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826)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潘建基陈韵彬宗井凤许元基林少俊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鼻咽
  • 6篇鼻咽癌
  • 4篇肿瘤
  • 4篇磁共振
  • 3篇咽肿瘤
  • 3篇鼻咽肿瘤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移植瘤
  • 2篇预后
  • 2篇肿瘤分期
  • 2篇裸鼠
  • 2篇裸鼠移植
  • 2篇裸鼠移植瘤
  • 2篇表观
  • 1篇移植瘤模型
  • 1篇诱导化疗
  • 1篇预后分析
  • 1篇突变
  • 1篇图像

机构

  • 6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6篇潘建基
  • 4篇陈韵彬
  • 3篇张瑜
  • 3篇姚逸琦
  • 3篇宗井凤
  • 2篇洪金省
  • 2篇臧乐乐
  • 2篇林少俊
  • 2篇许元基
  • 1篇黄朝斌
  • 1篇鲍道亮
  • 1篇郑崴
  • 1篇林翔
  • 1篇郑飞
  • 1篇陈加优
  • 1篇徐鹭英
  • 1篇邱素芳
  • 1篇邹长棪
  • 1篇陈传本
  • 1篇苏颖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MR表观弥散系数的早期变化预测荷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辐射敏感性
目的:利用MRI扩散加权成像(DW-MRI)探讨照射前后ADC值的变化是否具有预测荷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辐射敏感性的潜在能力。材料与方法:裸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接种CNE-1及CNE-2系细胞。成瘤后用...
臧乐乐潘建基张瑜洪金省姚逸琦邹长棪苏颖陈韵彬
关键词:鼻咽肿瘤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裸鼠
文献传递
乏氧诱导因子-1对肿瘤放射敏感性影响的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疗疗效密切相关,而肿瘤内乏氧又被认为对放射敏感性有重要的影响。乏氧诱导因子-1(HIF-1)是调节细胞适应乏氧的关键转录因子,通过维持肿瘤细胞代谢、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而影响放射敏感性。通过抑制HIF-1和(或)其下游基因可以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是一条具有潜力的放疗增敏途径。
臧乐乐张瑜潘建基
关键词:乏氧HIF-1
两种鼻咽癌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测量方法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同一组鼻咽癌病例两种不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方法:在原发灶最大层面沿病灶边缘手工绘制不规则形ROI整体测量法(Whole Measurement Method,W法)与大小为30mm2左右的圆形ROI置于病灶中心局部测量法(Regional Mesurement Method,R法)测量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比较,寻求可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好的鼻咽癌ADC值测量方法。方法连续对100例经病理证实鼻咽癌初诊患者行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DW-MRI)扫描(b值取800s/mm2)。两名医师各自独立采用W法和R法测量鼻咽癌原发灶的ADC值。两种测量方法的ADC值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相关性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位医师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测量方法的稳定性比较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s,CV)分析:由5位医生、在5个不同时间点分别用两种方法测量同一病人鼻咽病灶的ADC值,并计算出CV。结果医师1用W法和R法测得的鼻咽癌ADC值分别为(0.79±0.14)×10-3mm2/s和(0.76±0.15)×10-3mm2/s;医师2用W法和R法测得的鼻咽癌ADC值分别为(0.82±0.18)×10-3mm2/s和(0.78±0.20)×10-3mm2/s。两名观测者采用R法所测得ADC值均低于W法(医师1:t=-5.739,P<0.001;医师2:t=-5.221,P<0.001)。采用R法与W法两种测量方法的r值分别为0.675、0.763,W法略好于R法。Bland-Altman法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为:用W法测量ADC值落在一致性界限外的数据点数为5个,占5%;用R法测量ADC值落在一致性界限外的数据点数为6个,占6%;W法略优于R法。5位医生、在5个不同时间点分别用两种方法测量同一鼻咽病灶的ADC值的比较:W法的CV为2%,R法为8%,用W法测量ADC值的稳定性优于R法。结论最大层面手工勾边整体测量法与圆形小ROI局部测量法所测得鼻咽癌原发病灶ADC值在不同观测者间的一致性均较好,但手工勾边整体�
姚逸琦洪金省陈韵彬潘建基
关键词:鼻咽癌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测量方法
