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231800018)

作品数:13 被引量:98H指数:6
相关作者:谭捍华陈勇汪稔孟庆山黄家会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6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岩溶
  • 4篇顶板
  • 4篇洞穴
  • 3篇地质
  • 3篇地质雷达
  • 3篇顶板稳定
  • 3篇顶板稳定性
  • 3篇岩溶地区
  • 3篇岩溶洞
  • 3篇岩溶洞穴
  • 3篇溶洞
  • 3篇溶洞顶板
  • 3篇公路
  • 2篇盐岩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桥基
  • 2篇物探
  • 2篇层析成像

机构

  • 9篇贵州省交通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谭捍华
  • 5篇陈勇
  • 5篇孟庆山
  • 5篇汪稔
  • 4篇黄家会
  • 3篇罗强
  • 3篇宋雷
  • 2篇张小俊
  • 2篇柳治国
  • 2篇石祥锋
  • 1篇龙万学
  • 1篇杨芷江
  • 1篇王衍森
  • 1篇陈先德
  • 1篇杨维好
  • 1篇赵杰华
  • 1篇车平
  • 1篇黄宏伟

传媒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中国岩溶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土工基础
  • 1篇岩土力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中荷载作用下洞穴顶板变形规律研究
2008年
随着岩溶区高速公路的发展,桥梁基础位置洞穴的稳定性成了工程建设经常面临的问题,桥梁桩基作用下岩溶洞穴顶板稳定性问题是其中之一,将该问题抽象为集中荷载作用下洞穴顶板的变形问题,采用数值方法对半卧式椭球体、半立式椭球体、半球体、立方体四种洞穴形态顶板的变形及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了一次加荷条件下洞穴顶板的变形过程,揭示了洞穴顶板位移变形曲线以加菏中心为基点呈三次函数分布的规律,得出了集中荷载作用对岩溶洞穴顶板的影响主要在一倍加载直径范围内的结论,对桥梁桩基作用下岩溶洞穴顶板稳定性很有指导意义。
谭捍华罗强汪稔孟庆山
关键词:集中荷载洞穴
甚高频电磁波多参数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电磁波速度或衰减层析成像技术单独用于岩溶勘察存在多解性缺陷,降低了应用的准确性。基于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直接反映溶洞与周围介质存在的电性差异,以电磁波速度和衰减层析成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层析成像理论,并应用于实例工程。通过对其电磁波速度、衰减、相对介电常数、电阻率4参数层析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钻探验证,证明了基于电磁波的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层析成像技术是可行的,形成了电磁波速度、衰减、相对介电常数、电阻率多参数层析成像综合分析方法,提高了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探测溶洞及其充填情况的准确性。
谭捍华黄家会罗强柳治国
关键词:电磁波层析成像相对介电常数电阻率
溶洞顶板受荷变形监测过程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以青溪大桥桥基岩溶洞穴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为基础,在岩土自重和桩基的外附荷载作用下,对桥墩所在位置的溶洞顶板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自行研制的钻孔多点位移计对施工荷载施加过程中溶洞及项板岩体的变形进行现场监测,该仪器综合了传统多点位移计和收敛计对深部岩体和岩层表面分别进行监测的优势,利用同一组数据对施工影响下溶洞洞体和顶板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大施工荷载作用下保证8.0 m溶洞顶板厚度是安全稳定的,大大节约了溶洞处理费用,并为类似的岩溶洞穴稳定性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汪稔孟庆山罗强谭捍华石祥锋
关键词:溶洞顶板多点位移计
综合物探在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8年
针对岩溶地区公路勘察中物探技术存在的多解性问题,以贵州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K175+500~K176+600岩溶路段场地为对象,应用地震映像法、地震面波法、三极直流电测深法、高密度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和地质雷达法进行勘察,通过对同一位置不同物探方法解释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打分法来判断异常体的性质,提高了物探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图7,表3,参8.
赵杰华谭捍华罗强黄家会柳治国
关键词:岩溶地震映像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
岩溶地区公路桥基勘察与洞穴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8
2006年
