫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含量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调查
  • 1篇乙肝
  • 1篇乙肝核心抗原
  • 1篇双抗体
  • 1篇双抗体夹心
  • 1篇双抗体夹心酶...
  • 1篇通用型

机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 1篇上海生物制品...

作者

  • 4篇辛丽
  • 4篇舒跃龙
  • 2篇陈永坤
  • 2篇王大燕
  • 2篇郭俊峰
  • 2篇唐静
  • 1篇秦堃
  • 1篇于在江
  • 1篇成艳辉
  • 1篇黄维娟
  • 1篇于姝
  • 1篇鲁健
  • 1篇邢丽
  • 1篇刘旭平
  • 1篇张良艳
  • 1篇谭文松
  • 1篇周娅
  • 1篇王希良
  • 1篇周剑芳
  • 1篇李晓丹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5-2016年度中国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的制备及鉴定
2017年
目的 为获得2015-2016年度中国流行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制备流感病毒重配株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经典重配的方法,将H1N1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株与H3N2亚型的鸡胚高产重配母本株(X-157株)在鸡胚上进行混合培养.用H3亚型的HA蛋白抗血清和X-157株全病毒抗血清对混合培养病毒进行阴性筛选.阴性筛选后HA滴度较高的病毒用Real-Time PCR法对表面蛋白基因型进行鉴定.对表面蛋白基因型正确的毒株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法鉴定其内部基因组成.进一步对HA和NA基因进行Sanger法测序,并用表面基因无氨基酸位点突变的毒株免疫雪貂,进行双向血凝抑制(Two-way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HI)试验.结果 Real-Time PCR筛选出5株表面蛋白基因型正确的毒株.经内部基因鉴定其中4株为6+2组成,1株为5+3组成.5株重配株的HA和NA基因均未发生氨基酸位点突变.5株重配株HA滴度均维持在1 024以上.最终选取的12号重配株免疫原性良好,HI滴度达5 120,双向HI试验均通过.重配后疫苗株在鸡胚上的产量是重配前野毒株的64倍.结论 成功制备了2015-2016年度中国流行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疫苗株,为疫苗贮备和疾病防控奠定了基础.
唐静辛丽李晓丹陈永坤郭俊峰黄维娟成艳辉王大燕舒跃龙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流行株
无针皮内注射免疫甲型H7N9流感裂解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开展无针皮内注射免疫甲型H7N9裂解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为无针注射免疫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无针皮内注射H7N9裂解流感疫苗免疫小鼠和大鼠,并用有针肌肉注射免疫做对照,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观察疫苗的分布情况,并采用血疑抑制试验测定疫苗免疫后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滴鼻攻毒评价免疫保护及DRAIZE评分与病理检测注射损伤情况。结果无针皮内注射免疫疫苗在真皮内呈池状分布,且疫苗驻留时间明显长于在肌肉层的驻留时间。无针皮内免疫3μg抗原的甲型H7N9流感裂解疫苗可起到肌肉免疫15μg抗原的同样血清学保护水平及免疫保护效果。结论无针皮内注射免疫甲型H7N9裂解流感疫苗安全、有效,且抗原用量是有针肌肉注射免疫抗原用量的1/5量,将为流感疫苗免疫防控提供新的技术策略。
任天宇张肖邢丽张良艳于姝孙溢张爱军周娅王希良
季节性流感疫苗株制备技术平台的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在国家流感中心建立经典重配技术平台,使我国具备制备季节性流感疫苗株的能力.方法 我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代表毒株A/四川/1/2009与母本毒株X157重配,经3轮血清筛选以获得鸡胚高产疫苗候选株.结果 经鉴定,重配毒株的表面基因HA和NA均来自野毒株,内部基因M和NP来自母本毒株.重配株的血凝效价为1024,抗原性分析表明重配株与野毒株无抗原性差异.结论 重配毒株为鸡胚高产株,为我国自主研发季节性流感疫苗株奠定了基础.
辛丽鲁健陈永坤唐静郭俊峰王大燕舒跃龙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流感流感疫苗
MDCK细胞宿主蛋白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检测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MDCK)宿主细胞蛋白(host cell protein, HCP)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从MDCK细胞中提取细胞总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兔抗MDCK细胞蛋白多克隆抗体,抗体经辛酸-硫酸铵沉淀和Protein A层析纯化后,采用SDS-PAGE分析抗体纯度,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用纯化的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并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制备酶标抗体,建立ELISA并确定包被抗体浓度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稀释度等最适条件。确定该方法较佳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并对该法特异性、准确度、精密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最后,用该方法分别对接种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上清收获液和纯化样品进行MDCK细胞蛋白含量检测,初步验证其在纯化工艺开发中的适用性。结果通过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了高滴度的兔抗MDCK细胞蛋白多克隆抗体血清,滴度可达1∶8 000。纯化后的兔抗MDCK细胞蛋白多克隆抗体纯度>90%,并可与MDCK细胞蛋白特异性结合。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的理想包被抗体质量浓度为10μg/mL,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500稀释。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2 500 ng/mL,检测限为50 ng/mL;该方法对Vero细胞、293T细胞和Mrc-5细胞等其他细胞HCP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不同浓度的MDCK细胞HCP回收率在98.5%~111.9%之间,变异系数均<10%。接种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培养上清经多步纯化后MDCK细胞蛋白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至<900 ng/mL,纯化工艺可有效去除MDCK细胞蛋白残留。结论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MDCK细胞残余HCP含量的方法,可用于基于MDCK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下游工艺开发中宿主细胞残留HCP含量监测。
罗剑张敏周琳婷李贝贝刘旭平谭文松
关键词: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基于H5N1禽流感病毒HA2蛋白的通用型流感疫苗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研究有效的通用流感疫苗,解决流感疫苗株定期更换的难题。本课题利用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tigen,HBcAg)蛋白可以形成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larticle,VLP)的特点,将高致病性人禽流感A/Hubei/1/2010(H5N1)HA2的76~130氨基酸(Amino acid,AA)线性保守区(Linear conserved rgion,LCR)与HBcAg融合表达,并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LCR-HBc片段能够在pET30a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大量表达。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发现LCR-HBc疫苗组H5N1血凝素(Hemoglutination,HA)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可达到1∶12 800以上。对免疫后小鼠的A/PR/8/34(PR8)致死剂量攻毒实验结果显示,LCR-HBc疫苗组肺病毒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小鼠的保护率为50%。本研究的开展为流感通用型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线索。
辛丽杨星钰于在江薄红周剑芳秦堃舒跃龙
关键词:流感病毒样颗粒乙肝核心抗原
中国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6N6禽流感病毒血清学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系统评估我国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6N6禽流感病毒的状况.方法 本研究利用我国2009-2011年开展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监测所采集的近15 000份血清标本,开展H6N6禽流感病毒血清学调查.结果 本研究中检测到H6N6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共10份,分别来自不同的职业暴露人群,包括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家禽散养户、屠宰加工场和野生候鸟栖息地.从地域上看该10份阳性血清来自8个不同的省份,分布在我国的南北方.结论 这是我国大陆地区首次报道人感染H6亚型禽流感病毒.
辛丽舒跃龙
关键词:血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