MRI诊断颅神经侵犯在鼻咽癌分期中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MRI发现的颅神经侵犯在鼻咽癌分期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间基于MRI诊断的816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资料。T4期颅神经组定义为MRI上伴有颅神经侵犯但体检无颅神经麻痹且无其他T4期解剖结构侵犯者,余T4期患者定义为T4期其他组。临床分期中Ⅳa期颅神经组定义为T4期颅神经组N0-2期,余M期患者定义为M期其他组。比较T分期、临床分期各亚组疗后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随访率为94.1%。鼻咽癌颅神经侵犯率为38.5%。T分期中T2、L3、T4期颅神经组的无局部复发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以及疾病相关生存曲线重合,但与T4期其他组能拉开。临床分期中Ⅳa期颅神经组5年疾病相关生存率与Ⅲ期的相似(X2=0.18,P=0.674),而与Ⅱ、Ⅳa期其他组不同(X2=5.86、7.23,P=0.015、0.007)。结论MRI诊断颅神经侵犯的T4期、Ⅳa期患者,若无合并其他T4期解剖结构受累则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与T2、T3期相似,疾病相关生存率与Ⅲ期相似,预后较T4期其他组及Ⅳa期其他组好;若将这部分患者归为T4期、Ⅳa期将导致患者接受适合于Ⅳ期病例的治疗方案从而引起过度治疗的可能。
宗井凤潘建基林少俊陈韵彬张瑜徐鹭英郑飞郭巧娟许元基林翔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磁共振成像肿瘤分期
临床医用1.5T MR成像仪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的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运用临床医用1.5T MR成像仪对荷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磁共振成像,对其质子密度加权(PD)和弥散加权(DWI)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探讨。方法选取正常饲养3-4周的免疫功能缺陷型Balb/c,于裸鼠前肢腋部皮下作为致瘤接种点,进行移植荷人鼻咽癌细胞株的培育、成瘤。两周后肿瘤平均体积达700mm3以上,采用临床医用1.5T超导型MR成像仪及其医用的三英寸表面线圈,对荷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MR-PD、MR-DWI成像扫描。结果共有60只裸鼠,除去12只用于预实验时采用的是8通道头正交线圈,其图像变形外。其余48只均采用的是临床医用三英寸表面线圈进行MR成像扫描。其中,有8只因麻醉过浅,中途清醒晃动,扫描成像图像受到影响外,其余40只均能获得清晰的肿瘤成像图像,采用临床医用三英寸表面线圈进行MR成像扫描的成像率达40/48(83.3%)。结论采用临床医用1.5T MR成像仪和临床医用三英寸表面线圈,对荷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同样能获得较高MR-PD、MR-DWI成像图像的质量。
鲍道亮陈韵彬姚逸琦陈加优
关键词:裸鼠移植瘤鼻咽癌磁共振
鼻咽癌XRCC4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XRCC4基因突变与鼻咽癌分期及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鼻咽肿瘤活检新鲜组织标本,变性高效液相色法检测XRCC4基因突变情况,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生存等临床资料,分析XRCC4基因突变与临床分期、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疾病相关死亡等关系。结果:27例标本检出XRCC4基因存在第8外显子突变,突变率39.7%(27/68)。全组中位随访98(6~106)个月,XRCC4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与T分期有关,局部晚期患者(T3~T4)的突变率高于早期(T1~T2)(x2=4.686,P=0.03),突变与N分期、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疾病相关死亡均无相关性。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分别是影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疾病相关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而XRCC4基因突变对生存无影响。结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XRCC4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这种突变与鼻咽癌的放疗疗效无关,但与T分期有关,考虑XRCC4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肿瘤发展的某个阶段。
宗井凤潘建基贾静苏颖陈增邹长棪陈传本
关键词:鼻咽肿瘤突变预后分析肿瘤分期
104例Ⅱ期鼻咽癌诱导化疗的回顾性同期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对Ⅱ期鼻咽癌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初诊Ⅱ期鼻咽癌患者104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组(放化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1(14~74)个月。放化组62例,单放组42例。放化组和单放组的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92.9%和86.9%(P=0.859)、91.9%和97.6%(P=0.253)、94.3%和82.9%(P=0.164)。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组中的T_2N_0、T_1N_1、T_2N_1期的DMFS分别为100.0%、100.O%、78.3%(P=0.010);OS分别为100.0%、100.0%、85.2%(P=0.079);LRRFS分别为83.3%、96.9%、89.9%(P=0.393)。结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未能提高Ⅱ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但T_2N_1期患者有较高的远处转移风险,可能需要行系统化疗。
许元基邱素芳林少俊宗井凤郑崴黄朝斌潘建基
关键词:鼻咽癌诱导化疗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