针对岩溶地区公路勘察中遇到的岩溶洞穴问题,在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以钻探和钻孔声波测试为主要勘探手段,获取桥基岩体强度和完整性系数,评价桥基岩体基本质量,提出岩溶洞穴稳定性评价参数,采用定性、半定量、定量3种评价方法进行岩溶洞穴稳定性评价。这些评价方法在贵州镇宁至水城公路草火洞大桥上得到成功应用。
罗强谭捍华龙万学陈勇
关键词:岩溶洞穴公路桥基稳定性
岩溶洞穴工程地质条件与顶板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7
2004年
从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三个方面对岩溶洞穴顶板稳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选用合适的物探手段进行调查,开展室内和现场的岩体物理力学试验,特别是加强相似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综合考虑裂隙水、大气环境共同作用,是综合评价岩溶洞穴稳定性的发展方向。
孟庆山陈勇汪稔
关键词:顶板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物理力学岩溶洞穴物探裂隙水
山区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的地质雷达探测被引量:1
2009年
在碳酸盐岩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最主要的隐患是岩溶发育易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滑动、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为了查找隐患,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了地表起伏、覆盖层厚度变化、不同充填效果时溶洞在地质雷达剖面上的反映特征,据此指导工程实测。并以贵州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勘察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岩溶地区路基勘察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小俊宋雷陈勇黄家会
关键词:地质雷达正演模拟岩溶路基勘察
场分布参数的声波层析成像反演被引量:1
2005年
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等参数的检测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重要课题,利用场参数与声学参数的对应关系,通过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可获取工程体内部的场分布特征。将描述物理场分布特征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平滑算子,实现了物理场分布规律对层析成像反演过程的约束,提高了反演解释的精度。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该方法的特点。
宋雷黄家会杨维好王衍森杨芷江陈先德
关键词:岩土工程层析成像
相似理论在溶洞顶板稳定性数值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溶洞顶板稳定与否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将相似理论应用于溶洞顶板稳定性的数值计算中,通过正交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与临界安全厚跨比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大量数值模型计算结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了临界安全厚跨比的计算方程,该方程既考虑了基础与洞室的几何因素,同时也考虑了岩体的力学因素。经工程实例检验,所得计算方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与可靠性。通过以上研究表明,相似理论可有效应用于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中。
车平黄宏伟
关键词:溶洞顶板稳定性数值模拟
碳酸盐岩应力-应变关系与微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碳酸盐岩微裂隙的存在、产生和发展对宏观力学性质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碳酸盐岩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和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发现碳酸盐岩中白云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的应力–应变关系均可分为压密阶段、线弹性变形阶段、微裂隙的产生和稳态扩展阶段以及断裂破坏阶段,与之对应的微裂隙表现为:原始微裂隙发生闭合,稳定持续存在形成线弹性变形,新的微裂隙在应力集中处产生、扩展并稳定发展以及微裂隙扩展强烈、发展成宏观裂隙最终导致岩块整体破裂。试验表明,受压状态下岩石裂隙是从孔隙的外围开始发育,逐渐扩展到孔隙,最后导致孔隙及岩体失稳。裂隙发育以张性的微裂隙起始,逐渐形成剪裂隙,并出现追踪剪裂隙的张裂隙,直至裂隙贯通。碳酸盐岩的初始微观裂隙主要的表现为张裂隙和剪裂隙,岩石破裂从先存的裂隙端部开始,原有裂隙的端部是加载后应力集中的地方,在岩石介质的晶粒边界的接触点或断层附近,应力高度集中导致裂纹密度增加,当压力达到或接近峰值压力时,由于裂纹的汇交与集中迅速失稳形成宏观断裂,随后就出现开裂和应变软化。
罗强
关键词:岩石力学碳酸盐岩三轴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